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你好,此地禁止反穿(207)

作者:雾和 阅读记录

每次生气都只会摔文件结束会议的空和戴因看着那群人如同菜色的脸特别爽快,更别说这之后艾尔海森总会提出适宜现在公司发展的提议,算是给人打了一针镇静剂,让大家觉得,啊,这个公司还有的救。

虽然现在管理层已经清理干净了,但是以艾尔海森曾经发挥的作用和将来会创造的价值,哪个有点眼光的人会放他走——但也没人能拦得住他,更别说法律也支持他。

所以艾尔海森等事态差不多平息了,就像卸任代理大贤者一样,迅速地辞职回家了。

回家之前他还带着你在外面吃了顿饭,心情愉快地庆祝了一下。

于是因此,艾尔海森先生成功成为全家——也许是全楼——最轻松的人,严谨来说另外相对轻松是影和若陀,但问题是他俩有人养,而艾尔海森在家里坐着收入都比你高。

你非常羡慕嫉妒恨,于是努力学习,争取考研直接上岸,然后早点为家里挣补贴。

你是真觉得艾尔海森的生活越来越轻松了,简直比他在须弥的时候还轻松,这个人生活在现代社会可谓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不像其他人可能需要靠着你和空的公司,而是完完全全能靠自己的能力实现经济自由、生活自在,整得你压力有点大。

普通人和天才一起生活,是真的能看到落差的。

你自闭了一会儿,又支棱起来。和你相比,艾尔海森已经工作好久了,有相关经验,而你还是个学生呢,和他学的东西也不同。所以赚钱养家的工作就先交给他,你先好好学习投资自己,之后的事,之后再说,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给自己增添压力,毕竟你只要能确保自己靠自己也能活得下去就行。

……但是还是羡慕他好轻松啊。就问谁不想成为艾尔海森。

第156章

001.

还是那句话。

艾尔海森是非常优秀的学习搭子,安静,而且聪明。

阳光明媚的下午,你坐在阳台的吊椅上背书,阳光被吊椅顶上的部分遮挡些许,落下了一层阴影,透过编织吊椅的缝隙的光照落在那片阴影上,光影交错着像是一匹黑金色的布料。

你靠在吊椅里头,脑袋和肩部被阴影包裹,余下的部分晒在太阳底下,暖洋洋的,椅子晃一晃,还给你生出点昏沉的睡意。

艾尔海森就坐在你边上,靠着躺椅,整个人都沐浴在阳光里,翻阅着一本纸质书籍,神色平静,看不出困扰或者喜悦。

你觉得这个生活状态很像退休,惬意而充满了温情,被阳光晒得暖和的身子就像泡在温泉里一样,轻飘飘暖洋洋的。

你放下书伸手去接阳光,点在地上的脚尖抬起来勾了勾艾尔海森的腿,招来他的注意力之后,就慢吞吞地说:“考你个问题,假如我现在退休,我需要有多少钱?”

“取决于你的生活质量。”艾尔海森说,“如果按你自己的生活习惯,一个月八百都活得下去。如果按照我的生活习惯,不增添额外的麻烦的话,大概一千五。”

“昂……你真费钱。”

他扫了你一眼:“我还没算水电费。”

“所以说养你好费钱呀。”你被太阳晒得骨头都软了,说话的声音也是轻柔的,比平常的语速还要慢些,“往多了算,两个人一个月就要三千,一年就三万六,取整四万。假如我活到八十岁,那就是五十九年,凑六十,就是二百四十万……好难啊……赚不够了……”

这还是基于你们有车有房的情况下,但人的一生不止能赚这么多吧,还能赚更多,只是一直都在花费,给自己,给子女。

“真麻烦。”你轻飘飘地说。“不想养小孩。”

艾尔海森应了一句。

但你其实也不怎么需要他的回应,坐在吊椅里稍微晃了两下,就闭上了眼,想要蜷起来好好睡觉。

你不再说话,艾尔海森就重新拿起了自己的书,思绪从你身上收回来,慢慢地放在了书本里的理论上。

002.

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的疑惑。

对于你来说尤其多,从科学理论到现实,“为什么”这个词一直存在于你的潜意识中。哪怕弄清楚“为什么”是一件没什么意义的事,但不弄清楚,反而让你心里不舒服。

不过长年的学习生涯已经让你学会了把“为什么”押后,等到时机更加成熟、自己的知识更加渊博的时候再去解答这些“为什么”。

但在一件事上,你觉得押后并不能帮助你更好地去理解为什么。

“我一直都想问,”在一次次数和时间被把控得恰当的欢愉过后,你残存了点体力和理智,便困恹恹地这么问艾尔海森,“你为什么会喜欢我? ”

艾尔海森正捏着你的发尾,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闻言眨了下眼收回那些思绪,看着你的侧脸道:“要分析的话,原因很多。”

他也曾困惑这个问题,并且对自己的感情进行过相当细致严谨的分析和实验,最终确定了答案。如今要告诉你,理清逻辑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特别是他很清楚你为什么会问这种问题。

你转过脸看着他:“说来听听。”

艾尔海森用食指蹭着你的脸颊,懒声说:“你比你想的要好。”

“嗯?”你忍不住笑,“确定不是滤镜吗?”

他反问你:“你觉得呢。”

“那就不是。”你道,“不过,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有的时候你也很有自信,知道自己聪明,有的时候你又极度地自厌,时常思考自己这样的人活在世界上有什么意义。

很少有人和你说,你比你想的要好,甚至是好很多,才能让另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和你站在一起。

艾尔海森收回食指,将手放回到你的腰上,指尖点了点,感受到你下意识地战栗,才停住了这个动作,说:“没有为什么,客观陈述事实而已。你对自己的看法很有偏颇,而这栋楼的所有人都对你有着相同的良好评价:你一直在帮助所有人融入这个社会,脾气好,情绪稳定,想法多,几乎没什么能难倒你。”

你有些意外地说:“我给你们这种印象了吗?”

“对大部分人来说是这样的。”他注视着你,“而对于我来说,你的质疑态度、反叛态度、忽冷忽热的态度、跳跃的思维、对现实的悲观批判和天真的理想,我都抱以欣赏的态度,或者换句话说,我都很喜欢。”

“你喜欢矛盾,很巧,我对这方面也有观察的兴趣,而你就是一个矛盾而纯粹的人,所以在一开始,我就是因此而关注你的。”

你慢吞吞地“哦”了一声,才道:“你这个人果然很奇怪,你喜欢的那些东西,在其他人看来都是缺点。”

人们高呼要有质疑精神,却会在被质疑时恼怒生气;人们坚决抵制反叛精神,因为这会扰乱秩序和规则;人们厌恶忽冷忽热的态度,因为极其不稳定,让人疲于应付;人们不看好跳跃的思维,因为大部分时候这对他们来说天马行空无法理解,像个神经病;人们说批判现实的人是吃饱了饭没事做,是不懂人间疾苦,是心灵脆弱无法承受;人们评价理想主义者多悲哀,空有幻想,这现实容不下璀璨的光辉。

“优缺点都是人类根据自己的主观标准判断的,利于社会运行就是优点,不利于社会稳定就是缺点,但我想他们只该被称之为特点。”艾尔海森说,“主观评价的事物太多了,我不建议你跟着这些主观判断走。太过在意这些分类和标准,就太过在意别人的目光,然而大多数时候,你做出的决定和别人没什么关系。”

“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做出的决定怎么可能和别人没什么关系……”你咕哝道,“有决定就有结果,在关系交织的社会当中,一个人的行为势必会影响到其他人,哪怕你只是喝了一口水而已。这就是扩散效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