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1436)

出于这个考量,在给太子的每日筵讲的时候,咱们在选课上是不是就得有针对性呢?

每日筵讲,一般都会放下下午,正经的大课都上完了,先是他们这样的大臣,半下午的也把要紧的差事处理完了,那上课就比较从容了。

这个讲课就是随心了,先生都是朝中的大臣,讲什么他们定。

这一日,还是在东宫的前殿,学生坐了一堆,上面讲课的是王纪。

这位老先生今儿讲什么呢?他开篇就道:“殿下可读了史记?”

启明点头,表示读了。

然后就听这老大人说,“……自皇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这是《史记》的原话。”

启明便了然了,还是为了国号之事而来。他闲适的朝椅背上一靠,倒是想听听这位老大人能说出什么话来。

然后就听这老大人说,“当然了,这几句的记载,是有谬误的,这是司马迁错误的追认的,那个时期的国号算不上国号,最多就是部落,或是几个部落的结盟,称不上国,自然就说不上是国号。第一个称之为国号的朝代是夏。为何国号不是别的,偏是夏呢,这是由于崇伯鲧的封地在西邑夏,他的部落叫夏部落。”

启明便明白了这家伙这话里的意思了!

夏朝的建立者是禹,从这个是后期,开始了家天下。禹建立了一个王朝,取名为夏,夏的由来,是他的父亲鲧的封地为夏。后代以这样的姿态对列祖列宗,这是对的!反之,什么是错的呢?继承了大明的江山,却要改了这个名字,这就是错的。

他想阐述的是这个意思。

就听他继续道,“到了商朝,之所以用商之一字,是因为商部的始祖契,因为跟着大禹一起治水而立功了,立功之后就被封到商这个地方,部落自此就叫商。后来,汤灭了夏,国号便取商。”

都是追寻祖上的封号,进而发扬光大。

“周部族又是早年迁居道周原这个地方,武王灭商之后,周便是国号……”真的,人家都是追着祖上的根,这也是孝道呀!叫列祖列宗因为后人而荣耀,这就是大孝。

启明就道,“那刘邦的封地是汉,所以后来有了大汉。曹操曾被封为魏公,所以建立了魏国。司马昭为晋公,所以他的儿子自立后,国号就为晋。杨坚的父亲杨忠为随国公,所以杨坚建立了隋朝;李渊为唐国公,所以,有了唐朝。那照这么说,父皇登基前封号为简,难道要改国号为简,这个国号……是不是太过于随便?先生摆出这个来,何意呢?”

意思就是:“国号的更改,代表的意思旧有的政权灭亡,新的政权的确立,也就是改朝换代。”

国号变了,就证明这不是一个朝代了。

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启明沉吟了一瞬间就道:“名字这个东西,是一个标识。名字贴在身上,为的别人叫的。随着海贸的发展,咱们跟周边的国家来往越来越频繁了。作为阁老,你知道别人管大明叫什么吗?”

王纪没有说话。

启明就道,“有一个人,咱们大家都不陌生,他叫利玛窦,您该是熟悉的吧。徐大博士,李之藻等都跟他极为熟悉,虽说死了二十来年了,但他的著作很多都采纳,被学习。孤闲暇之时,也拿来消遣,前不久,看到一本利玛窦的手札,在他的手札上,明确记载了,在西方传教士的口中,大明的名字叫做□□。而这个名字,随着他们的游走传教,已经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了。这就像是什么呢?像是市井里好些个人,这个叫栓子,那个叫狗蛋,转脸还有一个叫牛粪。说栓子,叫狗蛋,喊牛粪,这都知道谁是谁,可要是突然一说大名,估计很多人都表示不认识。那您说,这名字是有大家不知道的那个好呢?还是用大家都知道的那个好呢?”

王纪这节课讲了一半,直接走了。

太子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他,其实换名字是为了大明更有辨识度的话,改了也行的。

这又是一个无法沟通的点。他发现太子太过于重‘利’而轻‘礼’,只看到国号改了之后的利,却忽视了国号更改要符合‘礼’。

老大人忧心忡忡,太子是个聪慧且有主见的人,想影响这样的人,带着纯粹的目的性是不行的,这得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但基本可以判定,这个法子没戏。太子一出口没说维护谁,就单纯的告诉你怎么想的,两人考虑的点不一样,这不是张口就能说服的。

那现在怎么办呢?几个人站在一起,一直决定,这个事情啊:拖!

不是叫考虑吗?行!咱们考虑着呢,至于考虑到啥时候再说。

林木儿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