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孙山就好(58)

作者:再战江

明明已经位于高位,能够参加早朝的官员,最次也是四品的官员。

四品的官员下放到地方,也是一方权臣,掌管一地的达官显宦。

而这些官员在京城已经可以参与日常的讨论国家大事,可以说整个天下的运转也离不开这些官员。

永昌帝面无表情,当他知道因为这一点屁事,立太子之位,已经弄得朝廷上上下下,人心浮躁。

就让永昌帝非常的烦躁,满朝文武就不能好好的干事儿吗?

‘看来已经有很多人忘记了朕的脾气了!’

永昌帝脑海当中还想着事情的时候,已经想好该如何治理这些不听话的官员。

想想国库年年空,觉得是时候节省一下国库的开支了。

就在永昌帝悄咪咪的走神的时候,前段时间一直是小打小闹,一些官员们上奏折。

满朝文武觉得没有事情发生的时候,又被皇上躲过去的一天。

作为朝廷中最有荣誉,满朝文武,不管是心理佩服还是嘴里佩服的孔太傅,突然间站了出来。

满朝文武吵吵闹闹的声音也都消失不见,不管是文官和武将都尊重孔太傅。

就是永昌帝多多少少也要给孔太傅面子,只要他还用一天读书人,他就得给孔太傅面子。

孔太傅乃是孔子的嫡系传人,孔圣人是所有读书人心目当中圣人。

孔府更是所有读书人的心目中的圣地,所有读书人都想去瞻仰一下孔圣人所留下的真迹。

“臣有本奏,太子之位关系着朝廷稳定,也是皇室血脉的传承,平稳社稷最重要的事情。”

“臣恳请皇上尽快定下太子,稳定朝廷局势。”

孔太傅已经是白发老头,这辈子就秉承孔圣人所说的礼法。本性就是一个固执的老头。

虽然很固执,认死理儿,但品行绝对是受到永昌帝的肯定。

一个人装好人如果能装一辈子,那就是一个好人。

孔太傅不仅以古法要求,其他人重要的是同样严格要求自己。

永昌帝相信孔太傅上奏折,绝对不是因为他看上了哪个皇子,主要就是朝廷的现状。

“嗯,孔太傅说的不错,朕一直在考虑,到底应该选择哪位皇子。但是光是京城的官员们抉择并不公平。

朕决定整个朝廷只要是七品往上的官员,都有一票之权。”

永昌帝作为裁判,他想怎么制定条件就怎么制定条件,就是直接就增加了让全天下的官员投票这一重要条件。

这件事要是弄好了还得往后推半年,还是最快的情况。

永昌帝看着孔太傅七十多岁的老头,竟然还被人刺激出来了,到底是谁呢?

孔太傅不会被皇子收买,因为他一直是朝廷的吉祥物。

无论谁是下一任皇上,想要用读书人,孔家人作为吉祥物,都会被好好的供在朝廷。

所以孔太傅根本就不用亲自涉险,做这种危险性很大的事情,这就是纯粹是吃力不讨好的活。

孔太傅也不傻,永昌帝已经给了一个准确的回复,就慢悠悠的回到自己的位置。

他作为古礼法的推崇者,当然是希望皇上能够立嫡子为太子。

现在当家作主的还是永昌帝本人,还是不做讨人嫌。

正人君子并不是代表着傻愣,不会真有人以为活了七十多年的老人是傻子吧。

“皇上圣明~”

文武百官听到永昌帝的口谕,齐声高呼,皇上圣明。

支持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官员们全都松了一口气。

如果孔太傅直接支持大皇子继承皇位,二皇子和三皇子真的是没有一击之力了。

毕竟孔圣人后人的号召力,千年不朽,对是读书人而言,比圣旨都要重要。

退朝之后,永昌帝也不生气,因为这段时间早就已经想开了。

反正太子之位早晚都要确定,只不过他觉得成年的皇子,他都不喜欢!

或者是都欠调教,缺块磨刀石,看看能不能磨出一把宝刀。

永昌帝认真的摸摸下巴,真的不觉得自己有多老,甚至他觉得可以慢慢看成年的皇子不行,还是有年幼的皇子。

不过年纪大的皇子毕竟进入朝廷时间久,根基更稳,能调教就调教。

………………………………………

贵人出行,绝对称得上兴师动众了。

在祥禾嬷嬷的坚持下,光出动的马车就有三十辆,马车中衣食住行所需要的所有物品,应有尽有。

甚至还有一辆马车是专门准备了各种药材。

各个马车都装的满满的全部都是出行所需要的物资。

如果没有意外情况下,行驶十多天就能抵达范阳城。

毕竟是行走在旅途,不能要求和家里一样舒适,行路难,世人读知道的道理。

再战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