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太子侍寝的她逃了+番外(196)

作者:法采

杨柏泉就更不懂了, “可是、可是这是为什么?!太子爷莫不是被外边的女人迷了眼?!老臣最怕的就是这个!”

他这么说了, 程玉酌心虚了一下。

赵凛倒没有再笑, 正经了几分。

“孤并没有被迷了眼, 反而越发清醒了… …”

这话没说完,杨柏泉又惊吓地站了起来, “太子爷真有看上的女人了?!此女是谁?!”

他这话的口气,仿佛手里已经提了剑。

程玉酌站在一旁, 心下发慌地看向赵凛,脑中一片哄乱。

她见赵凛似有所无地扫了她一眼, 开了口。

“若有女子被孤放在心尖上,孤确实舍不得她只做个才人,屈于人下,既然孤与她有意,便也看不得旁人了。”

这话说的程玉酌心下快跳,鼻头一酸。

但他是太子,当知这有多难!

程玉酌向他看过去,他笑笑,那笑让程玉酌更觉心下酸痛。

自己不是魏丹菱那般身份,他也不是随便什么人。

程玉酌想,如果他说出自己,杨柏泉还不晓得有何等惊诧反应。

然而赵凛再开口,话锋却是一转,“不过退亲一事,又是另外的一桩事了。”

“另外一桩事?”杨柏泉听晕了。

程玉酌也迷惑,他没有承认他们两人的事情,也没有将这两件事并在一起。

杨柏泉已经不知道赵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那是为何?”

程玉酌也想知道他要做什么。

可他又是一个眼神扫过来。

这一眼,小棉子明白过来,连忙跟程玉酌示意,该走了。

程玉酌被赵凛这一番行为弄得头晕眼花,当下他让她离开,她反而有些不放心。

可他偏不让她

继续听下去,她也只好随着小棉子走了。

赵凛将她一切反应收在眼底,瞧见方才他说那番话时,她眼中一时的泪光。

他要让她晓得他的决心,就从退亲开始。

不过面对杨柏泉,赵凛却不能这般直接。

他亲自起身请了杨柏泉坐回去,“先生不必惊吓,且看看这个。”

他拿出一本折子递过去。

杨柏泉满头雾水地打开,看了一遍,又满头雾水地合上。

“这是… …?”

“这是魏全清被罢官之后,一位朝臣的折子。这折子上怀疑魏家与那厌真生和《祸乱野史》可能有牵连,又弹劾魏家为江南读书人说话,乃是有意拉拢人心,并且提出这样的人家出身的女子,不应为太子妃,太子应该退了这门亲事,免得日后出现外戚势力过大的局面。”

杨柏泉一瞪眼,“简直胡说八道!魏家和那厌真生有什么牵连?还说魏家为江南读书人说话是拉拢人心,简直无稽之谈!魏家无需拉拢他们,都是他们巴不得上门才是!”

赵凛笑笑,“不过外戚这事,倒不是没有道理。”

杨柏泉干忙要劝赵凛不必担心,赵凛抬手止了他。

“孤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上折子的这个人。”

这个人是个礼部小官,与此事并不关系,这一折子也夹在众多折子里不起眼,可杨柏泉瞧了一番,瞧出了门道。

这个人没什么立场,总是在暗中辩驳投石问路,所言之事,多半是朝臣与皇上意思不合之事。

杨柏泉琢磨。“太子殿下觉得,此人是皇上的人?这折子是皇上的意思?”

赵凛点了头,“当初这门亲事皇上便不甚看好,此番我南巡途中以亲兵生擒襄王,声望突然高起来,我想皇上也会不安吧。”

几次请调兵都石沉大海,那时杨柏泉就看出来了。

就算是自己的儿子,皇上也不会全然信重。

杨柏泉再看这折子,心下思量了一番。

“所以太子殿下想要退亲,免得皇上忌惮起来?可就算如此,皇上又能免除多少忌惮?”

赵凛说免不了太多。

“不过,孤南巡回京至此,几日就要回宫了。这些时日先有襄王造反,又有孤赢得朝野信重,更有同魏家大婚在即,几件事凑在一起,孤回了宫之后,日日在皇上眼皮下面,必然成为皇上眼中砂砾。”

他说着,还提醒了杨柏泉一句,“戚贵妃和戚之礼的事,可都没有下文了。”

戚家被怀疑参与谋反,可被戚贵妃一哭一闹,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其中暗含的势力均衡之意,颇有几分明显。

同样,朝中势力宫中势力都讲究一个“衡”字,若是东宫势大,一旦真的被忌惮,被盯上,恐怕难逃悲惨之运。

杨柏泉出了冷汗。

“可退亲总要有个由头,况且魏家这等人家满朝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太子还是三思!”

赵凛听他这话,知道他已经把退亲听进去几分了,当下也不刺激他,只是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