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20)

作者:暖金

“小同志,你现在带来了么?”

应寒想了想道“带了,你们要多少,我去给你们拉。”

“我要五斤。”

“我要三斤。”

“十斤,我要十斤。”

“可我没有称。”

“我家有,你只要弄过来,我帮你称。”帮她叫人的那位女同志,小声道。

应寒当下一喜,道“你们等我一会儿,我现在就去取。”

应寒说着,快速的跑开了。

跑到刚刚那个小巷里,左右看了看,摸了下耳后,又进入了空间。

这次直接把自己弄好了大半袋子米拿了出来。

自己搬不动,就那么一点儿一点儿的拉着地又到了刚刚的那个小街里。

刚刚的几位同志没有回家,还在那个地方等着呢。

见她拖着大米过来,赶紧上前帮忙。

她们几个人已经回家把麻袋拿了过来。

“来,先给我装五斤。”

那位热心的女同志装了五斤,还帮着应寒辨识了下称“小同志,你看,到这个地方是五斤。”

“好。”

应寒真的不懂这种杠杆称,不过数几个格还是知道的。

几个人三下五除二把小半袋米给分了,最后剩下一两斤的样子。

“同志,我能用这两斤米,换你家那棵小荔枝树么?”

女同志一听乐了“小同志,咱们换了你可别反悔呀。”

“不反悔,不反悔。”应寒摇摇头,她刚刚见大姐开门的时候,看到了那棵荔枝树,很想要。

她知道这位大姐的意思,应该是种的不太好。

“那行我给你挖出来,其实我这棵荔枝树是从娘家移过来的,栽上有两年了,也没见结果。”

“没关系的,可能换个地方就好了,我喜欢吃荔枝。”应寒找了个借口道。

她的空间的土壤特殊,不管什么样的品种,结出来的每一个都是又大又甜。

拿到荔枝树后,应寒高兴拉着树走了。

走到刚刚那个地方,进入空间,立马把那棵树给栽种上。

应寒在一个小街这几户人钱,就挣了八块多钱呢,还得了个荔枝树,这可把应寒高兴坏了。

过几天她就可以卖荔枝了。

回到大街上后,应寒又跑去了供销社,买了几个麻袋和一个竹篮子。

麻袋两分钱一个,竹篮子五毛钱。

应寒花了八毛钱,拿着东西后,就直接去了他们下车的地方。

村里的拖拉机已经在路边停着了,只不过知青们还没回来。

应寒就坐在一旁树荫下等着他们。

没几分钟,有村里的几个人回来了。

看车的一位老爷爷道“老二家的,你家小子找到了么?”

“哎,镇上找了个遍,也没找到,这个混小子,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说话的是朱亮他妈,五大三粗的。

书中的应寒没少被她拿捏,是个典型的恶婆婆。

应寒哼了一声,暗道报应。

第15章 丰富空间

“这两天去别的村问问,看看是不是和那些小子们耍去了。”

“这小子真是让人不省心,看我回来不打他一顿。”朱亮妈无奈的哎了一声,干着急也没用。

拿着手绢自己扇了下风,看到了应寒坐在阴凉地方,走了过去。

“应知青怎么这么快回来了,没买什么东西?”

应寒抬头看了一眼,嗯了一声,又低下了头,显然不想和她说话。

“哟,这脸挺严重呀,孩子,赶紧找大夫看看吧,你现在还小,不知道脸蛋对女孩的重要性。再等两年你知道美了,以后可有你后悔的时候。你要是这样,我家亮子肯定看不上你。”

“朱婶我还正怕你家朱亮看上我呢,我觉得这样挺好。”

“小丫头片子,你也不看看,这十里八村的姑娘,哪个不睁着大眼等着嫁进我们家,我们没挑你,你还挑起我们了,就你这身子瘦的跟猴子似的,我还怕你生不出孩子呢,谁稀罕。”

“我巴不得朱婶不稀罕我呢,十里八村的那么多好姑娘,您可得好好挑挑。”

“丫头片子,以前怎么没发现你嘴这么利索。”朱婶瞪了她一眼,心中不快。

这时,几个知青们正好赶了过来。

赶车的老爷爷说出发了,朱婶才站起来赶紧上了驴车找个好位置。

“应知青,你回来了,我还担心你没过来呢。买到绿豆了么?”李桂花看见应寒,一边拉着她上车,一边问道。

“没有,粮油店里只有大米面粉,我没买。”

“你买了个竹篮?”李桂花看着应寒手里的篮子道。

应寒点点头。

一旁的倪梅撇撇嘴噗呲笑了。

惹的应寒一阵愣怔。

一旁的张石山用胳膊捣了捣她,意思让她少说话。

李桂花看着倪梅,没好气的斜了一眼,觉得倪知青太过分了点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