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捡到一只战神(1264)

作者:洗澡的兔子

想换人?

放眼望去,氐秦现在还有人吗?

有吗?

没有!

所以,就算是符融不上进,他们也只能忍着。

所幸,符融绝对是个靠得住的人。

殚精竭虑,只为了让氐人能够生活的更好。

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晋人是最好的选择。

两个部族之间的仇恨,年代久远,直到今日,都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而晋人一向喜欢怀柔的手段。

只要氐人愿意服从,好好的跟着晋人做事,未来,应该还是可以比较美好的。

所以,对于氐秦来说,王谧的邀请无异于是雪中送炭。

他们正等着机会和晋人联络。却碍于面子和自己的斤两问题,不敢动手。

现在好了,晋人主动邀请,他们只要点头答应就可以了。

于是,符融立刻就给了王谧回复,这一次盟约就算是彻底达成了。

接下来,就要看琅琊大王的想法了。

那大规模的部队,正在向着京口渐渐靠近,而等到他们到了京口,却又兵分两路。

一路,也就是大规模的部队,就这样直接的进入了京口。

而另一队人马,规模很小,却直奔建康城而去。

两相对比,这一队的人马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什么?

北府兵的大本营,京口重地,居然就会让外来的大军长驱直入?

还驻扎下来?

疯了吗?

可能吗?

北府兵废了?

那当然不可能了。

虽说大军是外来的,但是也是晋军的一部分,是谁?

当然是我们的桓冲桓老爷子带领的荆州部队了!

时间也差不多了,总该到京口来看看情况了,毕竟,北伐将要开始,这样的大事,怎么可以没有荆州兵出场的机会?

桓老将军对这一次的联手可是相当的期待呢!

谁说荆州兵就是脑后有反骨?

第1061章 荆州需要人才

谁说我们荆州兵只会叛乱?

我们荆州兵也有一颗打胜仗的企图心,只是以往没有机会实现罢了。而现在,有了王谧的统领,桓老将军就算是放心了。

是的!

桓老将军的信心不是来自于自己,也不是来自于荆州兵,而是来自于琅琊王!

王谧要是知道,恐怕都不敢承受这样大的期待。

但是呢,桓冲确实是相信王谧的能力才这样积极的。

正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身为一支时常没有什么战斗力的部队的统领,这种事,桓冲是很有经验的了。

然而,就是上一次的襄阳大战,桓冲见识到了王谧非凡的领导力,只要有他在,就连一向懒散的荆州兵,都可以振作起来,面貌焕然一新。

而在襄阳,荆州兵的表现绝对是可圈可点,勇猛异常,甚至连以往就具备的特长,弓箭,也发挥的更好了些。

战斗力绝对强悍。

这正是因为有了王谧的带领,于是,这一次,桓冲也依然选择和王谧联手,并且非常的积极。

说不定,经此一役,荆州兵就可以彻底脱胎换骨了!

对于荆州兵来说,这可是大造福的事情。

桓老爷子是什么人?

他怎么可能做赔本的买卖?

从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开始,桓老爷子就已经在布局了,他把荆州的工匠源源不断的送到京口来,当然是为了帮忙的。

但是更多的方面,也是为了学习各种技艺,到时候,这些制作火炮的技术经验,不是照样也掌握在荆州人的手中了吗?

北府得益,荆州也获得了实际的利益。

妥妥的双赢。

这还不说,一直以来,荆州部和中枢朝廷的关系都比较疏远,这也是以往荆州兵的表现很拉跨的原因。

也怨不得朝廷。

朝廷怎么敢重用荆州的将领?尤其是谯郡桓氏的这些人,这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而现在,王谧的企图已经很明显了。

虽然他们自己不承认,但是,桓冲也看得出,他比大哥桓温要走的更远些。

既然是已经当了琅琊王,那就说明,他将要再进一步。

现在的王谧的处境,可比当初的桓温要有利的多了。

一方面,观朝廷对王谧的态度也可以看出,朝廷对王谧还是认可的,他也确实是饶有功绩,而且,现在的局势是什么样的?

主政的皇帝也没有一个,太后呢,似乎对王谧也多有青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王谧当上这个琅琊王,可比桓温摄政的时候要容易的多了。

这还不说,王谧还年轻,出身还更好些。

这还不说,王谧确实是一个做实事的人。

以他现在的功绩,想要当皇帝,也不是没可能的。

但是,王谧不会把事情只做一半,就扔下了,贪恋权力,他集结队伍,开始了下一轮的北伐。

从这一点上来看,王谧就做的比桓温要好的多了,他绝对不会半途而废。

他要趁着北方乱战的这个好时机,趁势而上。

这个时候,荆州兵如果不出一份力,那还得了?这可是一个跟着攫取胜利果实的好时机。

冲这一波,以后的荣华富贵不就到手了吗?

更何况,荆州兵的机会可是仅此一次呢!

以往,荆州兵,尤其是谯郡桓氏和朝廷的关系很紧张,而且,这种关系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的缓和。

朝廷一向是不信任桓氏一族的,以至于,这些年,明明桓氏也有很多有才华,有能力的将领,但是,却不能得到朝廷的重用。

虽然朝廷已经宣布,只要荆州兵能够认同朝廷的领导,不再搞事,那么这块地盘也可以放给桓氏一族自理,朝廷不会干涉。

按理说,做一个土皇帝不是很好吗?

是啊!

一开始是很好,但是时间长了,那种被朝廷和更广泛的范围内的同僚们疏远,看不起的感觉,还是让桓氏一族的人很是别扭,心里不舒服。

人毕竟是社会化的生物,他们还是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的,而司马家是没希望了。

他们对桓氏一族的忌惮是天生的,根深蒂固的。

而王谧就没有这个方面的顾虑,他并没有对桓氏一族有成见,将来,如果有新的朝廷的话,那么以往的恩怨就可以算是一笔勾销了。

更不只是有仇怨,甚至还是有恩情了呢!

毕竟在襄阳的时候,桓老爷子就以他独特的嘻嘻哈哈个性和王谧结下了比较深刻的感情。

也算是有了兄弟情义。这以后,在王谧那里,荆州兵也好,谯郡桓氏也好,也算是有了面子。

这还不说,桓老将军还注意对人才的培养。

比如徐羡之之类的年轻人,就是在他的提拔之下被派到建康城来投奔的。

这都是桓冲精心挑选出来的人才,既然没有回程的意思,那就说明,徐羡之得到了王谧的认可。

这样一来,桓老爷子也放心了。

接下来,他们桓氏一族的人才也不能落后,必须也扒拉出来几个,送到朝廷上。

这样以后,在新建立的朝廷上,才能够更有话语权,也能算是跻身朝廷重臣了。

而桓冲用心良苦选出来的人,自然是相当的优秀了。

绝对的人才,还非常年轻。

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桓冲的眼里,这一位少年可是比徐羡之更优秀了。

绝对是他桓氏一族的千里驹,他有自信,只要是王谧见了他,一定会非常欣赏的。

根本就没有不喜欢的理由。

而此刻还在建康城忙碌准备的王谧,也收到了京口那边送来的消息,他不得不佩服,他这边送去的消息恐怕还没抵达荆州,桓冲就已经来着大队伍赶过来了。

这只能说,是心有灵犀。

不等王谧召唤,桓冲就知道,北伐即将开启,这场大战,绝对少不了荆州兵出力。

更令人欣喜的是,桓冲对于王谧的爱好是了解的相当清楚了。

上一篇:天汉之国 下一篇:异维飞升[赛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