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从军(145)

木兰没有多在意这个前缀名号, 李广倒是有些别扭, 这毕竟是他用过的名号, 老爷子也是有些犯嘀咕的,他用这个名号时, 每逢大战必倒霉,换给别人用,这霉运不会继承过去吧?

刘彻早在出征前一个月开始,就频繁召木兰和霍去病入宫,辅以精制舆图,草绘线路,上手亲自给两人讲解他的战略意图,霍去病时不时提出一点意见,木兰只是听。

这会议连开一个月,基本确定了两路军的行军计划,计划最主要的是霍去病这一路军,他不要太多兵马,但对人员和装备有极高要求,不仅要二三十岁的青壮募兵,还要求人人披全甲,一名骑兵携带三匹替马,军中干粮以肉食为主,他要实行自己一贯的打法,长途奔袭作战。

刘彻原本是准备把稳一点,以重兵压境,稳扎稳打,但他被霍去病说服了,最重要的是,河西诸王已经不再是先前背靠右贤王,还有匈奴单于随时增兵的光景了,这仗就算霍去病打不成,他也可以随时派兵来援。

木兰没有再劝,她经历过这样的打法,知道这种奔袭战有多高效,最重要的是河西诸王部落距离不远,以战养战,只要战事结束得够快,不会对人造成很大的摧残。

同日出发,霍去病要去陇西,木兰出右北平,出了长安没多远就要分别,木兰叮嘱霍去病许多,霍去病却一时想不到多少话,只在最后道别时说了一句珍重。

元狩二年,昔日少年都长成,木兰二十一,去病二十岁,策马扬鞭,各赴战场。

木兰这里路线更长,她自长安出发,经北地郡、上郡、代郡、广阳,再至右北平,征发兵就近收拢,大多是沿途郡县所出兵员,抵达右北平时,木兰没有急着走,和李广李敢父子一起梳理兵员,将大小军官都过了一遍眼,操练了半月左右。

征发兵一般打不出战力,最主要的原因是好坏混杂,有人身经百战,兵刃渴血,有人一心回家,遇战退缩,一大帮人咋咋乎乎混在一起,本有心上进的也被带累,只能打打顺风仗,一旦遇到有组织的匈奴人,就会大面积溃逃,而这种溃逃一般还不会责众,因此吃亏的将领不计其数。

木兰在操练征发兵的这半个月,就先挑出了一部分渴望立功的年轻士卒,还有一些经历过大小战事的老兵,在这些人之中选出中下层军官,又用了李广的法子,将口音相近的人归为同伍,以伍到十,以十到百,每日操练时她都会格外注意一些认真上进的士卒,等军中逐渐稳定下来,又进行了一次全军推举,筛下不合格的军官。

征发兵们大多跟过不止一个将军,所以也颇适应,但下属兵员有一半反对,就可以推翻头上的百夫长千夫长,还是让人颇觉意外,到最后,也不过是筛下一个千夫长,共推了一个千夫长。

被筛下的那名千夫长名叫李广利,他是个长相英俊的青年,木兰整军的第一日就注意到了他,他不仅自备了盔甲,甚至还有一匹自己的战马,木兰考较他时,还得知他识字,读过几本兵书。

征发兵的质量是很差的,像这样一个年轻人实在算是出类拔萃,木兰没有多想就给了他一个百夫长的位置,让他统率百人,过了几天,李广利又受到李敢的赏识,李敢把他弄到自己的先锋营里做了千夫长。

这样一个看起来样样不错的人,先是有同乡在军中大肆宣扬,说他的盔甲和战马是卖妹妹换来的,于是有人为此质疑他,李广利就在次日操练时随意找了借口,把质疑他的五人拖去鞭打,引得许多人不满,可底层士卒的不满有什么用?但叫李广利没想到的是,临出征前,主将居然还会组织全军重新推举军官,让他马失前蹄。

李敢其实还挺赏识李广利,不是因为这个年轻人名字起得不错,而是李广利实在很会做人,说话又好听,李敢被他夸得感动极了,忍不住就想为他说话,可刚为李广利说了两句话,就被老父一巴掌拍在头上。

李广虎着脸喝斥道:“质疑主将,该打!”

李敢不说话了,他爹从前打大哥,大哥没了打二哥,二哥没了只剩他这一幼子,小时候他也是很受宠的,天天嬉笑着看老父打两个兄长,谁想到长大之后,只剩他天天挨打了呢?

新换上的千夫长名为孙奇,北地郡人,原先做过李广的亲兵,几年前李广全军覆没的那一战后,孙奇侥幸生还,李广那时候被罢免为庶人,他也因此不再做募兵,归乡种田,后来又跟着卫青打过右贤王,也算一位善战老兵。

李广对这个前亲兵可满意了,让他顶了李广利的位置,同样是在先锋营里做千夫长。

若然晴空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