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从亨利八世开始[直播](112)

作者:星星之北 阅读记录

【别斯杜捷夫在1753年的时候已经和叶卡捷琳娜和解了。】

【两人的和解引子在萨尔蒂科夫身上。为了自己的前途, 萨尔蒂科夫请叶卡捷琳娜为自己向别斯杜捷夫说情,让总理大人在职位上提拔提拔他。叶卡捷琳娜之前一直小心避免卷入宫廷争斗, 况且以她和别斯杜捷夫之间的嫌隙, 如果是为她自己,她不可能去找别斯杜捷夫,但为了萨尔蒂科夫,她愿意做出尝试, 向一个敌人低头。】

自己竟然是因为一个情人做出这样的决定吗?索菲娅难以相信,哪怕是因为要改善自己在宫中的生存环境这个理由都好过是因为情人的煽动。

而且这个情人还不是个好人。

索菲娅自己在心里批判自己,并下定决心她以后一定不会被情人左右。

【叶卡捷琳娜已经做好了过程会很艰难的心理准备,但没料到她刚一示好, 别斯杜捷夫那里就立刻踩着她递来的台阶下了。】

【其实别斯杜捷夫也早有和叶卡捷琳娜讲和的打算。因为他自己在宫中的权势也在动摇,受到各方面的挑战。】

【伊丽莎白的新宠伊万·舒瓦洛夫是个有野心的人, 他还出身贵族, 跟拉祖莫夫斯基乌克兰农奴的出身不一样。拉祖莫夫斯基在得到伊丽莎白的宠信后一直都很老实, 他鲜少为自己和家人争取职位,安安静静当女皇的情夫,不沾染政治。反观舒瓦洛夫一家,本身家中就有人在政府任职,靠着裙带关系,不少人也得到了提拔,以血缘为纽带,结成了一股势力。】

【别斯杜捷夫仍旧坚定自己的反普、反法政策,但舒瓦洛夫家族以及新的副总理沃伦佐夫都是亲法派。别斯杜捷夫单打独斗,伊丽莎白已经慢慢疏远他了。】

【更让别斯杜捷夫担忧的是女皇的身体,伊丽莎白开始频繁生病。】

猜测成真,伊丽莎白脸色沉了沉。

【一旦女皇某日不幸驾崩,上位的就是彼得。如果说现在政府中女皇亲近的人倾向法国,对别斯杜捷夫的外交方针造成的还只是威胁,那彼得上位,按他的作风,百分百会和普鲁士结盟。而且彼得对自己出身的小公国荷尔斯泰因感情很深,他很可能会像英王为了守卫汉诺威老家而牺牲英国的利益一样,因为荷尔斯泰因牺牲俄罗斯的利益。】

【这个猜测很有道理,并且他,和所有人很快就有幸见识到了这一点。】

【1755年春天,因为荷尔斯泰因财政困难,无法维持军队开销,彼得先后向叶卡捷琳娜和伊丽莎白要钱未果,竟然瞒着所有人将荷尔斯泰因的一支军队召来了俄罗斯的奥拉宁巴姆宫。】

众人:???!!!

什么东西?!

等他们理一理。

一支陌生的军队,瞒着俄罗斯宫廷,突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然后踏入俄罗斯的领土。

这样真不会被当成入侵的军队导致开战,或者是彼得大公在自己的住处召集人手想要发动政变的证据吗?

伊丽莎白整张脸都在抽搐。

她确信彼得没那个胆子发动政变,但这就更证明他召集军队的举动是纯粹的没脑子。

没有一个君主能忍受这样的挑衅。

但凡、但凡她当时还有另外的选择,她想她一定会将彼得送到要塞去醒一醒他的脑子!

【彼得近乎“逼宫”的举动造成了一些混乱,圣彼得堡的人反应不一,但总体都对这支突然冒出来的军队持厌恶和反对态度。最后,这支军队陆陆续续被强制遣返,但他们留在俄罗斯的这段时间,俄罗斯也不得不负担这支军队的开销。】

【彼得过往的一系列行为让别斯杜捷夫对他上位后的前景产生了深深的忧虑。而叶卡捷琳娜,她比彼得更聪明,更有头脑。通过乔戈洛科娃夫妇传递的信息,他也知道彼得从前遇到事情都会向叶卡捷琳娜求助,她总能给彼得出主意,她也一直很谨慎,不管是真是假,明面上从来没有表露过对普鲁士的亲近之意,这是很不容易的一点,因为人人都知道这一点是最好的取悦彼得的途径。】

【和叶卡捷琳娜结盟,在当前,乃至以后对别斯杜捷夫而言都是个非常好的选择,他或许还可以在彼得之后的沙皇那里占据优势。】

【只是因为过往的恩怨,别斯杜捷夫暂时没有找到讲和的时机,所以当叶卡捷琳娜表露出一点意向时,别斯杜捷夫立刻答应了。】

【结盟后,随着时间发展,别斯杜捷夫对叶卡捷琳娜表现得相当尽心尽力,他向她打开了自己的人脉,为自己的好朋友阿普拉克辛将军介绍给她。】

【叶卡捷琳娜不放过在任何一个场合对舒瓦洛夫夫妇的打压和挑剔,她的态度很快借着被传递出去,人们意识到了她的转变。借着舒瓦洛夫夫妇树立了权威,凭借保罗有了反抗彼得的底气,又有了政治上的盟友,意气风发的叶卡捷琳娜开始初涉政治。】

索菲娅强忍着自己的期待之情,但亮晶晶的双眼仍然暴露了她的情绪。

伊丽莎白轻轻挪动了一下权杖,发出一点轻微的声响。

“咚”地一声清晰地传到索菲娅的耳朵里,她快速眨了眨眼,将情绪收敛起来。

【叶卡捷琳娜初涉政治同她初涉情场一样,都很不成熟,也不懂辨别人心和局势。在复杂的局势变化中没能把握住人性,轻易付出信任,被卷入漩涡中,差一点一败涂地。】

伊丽莎白挑了挑眉,盯着水镜。

神迹讲述的时间节点到哪里了?是1755年吧。

1755年,索菲娅二十六岁。不算太小的年纪,但没有在真正的权力中心打过滚,手腕不足也可以理解。读书和实践,可不是一回事。

【事情的起因说起来比较简单,但持续的时间相当长,过程也很复杂,和七年战争有关。最初的起因源自英国和俄罗斯的一项协约。】

刚才还饶有兴致的伊丽莎白严肃起来,和她一样变了神色的是各国大使。

只要是战争。对在场的所有国家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影响,他们必须关注这一点。

【1755年夏天,英国大使威廉姆斯出使俄罗斯,替换他的同僚。他的到来是为了和俄罗斯续签协议。这项协议其实就是英国出钱,请俄罗斯在大陆战争中帮助他们抵御敌人。】

【协议是1742年签订的,快要到期了,威廉姆斯的前同事努力说服俄罗斯续签,但他很不适应将政治放到舞会而不是议会上商谈的方式,续签协议一直没有成功,英国就重新派了大使。】ȟᒑѕý

【威廉姆斯过来同样没有说服伊丽莎白在协议上签字。】

【走不通女皇的路,威廉姆斯转向彼得求助,彼得一口拒绝。因为出于对汉诺威安全的担忧,英国在原有的协议上补充了针对普鲁士的条款,彼得当然不能答应帮忙对付他的偶像。】

【两边都走不通的威廉姆斯终于将目光投向了叶卡捷琳娜。】

【在威廉姆斯的有意交好下,叶卡捷琳娜逐渐信任这位英国大使,并将他视为如同父亲一样的朋友,两人维持着友谊,并多有书信往来。叶卡捷琳娜还因巨大的开销在囊中羞涩时向英国国库借过债,为她牵线的是威廉姆斯。】

【如果英国和俄罗斯一直是盟友,两人的交往并不是大事,但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变。】

【通过威廉姆斯的不懈努力,英俄之间的条约终于在9月份签订。】

【英俄之间的条约给普鲁士带来了太大的威胁。在和俄罗斯商谈条约之前,英国曾经还试图和普鲁士达成协定,但当时的普鲁士对和英国联盟毫无意向,条款签订后,腓特烈又转过头将英国原先的提议摆上了谈判桌。】

【次年一月份,英国和普鲁士签订了《威斯敏斯特条约》,两边偷偷达成这项协议,没有通知任何盟友,也瞒住了在俄罗斯努力的威廉姆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