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68)

作者:暖金

“这不行,冬天会很冷的,而且封了窗户隔风,别人家都封了。”

“这不有个门么,我关着就行了。”

“不行,不隔风,而且也不安全。”

爸爸和哥哥回来的时候,大包小包的往上提。

妈妈带回来的衣服和被子,又被放回了车里,应寒在旁边邻居老师家借了几张报纸,叠了几个纸帽子。

爸妈用苕帚清理着墙上的灰尘,兄妹俩开始帮妈妈重新粉刷了下墙。

中午,妈妈用新燃气罩简单的做了一家人的捞面条。

“新来的老师呀,你好,我姓刘,教语文的。”旁边的一家出来做饭的时候看到妈妈,笑着打招呼。

“你好,刘老师,我姓云,教的是数学。”

“云老师好,你家是...”

“我两个孩子非要帮我重新粉刷一屋子。”

“哎呦,一看你们就是个讲究的。”

刘老师带着一副眼镜,四十多岁,她和他老伴李老师都是这个学校的老师,一个教语文,一个教历史。

他们有两个孩子,一个工作了,一个还在上学,星期天的时候,会回来住两天。

这一层楼的人,大多是年纪大的,都是老一辈的老师们,年轻的还真没有几个。

墙简单的粉刷完后,应寒和应妈妈把地面打扫了一下。

今晚应爸爸又带着他们先回去了。

等着房子晾两天再让妈妈过来。

应寒这两天帮着妈妈做了一个书桌。

只能做这么一个,因为没时间。

三天后,他们把妈妈送去后,十分不舍的离开了。

回去以后,哥哥也提着他的录音机去了学校,应寒也开始了新的一学期。

今年开学,新生报道,来了不少人。

学校变得更热闹了。

他们这一个学期也要学新的知识。

“寒寒,一个暑假没见,你又变白了。”几个人到了宿舍后,开始讨论着一个暑假的小趣事儿。

谁又添置了一件衣服,谁买了条裙子。

她们最羡慕的还是应寒那只手表,现在她们要想知道时间,直接喊一声,寒寒,应寒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我这两个月,没怎么出门,天天在家捂着。”

“听说你们今年要学画图了。”

“对。”

“哎呦,我现在可后悔了,不明白当初为什么要学美术,我太难了,一点儿线条感都没有。”樱子哀嚎了一声。

宿舍的人都齐刷刷的笑了。

今年她们大二的学生,已经不用再上晚自习了。

应寒开学一个星期,有两个晚上都回了她的小房子里。

一楼岛台的那个位置,她弄了个秋千,两根绳子直接从屋顶垂下来,下面连着一个木板子,

除了早上她在家吃早饭外,其他时候都是在学校吃的。

这个星期天结束,星期六的时候,应寒去了二环路的市场买了几块玻璃。

晚上爸爸回来见他们家的院子里已经有了一整套的窗户扇。

“爸,明天咱们去看妈妈吧,我找了个木工,给我妈那边做了个窗户。”

“你不说这事儿,我正想说呢,行,明天我再找个工人过去。”

“不用,我自己就会。”应寒说着,拿着自己的那个新电钻在爸爸面前晃了晃。

女儿瘦瘦弱弱的,竟然喜欢倒腾这些工程上的活儿,应爸爸和应妈妈很不理解。

不过看着院子里那些老人们出门带着她女儿做的凳子,他走在大院里都种自豪感。

第51章 出任务

星期六一早,父女俩开车去了g市大专。

妈妈这会儿正和那位刘老师一起买菜回来,刚到职工宿舍门口。

“妈,你跑到g市买去了?”应寒道。

“不是,这附近有个镇,一公里远,那边卖什么的都有,我和刘老师两个人跑过去了。”

“跑一公里呀,改天给你买个自行车。”应爸爸皱眉道。

“拉倒吧,咱家两个孩子在上学呢,钱都留着吧。”应妈妈是舍不得,他们刚回来工作,家里以前的那些钱,也不会很多,这么大件大件的买,还得了?

“妈妈,我和哥哥都有补助,每月还有余,不需要钱。”

“对,临走前,我让寒寒埋在爸妈院子里的铁盒子也拿出来了,里面的几百块钱都在呢,包裹的严实,没泛潮。”

本来是应寒安装窗户的,可惜窗户扇太重了,最后应寒给爸爸打下手,三个人一起把窗户给封上了了。

应寒还给妈妈在阳台这个地方弄了几个隔板。

“下面弄了个宽的,妈妈以后可以在这里办公。”

本来说弄个床的,妈妈愣是不让弄,说房间小,弄个大床没活动空间了。

应爸爸和应寒晚上吃过饭才赶回z市。

应寒给严九香写了一封信,告诉她自己爸妈回来了,她们一家团圆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