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继承了爷爷的万界农场(23)

作者:二汀

有了车,十几分钟几人就回到了白渭村。

这辆面包车成了村里长辈们的围观对象。

“你不是进城买锅碗吗?”芫剑锋打量着驾驶室,有些不明所以。

原来买辆车竟然这么简单,半天时间就能上好牌上路。

“东西都买了。”

芫伯指了指塞满的后座,顺便问起关于修路的事。

老屋前的十几米是土路,车子开到那就没法再往上,芫伯早晨出门时就拜托了罗二爷帮忙找队上问问。

“大队长说了,这修到家门口的十几米路得自己出钱修。”罗二爷卷着旱烟说道。

他为此专门跑了趟下水村负责管理他们村的六大队。

不过听到得自己出钱后,罗二爷就没再详细问。

与其找村里花大价钱来修,还不如去镇上找两个老朋友来花几千块材料钱就能修好。

“那就麻烦罗二爷您了。”

既然芫伯主动提出要修,罗二爷马上就掏出电话联系了老友,等确定对方的时间后马上就张罗着去买山沙水泥。

吴老三连忙表示自己认识卖水泥的人。

有了长辈操持,房子的修缮和修路很快就提上了日程。

芫剑锋找来的乡亲周一也可以来帮忙开荒,最多下周五前家里修缮就能全部开始。

这些事能省钱的地方都被长辈们再三计算,这样一算下来,连三万块都没花到。

大大节省了芫伯的经费。

与几位长辈们商议完,芫伯婉拒了留饭,开着车回了自家。

车开到围墙边就没法再往前,一个几十公分高的坡坎将两边的路分割开来。

芫伯只能把车停在这,将车里的日用品一件件搬回家。

第12章

一个月后。

送走来帮忙开荒的乡亲们,老屋里只剩下白渭村的几位长辈。

翻新的青色瓦片重新焕发出生机,老旧门窗都换上了明亮的玻璃。

师傅们都很惊奇于这座老屋的木头结构,经由上百年风雨侵蚀却丝毫没有朽坏的迹象。

所以修缮又省下了很大一笔费用。

花的最大一笔钱来自于修建卫生间的费用以及对厨房的改造。

在现有资金情况下,老屋的改造已经让芫伯很是满意。

“这天好像要下雨了。”

随着芫伯一起看完老屋后,芫剑锋抬头看看天说道。

“那我们就先回去了。”罗二爷也跟着起身。

四月份是鲁江市的雨季,好在屋子赶在雨季来临前修好,接下来的个把月这淅淅沥沥的雨肯定什么也做不了。

三位长辈又在屋子里转了圈,等确定没什么问题后,拍着手上的泥土就打算离开。

无论芫伯怎么留几人吃饭,芫剑锋都只带头摆手。

“先把家里收拾好再说。”吴三爷也连连摆手。

三人边交代着芫伯晚上关好门窗边出了门。

***

目送三人走远,芫伯才缓缓关上门,转脸面对热闹了个把月后终于安静下来的家。

传统四合院模式没改,芫伯住的房间仍旧在东厢房。

不同的是堂屋改成了个客厅,芫藕生的屋子改成了书房。

西厢房在厨房旁边专门开了间屋子来当饭厅,剩下一间是客房。

东厢房剩下间屋子是客房,每间屋子里都建了个小卫生间。

堂屋左边的两间屋子芫伯没改动,这个把月也没来得及去探索里间的情况。

这顺着走了一遍,才想起上了锁的那间屋子。

摇晃了两下门上的大锁,芫伯回想着整理屋子时有没有在哪见过钥匙之类的东西。

可想来想去,都没发现。

正准备拿上工具去撬锁,摆在茶几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客厅沙发上的塑料膜都还没撕,芫伯拿起电话就这样直接躺了下去。

噗嗤一声,塑料膜炸开。

芫伯神情未变,抬头看向了手机。

接连发了好几条消息的人是钟九,往上翻还有几个视频电话没接。

看时间是芫伯领几位长辈去后门外看猪圈时。

【钟九:芫大师在不在?】

【钟九:有急事。】

【钟九:如果你看到了消息记得回我下,我等着!】

看消息内容,应该是有什么急事。

芫伯将视频电话打了过去,只响了两下钟九就接起电话。

【喂!是芫大师吗?】

芫伯有些无奈,不知说过多少次,不要叫她大师,钟九就是改不掉。

【钟老板。】芫伯沉声回。

对面一听到她声音,当即就激动起来,几乎是用吼叫的声音噼里啪啦说了一大通。

而电话这头的芫伯也明白了。

钟九没什么急事,纯粹就是太激动又不能到处找人说,才会找上芫伯来倾诉。

芫伯离开沅江市留下的两道符刚才救了钟九一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