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863)

电讯处的这位就道,“倭谍……说实话,倭谍的电台,不会这么神秘!”只要没开战,他们的商业电台大多都肩负搜集消息的作用。真不用大费周章的!“所以,我笃定,这是共党的电台。而且,您看这些数据……他们所谓的苏区周围,分布最为密集。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总不能是……倭国人要对共党动手,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说完就看胡木兰,“你说呢?胡处长。”

胡木兰看代,“你说吧,叫我干什么?”

“你觉得你现在应该干什么?”代叹气,“先叫人查,查查看这事跟那位金先生有没有关系!他手里有电子管的进出货渠道,有进出海的船只可以调用。他的人能来往于各地之间,运进秦省的赈灾物资是免检的,运出秦省的药品检查不会太仔细,因为他们常进常出……更因为林三娘跟咱们有交情……这要是出问题了,那问题可大了。”

胡木兰点头,又提醒了一句,“再叫人去查苏区周围这些地方万众药铺的药品数量。若真是跟共党有关,这些地方的药品量一定比别处更大。”

好!但这需要时间。

没关系,慢慢查吧。要么没问题,要么出问题的不是林雨桐,而是下面那些药铺。再要么……就是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但不管结果如何,查!

远在金陵的谈话,林雨桐是不得而知的。

入了腊月,她这边格外的忙。

除了正常的那些工作之外,她还得应付许多人情往来。

比如到了年跟前了,很多大户人家开始送戏。

所谓的送戏,就是送个戏班子,在你家门口搭戏台子,请名角来给你唱一出。

林雨桐现在就是这样,被很多人送戏。有些人是不能拒绝的,拒绝了就是不给人家面子。

那怎么办呢?

这个送这个戏班子的戏,那个送那个戏班子的戏。戏班子不同,各自的拿手曲目也不同。那就各唱各的,打擂台似得,像话叫板。

秦戏跟别的戏种还不一样,它是那种浑厚的粗狂豪放的唱法,那鼓乐一响,吵吵嚷嚷,不得消停。戏班子一唱戏,那能传出好几里去。

于是,村口一个戏台,镇头一个戏台,山脚一个戏台,唱吧!图一乐嘛!

周围村镇的人,走几十里路来看戏的都有。有些小脚老太太,爱看戏呀!特别爱看,儿孙用手推车给推来。还有的,是骡马出门,骡子上一个绑着木棍,木棍的两头放着筐子。筐子里坐孩子坐老人,都合适。

小商小贩挑着扁担,卖什么的都有。

这么聒噪,孩子们是上不成学了。长平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年纪,也想看戏呀!看戏在哪看,在学校的平房顶上。于晓曼和小桐带着一群孩子,都在上面瞧呢。这个位置看的可清楚了!学校的大门一关,外面的人进不来。在上面除了风大点,没毛病。

于晓曼是看孩子的,她又听不懂这秦戏。

小桐在边上递了南瓜子过去,“西北这边,唱的都是这个。我之前没来过秦省,但是辗转去过甘省,那里人说话口音跟这边不一样,有差别,还挺明显的。但一张嘴唱戏,那真是一个味儿。”于晓曼接了南瓜子,问说,“这唱的是武戏呀?”

“穆桂英挂帅!”小桐就笑,“送给大姐的,多是这戏。前面镇上唱的也是杨门女将……”于晓曼点头,“好戏!曲目选的好。”

嗯!唱的也不错。

至于小孩看,那纯属瞧热闹。

杨子问长平,“你知道穆桂英?”

知道!长平坐在小板凳上,把羊皮的小帽子往上扶了扶,“听宋史的时候听过杨无敌……我妈说,杨家真有,但是穆桂英真没有。”

咋没有穆桂英呢?

一群孩子在这里这个那个的掰扯起来。

正嘀咕呢,就见俩打扮的还算是鲜亮的女人朝这边来了。这两人明显是一主一仆。主子是长裙子,大披风,瞧走路那样,还是个小脚。身后跟着个丫头,粗布的棉袄棉裤,可瞧着也干净利索。两人急匆匆,显示彼此拉扯,一个要往村里去,一个要往学校来。最终还是朝学校这边来了。

小桐见到门口的两人左顾右盼的,就在上面问说,“干嘛的?”

两人都仰起头来,那丫头先开口,“戏班子的,能借个茅房用用吗?”

小桐朝学校边上指了指,“瞧见了吗?那里……那里是茅房,行路人都用那个。”

丫头看了一眼,然后点头,主仆俩麻溜的走了,一会子工夫又出来了。那里四六不靠的,没事。

小桐收回了视线,才问于晓曼,“见过小脚唱戏的女人吗?”

没有!只见过男人扮作花旦,小脚都是绑出来的。

林木儿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