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假夫妻(135)

作者:番茄菜菜

关定国老实巴交的,“叶英说要回来做个小农具方便咱们来年收麦子。”

“我可做不了,得找凤霞姐来帮忙,村里最近还好吗?”

“挺好的,大家正准备杀猪过年呢。”

黄家庄今年能过个肥年。

且不说粮食丰收,单是牧场的鸡鸭猪牛羊就能让村里人天天吃肉。

“这些天不少县里头的人过来问,想要从咱们这买点肉。”

曹秀芬算了算账,“我想着明天后天杀几头猪和羊,你觉得咋样?”

“行呀,有钱的出钱没钱的拿票换,不是想要电视机吗?”

可惜她之前去的是波兰,要是再往其他国家走走说不定还能带一台电视机回来。

曹秀芬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

就用工业票来换。

说不定年后村里头就能添置一台电视机了呢。

“我问问凤霞,看能多宰两头不!”

曹大姐十分雀跃着去找刘凤霞算账,却不想还没等第二天执行计划,黄家庄就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中年男人穿着毛呢的黑色大衣,戴着同色的帽子,儒雅之余又颇是风度翩翩,和这片黄土地格格不入。

值班的小战士看到这人从车子上下来后有些奇怪,“同志,你找谁?”

男人神色谦和,“我找叶英。”

“找我?”

叶英有些奇怪,根据小刘的描述,她似乎没办法把这个男人跟认识的人对上号。

事实上,叶英也的确不认识这个中年男人。

“叶小姐,鄙姓陈。”

这让叶英恍然,“原来是陈先生。”

来自香港的爱国商人陈先生。

之前叶英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这个节骨眼见到不免有些吃惊。

陈先生态度十分温和,还给叶英带来了一些礼物。

一些用得着的家用电器——

电视机、烤箱、冰箱。

陈先生十分的温和,“我听欧阳司长说,你们这里有电但是没有电器,我想这些可能用得着。”

对方带着这些东西前来,自然不是单纯的送礼物让叶英过个好年。

没几句话,陈先生就切入正题,“圣诞节的魔方大赛很是成功,有几个学者甚至写了书发售,销量也相当不错。”

“说句不怕叶小姐笑话的,现在市场上关于魔方的书比魔方还多。”

虽说购买专利的厂家很多,甚至于连Hasbro都购买了魔方的专利使用权,但生产线的建设可不是三两个月能成功的。

如今在欧洲市场上掀起热潮的魔方还是从中国走出去的,那是生产线还没建设成功前,一些老木匠带着学徒们手工制作的木质魔方。

价格不菲。

陈先生花大价钱举办魔方大赛,虽说后面引得其他厂商也争相赞助,还吸引了一些广告商,但他也知道,未来一段时间,除非占据先机,不然在魔方市场上的竞争也会白热化。

“前段时间欧阳司长联系我,说了一些新的想法,我觉得十分不错,但是又有些不解之处,冒昧过来,希望叶小姐不要见怪。”

陈先生无疑是在国外最好的代理人,他在瑞士有不小的事业,在香港也是称得上一方霸主。

只不过想要把事业做大,就不能只局限于香港和东南亚的一亩三分地,寻找能在世界范围内畅销的产品,那才是最大的赢家。

他把目标定在了叶英新提出的立体拼图上。

这人能够找来,自然是有欧阳兰牵桥搭线。

叶英没有再去求证,认真的和这位陈先生讨论起来。

“……其实我也曾在国外看到过这种类似的玩具,不过比较简单。”

乐高早期推出的玩具火车嘛。

陈先生的担忧就在这里,“我们这是不是太复杂了些?”

他怕太过于复杂,给孩子们增加难度,反倒是凭添了阻拦。

叶英笑了起来,“孩子们的求知心是最旺盛的,而且您想要把东西推出去,在欧洲那边最佳办法还是自上而下的推广。”

上流社会从来不缺少追逐。

华服美酒名车珍宝,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不过想要在欧洲和美国赚钱,您还得做点文章。”

陈先生十分谦虚,“愿闻其详。”

“欧洲这边自诩历史悠久,虽说二战消耗颇大,以至于英国都快把世界老大的地位拱手相送,但是骨子里还是瞧不起美国,欧美文学其实有很大的不同,您这东西在欧洲卖得好,到了美国可不一定。”

“咱们打个比方来说,欧洲现在最畅销的书是托尔金的《魔戒》,虽然这本书也席卷了美国,但是你要是让一个美国人评论最伟大的小说,他可能会说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也可能回答是玛格丽特的《飘》。”

番茄菜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