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从亨利八世开始[直播](115)

作者:星星之北 阅读记录

如果他没有在流放的这段时间死去,等到索菲娅公主登基,大约还能回到宫廷?

索菲娅则在想沃伦佐娃是谁?

她自然不喜欢彼得,以后也不会喜欢,她单纯是好奇这个姑娘该有多美,能让彼得迷恋到为她抛弃妻子。

她和彼得见面的时间短,但从他的表现和神迹的讲述来看,彼得不是个容易讨好拿捏的人。

【面对失去一切的威胁,叶卡捷琳娜立刻开始思考自己的出路。】

【她未来的道路清晰可见,彼得会成为沙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她要么成为皇后,要么被沃伦佐娃取而代之。或者,更进一步,扶保罗上位自己摄政以及成为沙皇。】

宴会厅里静悄悄的,俄罗斯的贵族们小心观察女皇的脸色,各国大使则左右扫视索菲娅公主和女皇两人。

从女皇脸上众人都没有看出什么情绪,她仿佛没有听到什么当皇帝的野望一样,很平静。

令众人诧异的是,他们也没有从索菲娅公主身上看出什么。

这位公主大概知道大家会观察她,也知道自己还不能很好地掩饰情绪,干脆将头颅压低,让众人只能看到她的额头和半闭的眼眸。

她的母亲,被众人遗忘的公爵夫人情绪倒是非常鲜明,不过没什么用,众人想要了解的不是她。

【除了等着侍女沃伦佐娃取代自己,想要走另外三条路并不容易,叶卡捷琳娜需要重新聚集起势力才能有图谋其他的可能。】

【然而她并不需要做什么,有彼得作为对手就已经让她成功了一半。】

伊丽莎白按了按眉头,她有预感,接下来她能听到不少彼得的蠢事,尽管她已经觉得彼得够蠢了。

【还记得别斯杜捷夫被捕的时候有人怀疑叶卡捷琳娜给普鲁士当间谍吗?叶卡捷琳娜没做过这种事,但彼得做过。】

嗯?

嗯?!!!

他们幻听了吗?

俄罗斯贵族面面相觑,从彼此脸上看到了否定的答案。

【威廉姆斯被召回英国之后,英国又派了新大使基斯。】

【基斯继承了前任的间谍事业,同时也在俄罗斯宫廷中给自己寻觅盟友,他眼光独到,一下就挑中了彼得。】

【威廉姆斯的情报靠自己收集和编造,但彼得是真给基斯情报。不仅如此,彼得给得光明正大,毫不遮掩。圣彼得堡人人都知道彼得在给普鲁士当间谍,法国和奥地利的大使为此提出过激烈抗议。】

大概是有了心里准备,伊丽莎白竟然觉得自己尚算平静地接受了彼得的行为。

见鬼!

她当然没那么平静!

“彼得·费奥多罗维奇!白痴!蠢货!”

他把军队和战争当什么?当他桌子上随意摆弄的锡兵还是一个个串在剑上了老鼠?!

那是战场,是战斗,军队用性命为俄罗斯战斗,身为未来的君主,他却在后面如同游戏一样出卖国家的利益!

伊丽莎白气得脏话都飙出来了。她混迹过市井,对一些下流话颇为了解,现在毫不客气地将这些话奉送到彼得身上。

俄罗斯的贵族们同样非常愤怒,但因为陛下的情绪太激烈了,他们的愤怒反而淡了,更强烈的是荒谬感。

他们知道彼得大公崇拜普鲁士国王,但崇拜到出卖自己的国家?这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

各国大使自动忽略伊丽莎白的脏话,他们还是需要为失控的女皇保留一些颜面的。

同时大使们也在思索各自国家的储君是否有崇拜敌对国家君主的倾向,有彼得大公的前车之鉴,不能不防,王室教育还是要加强,日后要是君主无嗣,选继承人也要谨慎。

【彼得过于离谱的行为招致了很多不满,让从瑞典返回俄罗斯的大使帕宁伯爵向叶卡捷琳娜靠拢。这位伯爵同样主张反普政策,他也是别斯杜捷夫的门徒,更是保罗的老师。】

【他并非想要拥护叶卡捷琳娜登基,他实际的想法是直接扶持保罗,让叶卡捷琳娜摄政,俄罗斯宫廷也渐渐有这样的声音传出。叶卡捷琳娜假意认可了他的想法,将帕宁收拢到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样,她在大臣中有了支持者。】

【除了帕宁伯爵以外,叶卡捷琳娜的另外两个盟友是她的新情人奥尔洛夫和达什科娃。】

【奥尔洛夫出身近卫军团,参加过七年战争,1759年作为送普鲁士俘虏回圣彼得堡后和叶卡捷琳娜相识。奥尔洛夫有四个兄弟,五个人掌握着四支近卫团的势力,让叶卡捷琳娜日后有了发动政变的底气。】

伊丽莎白有些烦躁地敲打权杖。当初她就是笼络近卫军发动的政变。

历来俄罗斯政变都离不开近卫军的身影。近卫军队沙皇来说既是保护也是威胁。

彼得这个傻瓜,连这点都看不出来,竟然还放任索菲娅接近近卫军的人。

出卖情报都没有失去近卫军支持严重。

难怪会被推翻。

【至于达什科娃,她是已经晋升为总理的沃伦佐夫的侄女,威胁到叶卡捷琳娜地位的伊丽莎白·沃伦佐娃是她的姐姐。按理来说达什科娃应该站在彼得和姐姐一边,两人也确实拉拢过她,但达什科娃看不上彼得和她的姐姐。】

【达什科娃是个热爱读书的姑娘,她崇拜同样热爱读书,头脑聪颖,举止端庄的叶卡捷琳娜,而不是粗鲁、没教养、不像是贵族的姐姐和彼得,她自愿投身到叶卡捷琳娜的阵营,并偷偷翻阅叔父的文书,给叶卡捷琳娜传递情报。】

【大臣、军队、以及敌方内部都有人手,只等某个时候,叶卡捷琳娜就可以振臂一呼,推翻彼得,自己带上王冠。】

索菲娅屏住呼吸,她格外期待接下来的内容。

但伊丽莎白、别斯杜捷夫等一些老道的政客却皱起了眉头。

不对。

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

虽然看似索菲娅公主的具备了政变的条件,但其实势力单薄,仅凭一个大臣、几支近卫军团和一个小姑娘是不可能政变成功的。

彼得大公那边的优势比她更大,在血统和伦理上彼得大公就占据绝对优势,更不用说其他方面。

里面一定还发生了别的事情。

【1761年底,伊丽莎白再次病重,这一次,她病得很不寻常,似乎真的到了生命的终点。整个欧洲的目光都聚集在圣彼得堡,都在等待一个结果,等她能不能挺过来,这关系到欧洲战场的最终局势。】

【普鲁士已经穷途末路,只需要伊丽莎白再支撑一段时间,三个月、半年,如果可以,最好是一年,法奥俄的联军就能彻底击败普鲁士。】

【作者有话说】

彼得最耐心的事是训练他的士兵,荷尔斯泰因大臣追着他让他批公文,烦不胜烦的彼得将这些推给了叶卡捷琳娜,叶卡捷琳娜几个小时就处理好这些事了,后来大臣就习惯找她而不是彼得了。

--

感谢在2023-12-15 01:16:59~2023-12-16 01:03: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不吃刀子吃米饭 20瓶;黑月羽、琅嬛、不吃芹菜的欣欣子、萌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9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16)

伊丽莎白有预感, 她的生命可能终结在五十二的时候。

这个预感很快应验。

【1761年底,腓特烈已经被法奥俄的军队包围。柏林两遭洗劫,整个城市几乎沦为废墟。俄罗斯实质性占领了波美拉尼亚和东普鲁士,奥地利已经夺回大部分西里西亚领土。】

【腓特烈的盟友英国也在着手从战争中抽身。1760年, 乔治三世登基, 不是在汉诺威长大的他对这块领地不像父亲祖父一样感情深厚,对于保卫它的热情不甚强烈。英国入局七年战争, 除了汉诺威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和法国争夺海外殖民地, 他们利用普鲁士将法国牵制在欧洲大陆上, 到1761年的时候, 法国在海外的势力已经节节败退, 对英国来说,支持普鲁士已经不是特别重要的事了, 他们更乐于用和谈解决眼下的局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