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当暴君(1616)

作者:画凌烟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叫穷病。

帮助所有人赚钱,过好生活,是一个执政者的最高目标。

天并没有亮,新政依旧还在黑暗中砥砺前行。

大浪滔天,礁石嶙峋。

大明这艘巨轮的四周都是黑暗。

在黑暗之中,在光明无法照耀的地方,还有无数看不见的牛鬼蛇神蛰伏。

但是,所幸的是,无数勇士已经在为这个国家的未来前赴后继,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他们愿意如此?

因为他们相信天会亮的。

他们相信这艘巨轮会渡过漫长的黑夜,开往星辰大海。

有人相信,而有人只想着短期利益。

八月三日,初秋的一场雨温凉了酷暑,北京城起了秋风,有了几分秋意。

凉爽下来后,朝堂上却并没有凉下来,反而是热火朝天。

礼部侍郎兼社科院名誉院长孟兆祥在廷议上公开抨击军委会元帅袁可立和户部尚书毕自严。

其起因正是目前巨大的军费开支。

据说仅仅只是上半年,军费开支已经到了4500万两(约300亿元)。

这个恐怖的数字就像一座巨大的山岳压在廷议上,让许多人都喘不过气来。

其巨大的开销,让人窒息。

而这件事还不是孟兆祥在廷议上公开抨击袁可立和毕自严的主要原因。

孟兆祥这个人,一个典型的学霸,为人也算正派,但是毕竟是科举上来,又在礼部干活,属于保守派。

让他让廷议上公开抨击袁可立的主要原因是社科院对目前的国家情况做了一次全方面的深度的解析。

如今的大明朝,四处征战,军费多年居高不下,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征讨日本还好说,到目前为止,户部已经收上来白银8000万两。

但是今年的辽北和西北之战,显然触发了不少人的神经。

广袤的地域,有效管理的极限,军费巨额的投入,人力资源的巨大输出,都在疯狂吸食中央财政。

而因其地域的广阔性导致的战争不确定性,又无形中增加了风险。

这句话怎么理解?

顾名思义就是,辽北和西北太大了,你就算击败了敌人,敌人跑了,也能随时再回来。

当年的匈奴就是这样,汉武帝对匈奴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但是到了武帝晚年,汉朝的财政一度到了崩溃的边缘,民不聊生,民怨沸腾。

作为战争的支持者,李邦华则反驳说:拿下辽北,可以修建城池,巩固辽北的管制。

这个战略本身是好的,但在这个时候,又被人拿出来批斗反对了。

为什么?

因为时间问题。

其实很多战略都是好的,但是真正好的战略得合乎时宜。

为何修筑城池这一套在目前的廷议被拿出来反对了?

因为过去发生的纪永平案和武昌的黄连平案都大大的触发了高层的神经。

令人发指的贪腐问题再一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再持续不断进行长时间的战争投入,是非常危险的。

廷议的内容一度变成了批斗袁可立大会,顺便把毕自严怼了一遍。

直到八月初十,崇祯从西京长安回到了北京。

第1164章 内阁改制

回了乾清宫,皇帝啥也没有想,先睡一觉。

连夜的赶路,实在太累了。

等睡醒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初秋的北京城,晚霞浓艳得像一个风姿卓越的美人,给清冷的苍穹添上了无限的风情。

宫女们开始点烛光。

崇祯一边吃饭,一边听韩爌汇报事情。

韩爌汇报完了,毕自严开始汇报财政的事。

随后是袁可立汇报军政。

这一通汇报下来,乾清宫内只剩下皇帝吃饭的声音了。

几位御前大臣心头也有些发紧。

年初做预算感觉没啥,就是写写数字,练练数学,预算做出来大家开始执行。

到了年中,这花销再一看,好家伙,有点用力过猛了。

军费4500万两,经济投资2000万两,人员俸禄800万两。

这种花钱速度,简直比烧钱还快。

而韩爌也详细汇报了这段时间朝堂官员们担心的点。

例如孟兆祥提出来的风险。

这反应了现阶段相当一批人现在的认知。

当然,这些风险本质上是存在的,这些人你不能说他们是在无理取闹。

尤其是纪永平案和黄连平案,震惊天下。

政治和军事是分不开的。

“你们都退下吧。”

韩爌看了一眼毕自严,又和袁可立对视一眼,三人同时道:“臣等告退。”

崇祯开始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

现在该是时候在中央的权力架构上做改革了。

大明朝的领土已经空前扩大,社会结构已经开始多元化发展,不可能不要宰相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