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成为人生赢家(53)

作者:灰绒

除了必需品以及必要的支出以外,其他女生喜欢买的贴纸和发卡,她都没买过。

先不说审美的跨时代差异,容心是真心觉得买那些小玩意儿没什么用,根本就是làng费钱(义正言辞脸)。

啧,她这么说就姑且这么信吧。

过年有个顺口溜,从“二十三糖瓜粘”开始,到大年初一每一天都有要做的事项。

农村过chūn节倒不像顺口溜里那样死板,没事的话提前把该拾掇的拾掇了,不是更好?

容心毫不抵触地跟着奶奶和婶婶gān活,收拾屋子、煮肉、蒸馒头等等。

哪能给她们说她好吃懒做不gān活的机会呢(微笑)。

这个时候生活不是很好,物质条件也不是很丰富,人们都习惯过年穿新衣服,尤其是小孩们。

如果哪家的孩子没穿新衣服,大家都会猜测是不是这家穷得不行了。

婶婶和叔叔都是挺爱面子的人,是绝对不会不给她买新衣服的。

拿到新衣服时,即使心里其实在翻白眼,容心还是笑着说谢谢,非常有礼貌了。

不过买是买了,但毕竟是讨人家嫌,怎么可能给买多好的衣服。

凑合着是件能看过眼的新衣服就得了。

虽说是冬衣,但料子可比不上初中开学前王薇薇妈妈给她买的那件裙子贵。

说起来,她还去找王薇薇来着。

现在那小姑娘学习成绩可以,身材也瘦乎乎的好看,没以前的自卑别扭了。

容心特地提醒过年千万不要光吃不运动,再长胖了还得费劲往下减。

至于今年的过年衣服,其实就是个款式不错但质量差的样子货。

不过她也没抱什么期待,随便穿穿呗。

反正在学校都穿校服。

幸好学校规定必须穿校服啊,所有人穿的一样,别想着搞攀比。

容心这个岁数的长得比较快,估计等初三了她以前的衣服就显小了,没有校服就只能穿婶婶买的那些。

父母去世前买的衣服虽说现在不流行了,但好歹质量好,也能看过去。

之后婶婶也给买过衣服,但那料子……的确是差了些。

一看就能看出来。

打扮穿着真的很重要的。

“先敬罗衣后敬人”,第一眼看过去,只能看着外形,不是吗?

chūn节亲戚串门也超麻烦的,本来容心妈妈就是从外地嫁过来的,在这儿根本就没有可拜访的亲戚。

所以啊,容心是真没有什么亲戚帮衬。

度过了漫长的、仿若受刑一般的寒假,返校那天早上,容心利利索索拿上早就整理好的行李,心情愉悦地回学校了。

晚上自习课,班里人基本也全都齐了。

一寒假不见,学生们肚子里不仅存了肥肉,还存了好些话想和同学讲。

叽叽喳喳的,教学楼里像进来了三千长尾巴雀。

不过老师们都理解,第一节自习课就留给学生们把肚里的话说完。

于念爸爸从国外带回了很多奶糖,味道很好,开学时他想了想就带了一些。

然后分给了自己舍友以及同桌的几个人。

因为带的不多,每个人就给了两个,舍友和叶稳、李程程都是如此。

其实算起来也不少,总共带来了二十来块,还是人多的缘故。

但分到容心时,于念却拿给了她五块糖。

容心略有些疑惑地看过来,他淡定地回了一眼,“同桌特权。”

第36章

既然是这样,那就不客气了哦。

虽然有些意外于念会对自己这个同桌有特殊待遇,但是,还不错嘛,小伙子。

被讨好到的容心眨眨眼,浓密的睫毛如蝶翅般上下扇动,“先说明一下,吃了你的糖,我也不会放水哦。”

“……当然不需要。”于念尽力维持着平静的语气回答完,然后立刻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回到了习题集上。

开学后就已经是1月中旬了,刚开始几天学生们还都收不回心来。

老师们连嚷带哄地,总之,可算把这群孩子的弦儿给重新紧上了。

不管怎么说,还有月考这种大杀器存在啊。

当然,按照一月一考的频繁性来说,只要再多来几次,大家对考试的紧张感大概会降低到一个很可观的程度。

这也是学校推行月考制度的良苦用心之一。

不仅能督促学生努力学习,还能锻炼心理素质。

起码不容易因为紧张等情绪因素影响考试发挥。

而就像容心在寒假前返校时说过的话那样,初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排名第一,她成功夺取了!

她想,或许痛苦无聊又难捱的寒假鞭策了她奋力学习的灵魂吧。

在学校里的时光总是闲适平淡,又流逝匆匆。

仿佛转眼间,就进入了阳chūn三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