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病秧子冲喜后,全家暴富了(75)

作者:栖栀

什么明前茶叶,进补药材,绫罗绸缎等等。

陈员外有钱,出手也大方。

姜云瑶这次回村,就把这些东西都带上了。

经过临山村上上下下全体村民众志成城的努力。

历经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临山村通往外面的路已经修成了。

眼下走着平整的山路,马车也几乎不再颠簸了。

“还是路平了好啊。”

姜云瑶忍不住感慨。

“这下终于不怕走山路了。”

想想之前坐在牛板车上,四面透风不说,还颠簸的人差点散架。

现在光是回想起来,姜云瑶都唏嘘不已。

姜云瑶可不是个自私自利,只惦念着自家一亩三分田,就不管别人死活的人。

眼下他们也是临山村的一份子了。

大概是当初做了几年村官的后遗症。

姜云瑶可是很想带着临山村的村民们一起发家致富奔小康的。

姜云瑶当初提议由盛家出全款,帮助临山村修路,就是为了这个。

要想富,先修路。

先把交通搞定,日后才好实施各项政策。

进了村,姜云瑶没急着回盛家,而是让茂文绕了道。

她惦念着先前教村民们的堆肥大法,不知道怎么样了,她得去看看。

路过田间地头,姜云瑶看了半晌。

一大片田地中,唯有盛家田里的麦子尤其突出。

长势极好,出苗率高,完胜周围所有家的田地。

盛宥柏和易氏其实都不是会种田的人。

甚至在来到临山村以前,他们怕是连麦苗和韭菜都区分不出来。

养尊处优的老爷夫人,都没去过田间地头,哪里认得这个。

但好在他们不懂,却不会打肿充胖子硬装懂。

他们听了姜云瑶的建议,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施肥,以什么方式施肥等等。

姜云瑶传授给他们的,可都是现代经过许多年的实验和改进,而最终确定的最合适的种植法。

种出来的效果也是很显著的。

光看这地里的苗苗,就知道等丰收的时候,亩产一定不差。

姜云瑶掀开车窗帘子看田,有瞧见她的村民,都乐呵呵的跟她打招呼。

堆肥法有多好用,都是庄稼人,试过一次就能领会到。

别的不说,光看盛家的田地里麦苗长得有多好就足够有说服力了。

最重要的是,临山村的路能修起来,也多亏了盛家人嘞!

村民们现在是真心接纳了盛家人,见着姜云瑶,打招呼时也尤为热情。

“哟,你们回来啦?这么久没见,瞧着都精神了不少啊。”

“听说你们在城里开了家食铺?我上回路过看了一眼,人可多哩,我就没敢进去。”

……

第57章 贼系统,真抠门

如此朴实无华的寒暄,让姜云瑶感觉还挺亲切,也忍不住跟众人聊了起来。

因为姜云瑶嘴甜,这一路还收获了不少礼物。

这家给的果子,那家给的枣子,还有刚从地里薅的菜。

都是一些朴实无华不值钱的东西,但都是一份心意。

也代表着临山村的人,也是真的不把他们当外人了。

盛知衡和姜云瑶没提前往家递消息,盛宥柏和易氏都不知道他们今儿要回来。

这导致两人回到家,直接吃了个闭门羹。

姜云瑶几乎没有犹豫的,就给茂文指了去老宅的方向。

果不其然。

当姜云瑶他们拎着给二老的礼物下车后,就听到了院子里传来的阵阵说话声。

乍一见到姜云瑶和盛知衡回来,易氏等人都惊喜不已。

盛老太爷和盛老夫人看着精神大好,虽然脸色依旧苍白,却比以前多了几分活气的盛知衡,更是眼眶都红了。

他们有段时日没见着大孙子了。

虽然知道眼下家中不愁吃穿,让盛知衡留在县城也是为了他的病情着想,但二老还是免不了担忧。

眼下见着盛知衡好好的,且比之前在家的时候还要好。

甚至脸颊看起来都有点肉了,让老两口深感欣慰。

盛老太爷他们都拉着盛知衡说话,询问他这段时日在丹星城里过得可好。

姜云瑶见他们似乎要说好半天话,就跟易氏打了声招呼,带着茂文直奔后院。

红薯已经成熟了。

盛宥柏他们原本想帮姜云瑶收了的。

就这么一小块地,收起来也不累人。

但是姜云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得等她回来以后才能收。

择日不如撞日,姜云瑶也迫不及待想看看,系统交给她的任务完成了没。

有茂文帮忙,很快实验田里的作物都被收了个干净。

普通田地和经过沤肥肥地的田,收出来的作物产量差距巨大。

尤其是经过肥地的那块田,出产的红薯个头大且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