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宋之后(333)

作者:广寒宫宫人 阅读记录

  相公们怒目而视,韩世忠拳头作响,怎么着伱什么意思,还嫌现在这局势不够坏是吧。

  他们建炎出来的这帮人,看着如今朝政尤其不能忍受,很像问问这位官家你是我们陛下的亲曾孙吗?怎么就没有他的一点百折不挠。

  曲端喝酒故意装醉,道:“韩秦王生什么气,要我说文潞公(文彦博谥号)就该去投胎,凭现在的局势,你就是生在东南西北东哪里,也能给家族攒上良田千亩,要是还能活个九十岁,啧啧,生前就能享受富贵无极了,可比官家一辈子都强百倍。”

  文彦博被揭了老底,脸色红了——气的,但是看着满座十几个建炎帅臣,最终决定还是自己别找打,文武有别,这个问题武将哪怕岳飞也是会帮曲端的。

  还是吕蒙正管理多年最为和气,说了几句场面话,道:“莱公(寇准),范文正公,大家几百年邻居,就是张忠文公,也是一起从靖康时过来的,人各有志,各位想去人家走一遭,再看看如今大宋,圣功佩服,离别在即,此处也没有歌女助兴,大家就吟诗相送吧。”

  说的诗词,苏辙可就不困了,敲着酒杯道“欲就九日饮,旋炊三斗醅。今朝不一醉,坐客有空回。”

  王安石也来了兴致,“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不是他们偷懒拿人间的旧词充数,而是建炎以来主要就是好事,史家不幸诗家兴,有几个还能愁苦写出送别诗来,就算后来有所改变,也没了那个感觉。

  第二天,寇准等人就按照投胎时间纷纷走了,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们留下不少家具古玩送给投脾气的邻居,算作纪念。也是防着万一宋朝还有动荡祈福用的。又过了几日,汪伯彦等也走了,只留下他们居住过的屋子,留下一丝余味,证明主人曾经存在。

  但很快相公镇的人就顾不上感慨了,因为贾似道死下来了,他仅仅差那么一点就可以下地狱,但很不幸没有,所以韩世忠岳飞马扩就很贴心地帮他做了一个地狱,供体力不太好的相公们往死里折磨他——不对,鬼不会死,但是会受罪。

   贾似道争议很大,大家姑且当小说看。

  从去年六月开文,五十万字的积累,感谢所有书友支持。最近应该不会在更新了,希望大家理解,刚开了新文,求支持,但绝对不勉强。

  非常感激《绍宋》和榴弹怕水,给了我一场瑰丽的梦。

  (本章完)

第196章 番外之青田先生刘伯温

  刘伯温是大正十六年落到湖北人陈友谅手里的,那个时候他已经名动天下了,许多汉王的手下都劝他将这为青田先生收归己用。但是陈友谅这个人刚愎自用,没有太把刘基这人放在心上。

  刘基一是自诩为大宋忠臣,二是也看这位不像是得天下的料,故意装出一副无所事事只会清谈的书生样子,果然没多久就成功让陈友谅对他不重视到心烦,派去“服侍”他的人越来越少。成功让他趁机跑路了。

  不过陈友谅说的一句话,让刘基觉得他还有点水平,“孤若遇到的是宋世祖,自然当倒戈卸甲,以求韩、岳之功;如天幸逢宋太祖,当谋全据大江,进图中原,退则两分天下。”

  世祖陛下当然是独一无二不可战胜的,即使是对宋朝当局已经失望的刘基也这么想。

  不过当时朝廷已经无力掌握南方,陈友谅、张士诚和朱元璋打的热火朝天,他绕了好久的路才到了浙西,连家都没敢回没回,直接去了好朋友宋濂家里,正巧的是,他俩的老师,前任翰林院学生兼任太常寺卿黄溍。

  老师出身不凡,乃是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亲叔黄昉的九世孙,双井黄氏十五世孙。更是著名的原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刘基天资聪慧,好学习,由父亲启蒙识字。阅读速度极快,据说七行俱下。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至二十三岁时,刘基赴大宋京城燕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那时的主考正是黄溍,所以他虽然和宋濂、高则诚不一样是拜在黄溍门下,但依旧可以说是文潜先生的弟子。当时黄溍就对这个青年人极为看重,再三向当时的皇帝宋宪宗和宰相张养浩推荐,称此人是“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认为这是一位不世出的大才,必须好好用。

  但刘基的不幸在于一代宰辅张养浩因为年老当年就去世,随之被称为“小世祖”的宪宗皇帝也龙驭宾天,老师黄溍受到排挤,不就就辞官归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