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护国公主+番外(28)

作者:恰似故人来 阅读记录

单若泱满脸一言难尽的古怪表情。

抓到凶手原是该恼怒的,可奈何这抓贼的方式实在太过滑稽,以至于她心里一时之间竟生不起多少怒意,反倒忍不住想发笑。

李贵妃最是擅长躲在阴暗角落里下黑手阴人,满肚子的心眼儿和坏水令人防不胜防,可那又如何呢?架不住她生了个大聪明啊。

当娘/的在背地里费尽心机搓手手干坏事,转头好闺女就嘴皮子一哆嗦秃噜完了,将她给卖了个彻底。

再怎么阴险狡诈的恶毒计谋都成了天大的笑话。

正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若叫李贵妃知晓她的宝贝好闺女都干了些什么,只怕想把这个大聪明塞进肚子里回炉重造的心都有了吧?非得活活气晕不可。

可惜至少短期内是看不到这场笑话了。

单若泱颇为遗憾地叹了口气。

话又说回来,那么一个从外到内黑透了的黑心莲竟然能生出这样一个傻白“甜”的闺女来也真真是能耐极了,莫非当年误将胎盘当成胎儿养大了?

“公主?”

见她怔怔的,偶尔还流露出些许令人看不懂的怪异神色,风铃不禁担忧,小心翼翼地说道:“公主何必为六公主那些口无遮拦的胡言乱语置气,这大好的天气难得出来一趟,合该高高兴兴的才是,别叫旁人扫兴,反倒该叫她得意了。”

跟那大聪明置气?

单若泱暗暗白了一眼。

她不过是在寻思该如何回敬李贵妃的“好意”罢了。

到底是伴驾二十多年的一个女人,膝下一儿一女都极受宠爱,背后的武安侯府亦如日中天,老武安侯这根定海神针还好好杵着呢。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周景帝都绝不会随意对李贵妃如何,哪怕她能实打实查出点证据放在他面前。

李贵妃的地位太稳固了,不是轻易能够动摇的,而这样一个背景深厚自身又如此阴险毒辣的人,若不能一击毙命那必定会迎来对方的疯狂反扑。

所以明面上扯开遮羞布跟李贵妃开撕并不很明智,至少以她目前的地位权势来说,真正正面硬刚几乎完全不是李贵妃的对手。

再者,她心里其实还有一份疑虑——三公主的母族定国公府。

二十年前突然有人告发老定国公通敌叛国,虽包括周景帝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坚决不信,但最终却还是在老人家的书房里找到了一些不可告人的书信,狠狠坐实了这个罪名。

接下来的一切就很顺其自然,定国公府九族中人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顷刻间那样一个庞然大物就这么轰然倒塌了,速度之快甚至令旁人都还未能缓得过神来。

等有人从震惊中反应过来表示出质疑时早就晚了,一切都尘埃落定。

不过老定国公对大周朝的意义非同一般,尤其是在平民百姓的心目中,那就是大周朝的战神,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

说旁人通敌叛国或许大家还多少有几分怀疑,但说老定国公?百姓们对此坚决不信,打心底就认定了这是一场蓄意针对老定国公的阴谋。

许是中间也有一些人刻意的引导制造舆论,总之定国公一族覆灭之后事情却远未平息,在之后的两三年里民间从未停止对此事的质疑,最终甚至引得数万人联名上书请愿圣上明察。

事情闹到这一步很难再糊弄过去了,周景帝这才下令重新彻查此案。

结果正如大多数人心中所坚信的那般——定国公通敌叛国一事纯属奸人陷害,这是一桩天大的冤案。

一时之间民怨四起,周景帝下狠手砍了一堆脑袋又下了罪己诏,这才算勉强平息了百姓的怒火。

这般乍看起来仿佛一切早在十几年前就了结了,但单若泱仔仔细细琢磨数遍,却还是察觉出了其中诸多怪异之处。

其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倘若周景帝当真那般信任老定国公,为何砍头时能砍得那般痛快利落?丝毫没有迟疑的样子,看见那所谓与敌国的来往书信就当作铁证般,竟再没想着如何细查。

其二,处决掉的那些所谓的“奸人”真就是真凶吗?

定国公是武将,跟文臣或许有些不和,但绝无太大利益瓜葛以至于闹到非要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地步。

毕竟定国公的存在不会损害到身为文臣的利益,定国公死了也轮不到文臣去沾染他留下的东西,又是什么仇什么怨非得费这么大的劲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折腾呢?

既是如此,那几个所谓的奸人里头一半的文臣是怎么回事?堂堂戎马一生的一个大将军就这样遭人恨不成?

而其中剩下的那几个武将,据旁人所言当年或多或少与老定国公都是有些交情的,甚至其中不乏有老定国公信任的副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