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孙山就好(46)

作者:再战江

起早贪黑的底层老百姓还是为生计奔波,只不过是生活在皇帝脚下的京城,再怎么样也是有口饭吃。

而上层的官员们觉得这件事情和自身以及未来家族的命运息息相关。

‘抱好大腿, 一飞升天。’

‘这就叫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从龙之功, 最少二十年的辉煌!’

这种好事谁不想要,看看现在的永昌帝的眼前红人,都已经辉煌了几十年了。

朝廷官员们明里暗里都在站队,都希望自己是明日之星,荣华富贵指日可待。

大皇子刘靖即是长子又是嫡子,与礼法都应该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虽说大皇子生性懦弱, 听从母后的话, 但是越是这种‘好说话’的主子, 越受待见呀。

选择大皇子的官员更多一些, 从情理,从礼法上来看, 选择大皇子都是最正确的选择, 更加正统。

同时武将大多都选择了脾气火爆的二皇子, 没办法, 这脾气对路子了。

三皇子却礼贤下士,对很多小官以及进京赶考的举人特别的照顾,一时间名声响亮。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还是大皇子更胜一筹,情况也越来越明朗。

当然这一切都是虚的, 真正实权还是掌握在永昌帝的手中, 他说谁行谁就行, 他说谁不行就是不行。

虽说这种做法很霸道, 但是架不住永昌帝还是重权在握,就是这么任性,他认可的就是下一任的皇上!

有权就是任性,后宫中的嫔妃,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使尽了千方百计,就想要子凭母贵。

‘大皇子不就是仗着有一个皇后的母亲,自持自己是正统,自己是嫡子,理所应当的要继承太子之位吗!’

‘把慕容皇后拉下来,自己上位,成为皇后,自己的儿子就是嫡子,同样在地位上也是正统。’

想法说是很离奇,架不住想的美呀,而且也是一种最不容易出错的方式。

本来就在后宫中,争风吃醋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万一要是让皇上真的爱上自己,晕头转向了,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就算不是爱上自己,爱上手下的美女,计策不就成功了吗?

再说在后宫中呆了这么长时间,所有的嫔妃对于永昌帝的喜好,也略微有那么一丢丢的把握。

后宫嫔妃今天招来家族的小妹,明天找来家族中的表妹,后天找来家族中的侄女……

环肥燕瘦,美貌惊人,全天下的美人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等后宫中几位嫔妃将选好的人,带到后宫之后才发现原来她们所摸索到永昌帝的爱好都不相同。

永昌帝好像就有扮演的癖好,在每位嫔妃的面前扮演的都不是同一种人,爱好也不同。

永昌帝可以跟慕容皇后一本正经的‘谈情说爱’,就是一个孤傲的天子。

再和庄妃谈情说爱时,更喜欢说一些诗词歌赋,有事没事还喜欢吟诗作对。

而在贤妃面前,又变成了另一副样子……

这事要是让小胖子林朗知道了,肯定会赞叹一声真是百变小郎君啊!

永昌帝看到后宫的乱象都挺好笑。这说明他扮演的很成功啊,骗过了身边的所有人,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样子。

没有亮出来最后的底牌,就是最厉害的底牌,没有人知道的弱点,就从来不是弱点。

作为全天下最高的统治者,永昌帝是真真的失望,并且小心眼地将这些排队站队的人全部都寄到了小本子上。

早晚有一天一个个的开始算账,总有让后悔的一天!

永昌帝本来对后宫的,把控就严上加严,他觉得所有人都是坏人。

只要是生皇子的嫔妃,对全天下至高无上的皇位都有窥视。

慕容皇后都没有好脸色,甚至隐隐约约有被收权的可能。

慕容皇后不愿意再次刺激永昌帝,因为按照现在朝廷官员的支持,以及在民间大皇子名声的加持。

‘太子之位,非大皇子莫属!’

‘但是二皇子和三皇子也有一争之力’

‘主要就看皇上的决定了’

慕容皇后绝对不会做一些小事,甚至就在所有后宫嫔妃都在出昏招,她也保持不变。

慕容皇后雍容华贵的脸,不见岁月的沧桑,警告自己儿子的时候用的声音都特别的冷酷无情:“不要做任何事情,多做多错,不做不错。”

大皇子刘靖每次跟自己的母后谈话,都觉得浑身寒冷。从来没有感受过什么母爱,他只感受到了母亲的严厉。

冷静的皇后母子,倒是让永昌帝另眼相看了。

昏头转向的庄妃和淑妃,开始频频出昏招,倒是让永昌帝看不上眼。

总觉得万一要将皇位放到这两个逆子手中,早晚有一天会会把自己从皇陵里给气活过来。

再战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