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病秧子冲喜后,全家暴富了(216)

作者:栖栀

三年的时间太过漫长,谁也说不准这中间会发生什么变故。

不同于姜云瑶和盛家其他人的忐忑不安,盛知衡自己却淡定的不行。

连章文彦也是一样,十分洒脱,经常登门和盛知衡聊天对弈。

章文彦是家中最小,家庭虽然不算特别豪绅,但也是小富即安。

他有念书的能力,没有经商的兴趣,家人自然就愿意供着他念书考科举。

对比起盛知衡,他的压力可谓是一点没有。

他左右也不在乎这一场科举,这次不行,那就下次再考也一样的。

章文彦自己的心态好,对盛知衡也有如此好的心态却是好奇极了。

关于盛家的事,他也听说了解了一些。

考科举,大概是盛家唯一能回到盛京,摆脱罪臣亲属身份的路了。

盛知衡就算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不是特别担心成绩的问题,也不该如此闲适吧?

章文彦看着喝茶下棋,偶尔还帮着姜云瑶料理一番种在院子里的花卉的盛知衡,对他的好奇度蹭蹭上涨。

章文彦比盛知衡还年长两岁,却总觉得看不透盛知衡。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跟盛知衡对脾气,交朋友的心情。

盛知衡的学识出众,人家都不嫌弃他学识不如他了,他还有什么好质疑挑剔的呢?

姜云瑶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这两个人的闲适态度影响的,原本的忐忑焦躁情绪都跟着一扫而空了。

想想也是。

人家两个考生本生都这么淡定,他们这群人干着急个什么劲?

反正现在也考完了,成绩不管考成什么样都定型了。

姜云瑶对盛知衡还是有信心的,就算他这次拿不到案首,无法达成原定的“小三元”设想。

至少拿到一个秋闱名额是没问题的吧?

既如此,那还操心个什么劲。

姜云瑶这般想着,便在省城四处转悠了起来。

她还没放弃她开分店的想法呢。

府城的市场她已经了解过了,眼下再看看省城。

不过在省城转悠了几圈后,姜云瑶的想法就发生了转变。

与其在省城开食铺做小生意,倒不如直接做枕头和棉被的生意呢。

祁月国的百姓们在没有棉花之前,盖的被子里的填充物各不相同。

高门显贵能盖的上蚕丝被,保暖又透气,但因着造价高昂,是只有极富裕的家庭才用得起的奢侈品。

而普通百姓的被子里的填充物,多是杨絮、柳絮、芦花和木棉等物。

亦或者直接盖厚实的动物皮毛。

若是条件更差的穷苦人家,甚至只能用稻草来御寒。

若是有了棉花被和棉花枕头,想来只要价格不是高到离谱,销路应当还是不差的。

根据不同的季节天气,被子里填充的棉花份量可适量做增减,有薄有厚,定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因为棉花被子和枕头的消费者,定位的是中等家境的人群,姜云瑶便准备用细麻布做被套。

能压低一些成本,也方便售卖。

同时粗麻布和绸缎做的被套,也可以各少量准备一些。

这些是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的备用。

甚至她还准备铺子里直接开定制的款式。

用什么样的布料,填充多少斤的棉花,多长多宽,布料上印染什么花样或是要不要绣花,都由顾客说了算。

虽然定制服务繁琐了些,但有需求做定制的,一定都是不缺银钱的。

麻烦些就麻烦些,银子绝对能不少挣。

这么一算,还是很赚的。

姜云瑶打定了主意,就开始对着本子做规划。

在开铺子之前,她得先推广棉花的种植。

只有种出了足够多的棉花,才能顺利开展下一步。

这次,姜云瑶不准备再把制作方子卖出去,或者跟别人合作参股了。

先前这么做,是有不得已的理由。

盛家其他人不怎么会经营生意,放他们出去跑业务跟人打交道做生意,怕是不太行。

姜云瑶自己又顶着个几岁小姑娘的壳子,出去谈生意更不会得到重视,行不通。

加之盛家当时还背着罪臣亲属的名头,也不适宜太过高调的在外行走。

更重要的是,盛家当时没有身份背景支撑,还是罪臣家属,别人要是想找麻烦简直不要太容易。

姜云瑶深知没有背景的艰苦,尤其是在封建王朝的制度下。

但眼下不同了。

只要盛知衡能顺利考过院试,那就是秀才了。

秀才能直接免全家赋税,还是受朝廷保护有身份的人了。

光是凭着他一个秀才身份,姜云瑶做生意只要不招惹到什么不得了的大人物,不与人交恶,安安分分做生意,绝对能顺顺利利。

若是盛知衡能再往上走一走,过了秋闱考个举人,她做生意就能更硬气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