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296)

作者:易楠苏伊

要真有合适的,帮忙撮合,也是一道人脉关系。

陆时秋给他斟了杯茶,“那就多谢了。”

二掌柜对陆时秋最服的就是这点。考上秀才,他还是陆时秋,一点也没有摆秀才架子。还是那么和气。

又过了几天,陆老头带着儿子来了县城,开始售卖贝壳摆件。

盐俭县的消费水平和府城完全不能比。

陆家人有意多做小摆件,尤其是张氏做的小鸡小鸭,只是几个贝壳和海螺拼成,做得惟妙惟肖,非常像。

一个也只要二十文,卖得特别好。

许多小孩都很喜欢,拉着大人要买一只。

只卖了三天,陆家人攒了半个月的贝壳摆件就全部兜售一空。

好在家里之前留了不少贝壳。女人们加班加点做,攒了五十个,又拿到县城卖。

正如陆时秋之前预料的那样。

仿品很快就出现了。

只要是渔民,哪怕不出海,家里难免也会留有不少贝壳。

这些小摆件造型简单,买点胶水,照着粘,很快就仿制出来了。

卖得人一多,价格就降下来了。

以前一个能挣十几文,现在连五文都挣不到了。

这些人把价格压得极低。只要随便让他们挣点就卖。

陆时秋觉得没有必要再做根本不划算,让他们不要再做了。

陆老头想了想,还是接纳儿子的意见。没再卖。

一家人开始磨贝壳。摆件卖不到钱,磨贝壳也是一条出路。

一个人待在家里磨贝壳,也能挣二三十文钱。

只是有一点不好,磨贝壳要刚才不少力气,磨两个时辰就得停下来,要不然手会酸。

就这样,一直到了过年。

今年,陆家打算过个好年。

陆老头十分大方,让儿子从镇上拉了两石细面。

一大早,陆婆子就把四个儿媳妇全叫起来蒸盐俭县过年才会做的红豆馒头。

红豆馒头里面卷的是红豆纱。先把红豆洗净放锅里蒸熟,然后岛成糊状,团成团,包到馒头里。

吃这种馒头,象征来年日子能过得红红火火。每个馒头上面还点了颗红枣。

张氏以前在娘家过惯好日子,会的花样多。她还做了把馒头做成小猪,小鸡,兔子,十二生肖等等。

一个个面团经过她的巧手立刻变成活灵活现的小动物。

蒸熟了,孩子们捧着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根本不敢下嘴。

蒸完馒头,陆婆子望着一堆菜犯了难。

猪肉,牛肉,羊肉以及各种新鲜的蔬菜。

肉也就罢了,冬日里的蔬菜比肉还要金贵,陆家人还是头一回舍得买。

“去年两个孩子丢了,咱们也没安生过个好年。今年咱们一定要补回来。”陆老头道。

陆婆子有些心疼这些菜,“这么贵的菜,咱们这手艺都白瞎了。”

陆时秋自告奋勇道,“要不然我来做吧。每个孩子都能点一道菜。”

这话一出,众人都乐得拍起巴掌。

囡囡见大伙都很高兴,一头雾水。

要知道她长这么大,从来没吃过她爹做的菜,现在大伙这表情,明明白白告诉她,她爹做菜很好吃?

囡囡生气了,板着小脸,“爹,你不是个好爹。你从来没有做过菜给我吃。”

陆时秋捏了下她的小鼻子,“那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囡囡眼睛一亮,“我要吃冰饮。”

她心心念念的冰饮终于有一天能吃到饱。囡囡馋得直流口水,舔了下嘴唇。

陆时秋指着外面,“爹倒是能做。但是外面冰天雪地的,你确定你要吃这个?”

囡囡顺着她爹手指的方向看去,外面正下着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袭卷而下。她不自觉打了个哆嗦,紧了紧身上的衣服,支支吾吾道,“我……我好像不想吃。”

陆时秋好脾气得摸摸她的脑袋,“那你好好想想,到底要吃什么。”

心心念念的冰饮吃不了,囡囡只能退而求其次吃贵妃鸡。

说起来这个贵妃鸡也是顾家饭馆的绝活。

用肥嫩的母鸡作主料,用葡萄酒作辅料,做出来的菜酒香浓郁美味醉人。

可惜的是这葡萄酒得要用国外引进的才好喝。漂洋过海运过来,一瓶酒已经到了天价。

陆时秋哪舍得,把所需实材跟囡囡讲了一遍。

囡囡是个乖孩子,听到这么贵,立刻道,“那你随便做吧。我不知道啥贵啥不贵。”

陆时秋揉揉她的脑袋,“好。”

其他孩子面面相觑,“我们也是。三叔,你自己看着做吧。”

这些孩子吃过的菜种类比囡囡还不如。他们只要好吃就行,一点也不挑。

陆时秋见孩子们这么懂事,很是欣慰,“那我自己发挥。”

陆时秋让他媳妇和四弟妹到灶房帮他的忙,其他人该干啥干啥去。

易楠苏伊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