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1084)

作者:执笔见春秋

在如今,没有后世餐厅这个概念。

朱英喊所有妃子一起吃饭,就是在坤宁宫正殿。

也不是搞一张大桌子就一起吃,而是每个人单独一块地方,有自己的桌子。

在朱英的吩咐传下去后,宦官们就会通知光禄寺。

然后会从光禄寺拿到一份菜谱。

每个妃子过来前,首先会有一份菜谱送过来。

宫廷里除开宴请群臣外,自家人可不会搞什么大锅饭。

每个妃子都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单独点菜。

光禄寺这边。

高级的厨子会专门对某个皇室成员。

像是朱元璋,就有十几个厨子,只给他做菜。

朱英也差不多。

叶月清常规下有三位厨子。

像是朱英其他的妃子,每个厨子也都是固定的。

除开厨子外,菜品的数量也有讲究。

比如朱元璋每次吃饭是四十八道菜,朱英则是三十六道菜。

像是叶月清作为太孙妃,则是十八道菜。

普通妃子根据品级的不同,也是八到十二道菜。

坤宁宫正殿。

朱英来的时候,叶月清等妃子已经就位。

在朱英的点头示意下。

宦官开始传唤上菜。

这上菜也有讲究,首先是朱英的菜先上,然后是叶月清的,其他的妃子差不多一起上。

其实菜已经都做好了。

不得不说,在宫廷里,吃顿饭仪式感都是非常强烈的。

“今日召集众妃子来一同用膳,是有一件好事宣布。”

“就在今日,咱们大明的京师造船厂,成功的打造出了第一艘蒸汽铁甲船。”

“这蒸汽铁甲船,除开风帆之外,另有蒸汽机提供动力,船速比之先前,可快数倍以上。”

“比如娜妃老家占城,往前自福建起,顺风须十日抵达,而今换了蒸汽铁甲船,上船后无论顺风与否,仅须两三日即可。”

“以后也不必转向福建了,直接从京师出发,总数下来也就五六日的功夫。”

朱英开口说道。

众多妃子都不是寻常人家,蒸汽铁甲船在皇宫里,很早就有消息传开。

阿娜妮亚惊呼一声:“那我不是可以经常回家看看了。”

朱英笑着点头道:“没错,往后去占城,可就方便许多了。”

苏丹娜也道:“真腊跟占城临近,我回真腊,那就多一两日的功夫。”

说话的时候,苏丹娜的眼神光彩流转。

她想到的方面更多。

这意味着大明的统治力,将会彻底的蔓延到整个东南亚沿海。

同时也可让自己的孩子朱文真,更加得到大明的支持。

想到这里,苏丹娜直接开口问道:“殿下,这蒸汽铁甲船,现在就有了吗,我想回去真腊看看。”

苏丹娜的性格,还是比较直接的。

朱英摇头道:“可没这般快,现在才打造出来第一艘,仅仅是作为参考。”

“丹妃若想要回家省亲,那须等到年底过后,待造出数十艘来,到时候便可去真腊。”

说到这里,朱英笑道:“届时也不是你一人去,大家都可以跟着出去游玩一番,我应是也会一起。”

有了蒸汽铁甲城,朱英出门旅游就方便多了。

一是速度快,二来安全性上也有很大的保障。

听到可以一起出去玩,所有人的面色都变得非常开心起来。

不管是在任何时候,旅游都是让人心旷神怡的项目,尤其是在旅游之前。

下边,徐妙锦跟陈慕月两人聊了起来。

在关系上,徐妙锦跟陈慕月显然更好。

现在正讨论着占城,真腊这些地方哪里好玩。

阿娜妮亚则跟苏丹娜聊着。

赵香熙虽然也有些开心,但神情带有几分落寞。

这是因为她跟叶月清之间先前的一些事情。

赵香熙并非是高丽公主,这只是名义上册封的。

且在来大明的路上,叶月清还曾经当过赵香熙的侍女。

高丽公主的身份,也被叶月清截胡。

这事后来不算啥,但赵香熙心中自有间隙。

因为管辖过火药司的关系,涉及到火器的机密,赵香熙是很难回国了。

实际上,丰壤赵氏到现在,也从来没有消息传来过,赵香熙知道,自己在家族那边,说不定都已经被除名了。

倭国的公主香子,则是安安静静的。

这大概是性格使然。

眼神中虽有欣喜,却没有表露出来。

叶月清面带微笑。

她曾经在群英商会名下时,去过很多地方,虽然年纪不大,但却不是那么渴望到处游玩。

陪在朱英身边,才是她现在觉得最幸福的事情。

众位妃子的神情被朱英尽收眼底。

对于赵香熙和香子,多了几分怜惜。

从前或许感情上平淡些,但这些年下来,终归是自己妃子,生儿育女,自当有几分疼爱。

当下,朱英端起酒杯道:“此大喜事也,共饮。”

第740章 :千里江陵一日还

蒸汽铁甲船问世,这对于大明的未来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

即便是朱元璋,都因此再度升起了扩充疆域的想法。

这个时候。

蓝玉那边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在离开丛林来到海边后,蓝玉这才知道太孙殿下直接派遣了一支水师舰队过来。

当下恨得牙痒痒。

如果他早些知道此事,有这几万人马,绝对可以将那精锐大军吞下。

但现在显然已经没那个机会了。

再打的话,就是直接宣布作战,这个需要取得朝廷的允许,不是他蓝玉可以说了算的。

不过这件事可不算完。

阿瑜陀耶王朝名义上也是大明的属臣国,一属臣国攻击天朝上国的使臣团,还死了那般多人。

这分明就是以下犯上,大不敬之罪。

“凉国公,太孙殿下令旨,我等受国公节制,问责暹罗。”

为首的将领恭敬的说道。

蓝玉点点头:“既如此,那就传令全军,行驶阿瑜陀耶,本公倒是要亲口问问那小王,为何胆敢袭击我大明将士。”

蓝玉心里头舒展开来,现在有太孙支持,还有这么多军队,干脆直接兵临城下问责。

他真希望那乌通王不识抬举,给他足够的借口报仇雪恨。

即便是对方认罪,那也必须要好生的羞辱一番。

水师舰队这次带了足够多的补给,五万大军当即在海面上,向阿瑜陀耶王朝方向驶去。

……

大明。

在正阳门的码头这里,再次出现了人山人海的聚集。

昨日的京师邸报早已经刊登了关于定海舰的消息。

对于上面所说的,大多数百姓其实并不怎么懂得,但他们知道,这蒸汽铁甲船比之普通的船要更快,而且不完全依赖于风帆。

在今日,就是陛下及太孙登舰查阅。

对于在京师的百姓来说,只要陛下,太孙有什么举动,那都是绝大之事,必然要进行围观。

因此很早的时候,码头上就已经聚集了大量的百姓。

而从昨日晚间开始,整个码头就被戒严了,由京师禁卫所掌管。

“邸报上说,咱们大明的这蒸汽铁甲船,浑身都包着铁衣服呢,如此之重,难道就不会沉下去吗。”

“这些该死的官员们,他们到底有没有为陛下太孙的安危考虑。”

“我今日过来,就是要亲眼瞧瞧,看看是哪些人胆敢如此糊弄陛下太孙。”

有那穿着青色长衫的读书人,不屑的对旁边好友说道。

他们是国子监的学生,自然不需要跟普通的百姓们挤在一起,有朝廷专门规划出来的空地。

戒严除了是仪式感外,还有对陛下太孙的安全考虑。

毕竟这么多人,谁知道里面是否会存在刺客。

国子监这边,都是知根知底的,且以后大概率为官,自当有所不同。

“少说两句吧,这件事既然能够登上邸报,当然不会有任何问题。”

“你没看上面吗,届时这蒸汽铁甲船,当会自外秦淮河行驶至于码头,然后才是陛下和太孙上船。”

“真要是跟你所言会沉下水,那又怎么能够行驶而来,在半道上就已经沉没了。”

好友有些无语,下意识的向旁边走了一小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