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抚大秦(656)

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再说了。”

“你还没看明白吗?”

“这次是我们这位陛下先食言,当年的事,我比诸位兄长了解的更多,当初先皇在时,便说过,不许嵇恒外出。”

“嵇恒一直恪守承诺。”

“虽的确有出去过一两次,但那基本是特殊情况,也从未跟出仕产生过任何联系。”

“如今出尔反尔,这谁来担当?”

“何况这次是陛下理亏,以嵇恒的状况,多半是要陛下亲自低头的,至于为何要这样,我也不知。”

闻言。

公子高等人目光微动。

他们自是明白胡亥话中的含义,这已是明里暗里的说着,嵇恒跟扶苏已有了嫌隙,嵇恒出去容易,但回来可未必。

让嵇恒冒性命危险出去,他们这几个人哪有那么大面子?

公子高几人对视一眼,也只能作罢。

其实他们也很费解。

过去扶苏跟嵇恒分明相处的异常融洽,甚至都不能说是融洽了,而是琴瑟和鸣。

但为何突然就反目了?

这是为何?

而且扶苏究竟察觉到了什么,还是意识到了什么,亦或者是感知到了什么,才如此急切的想逼嵇恒出去。

他们一脸惊疑。

嬴斯年今天很安静,除了最开始说了几句,后面全程都沉默了,他其实并不知晓发生了什么。

但从魏胜接连跑了数次,态度却是越来越强硬,却也能看出,父皇是真的铁了心要逼夫子出仕。

哪怕让嵇恒为外界知晓。

也在所不惜。

他老实的把碗筷收拾好,然后从人群中脱离,他可不想待在这漩涡风眼中。

而且他有种预感。

今日的事没那么简单,自己的父皇、夫子,只怕都各有算计,也都各有心思。

只是他还看不透。

城中。

西城的事早就传播全城。

也落入到了官员商贾之耳,冯氏,而今的冯氏,相较过去沉寂了不少,冯振听着隶臣传回的消息,眉头一皱,凝声道:“你说的可是真?朝堂真想让那人出仕?”

“家长,千真万确,此事城中都传开了,而且当今陛下的近臣宦官,今日更是多次进出西城。”

“不然不会引得这么多人关注,更不会落得人尽皆知,眼下西城那边的人,也把那人过去的情况,说了个七七八八。”

冯振沉默着。

他望了眼院内的桃树,点头道:“派几个人去那边盯着,若是哪位真的出来了,定要第一时间来报。”

“另外。”

“通知族里彻查,若有作奸犯科,坑蒙拐骗,欺男霸女着,一律送官。”

“我冯氏必须要谨慎。”

“之前已经吃过一次大亏了,而今槛槛恢复了点元气,若是再为这位盯上,只怕我冯氏真就要没落了。”

“快去。”

“诺。”隶臣连忙应允一声,也是快步传信去了。

站在屋内。

冯振神色慨然。

对于这位‘钟先生’,他是忌讳如深,这人并不待见商贾,之前就狠狠敲了他们一手。

让他们关中这些盐商、铁商好久都没缓过气,如今若是卷土重来,指不定还会弄出什么阵仗。

他可不敢去冒这个险。

冯振低语道:“不过这次的事怎么透着一股古怪,大秦朝廷做事,有这么松散?能这么快为外界知晓?”

冯振摇摇头。

他并不是很了解。

这几年,他的重心都在经营家族贸易上,尤其是关东平定后,朝堂更是开放了限制,准许他们将货物运送到关东。

这可是天下的好处。

他又怎么可能不上心,但也不得不说,在经过当年的折腾后,他冯氏的整体经营结构,得到了不少提升。

每年利润也在稳步提升。

但冯振也清楚,之所以能这样,主要是当年彻底倒向了朝堂,不然根本得不到那么多优待。

嵇恒的事,他了解了一下,就不再过多关心了,只要自己干净,就算哪位钟先生真的出仕了,也奈何不了他们太多。

如冯氏这般动作的还有其余几家,他们都是深受当年之害的商贾,也深知嵇恒的恐怖。

他们根本没想过报复。

更没有想过与之作对,只想着保全自己,不让自己家族再跌入那算计漩涡,甚至一些人以商贸的理由,直接跑到了关东,根本不想卷入嵇恒出仕的风波。

惹不起就躲。

此刻。

蒙氏兄弟刚刚进食完成。

兄弟二人盘膝而坐,对于城外传的热闹的消息,也都有所耳闻,蒙恬淡淡道:“这消息传的太快了。”

蒙毅点头,笑着道:“只怕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不过城中当真有人有如此胆子,敢传陛下的谣?”

“还敢鼓噪宣扬?”

蒙恬看了蒙毅一眼,笑了笑,道:“你比过去成长了不少。”

蒙毅神色淡然,平静道:“但陛下为何要这么做?”

蒙恬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轻酌了一口,双眸微阖道:“在军事中,这是一场博弈。”

“只是陛下明显处于弱势,而且会越来越弱,最终低头的,恐也会是陛下。”

蒙毅面色微异。

他蹙眉道:“这人竟这么厉害,敢跟陛下对弈?”

蒙恬沉默。

他再度举杯,压着声音道:“我从张苍那了解过一些情况,此人的确非凡,而且这原本不是跟当今陛下的对弈,而是先皇。”

“只是陛下想换棋了。”

“所以才有了今日这么大的阵仗,但换棋盘,终是要付出一些代价,就如战场上,临时变阵,终究要付出一些死伤。”

“陛下这次恐也不例外。”

蒙毅若有所思。

“陛下意欲何为?”蒙恬好奇的问道。

蒙恬沉默稍许,凝声道:“改制。”

“改制?!”蒙毅脸色微变,随即也一下明白过来,为何兄长会说是陛下想换棋了。

原来如此。

第473章 挟大势以令皇帝!

蒙毅端坐席上,沉思片刻,缓缓道:“改制,非此人不可?”

蒙恬点头。

蒙毅一脸惊诧。

蒙恬将茶碗放下,正色道:“我之前也不这么认为,天下之大,能人辈出,岂会受制于一人?”

“但这几日,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对大秦现行制度有了更多的思考,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

“如今的大秦不是先皇立下的大秦了。”

闻言。

蒙毅瞳孔微缩,一脸不敢置信。

蒙恬冷笑一声,淡漠道:“这句话的确很出人意料,但这的确是事实,只是很多人都没有用心想。”

“天下早就变了。”

“士农工商兵,若是仔细观察的话,很明显能察觉到,跟天下方一统时,跟先皇初立时,已有了较大的区别。”

蒙毅低眉。

他在心中暗暗思索了一番,随即抬起头,露出一抹骇然之色,事实竟的确如此。

士。

过去只有学室一条路。

还有便是官吏的举荐,保荐,推荐,若是再细论,则是高爵者,按律可出入地方为官为吏。

但如今呢?

士官学院占据了新官吏的很大比重,无论是关中还是关东,都有大量士卒借此晋升为官吏。

旧有的出仕之旅变了。

至于工农,也较过去有了不小的改变,归根结底,便是墨家复起,从过去被排挤出朝堂,渐渐又获得了容身之所,并大放异彩。

连带着,在工农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跟改进。

至于商。

变化其实最早。

最明显的其实是朝廷‘经商’,从供销店的问世,再到后续中转仓库,以及关中不少商贾彻底倒向朝堂,旧有的经商路径早就变了。

现在的商贾,只是朝堂收税,敛财的工具。

兵亦然。

从过去精兵出关中出老秦,渐渐变成了天下为兵,天下征兵,士官转职制度的出现。

上一篇:渡风尘 下一篇:狞宠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