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从亨利八世开始[直播](120)

作者:星星之北 阅读记录

【中间的细节不必赘述,没人能说清里面具体发生了什么。人们只知道彼得退位一周后,叶卡捷琳娜见到了惊慌失措的阿列克谢·奥尔洛夫送来的信,信中告知了彼得的死讯。事后,官方公布的死讯中彼得的死因被定义为痔疮导致的疝气发作。当然,没有人相信这回事。各国对俄罗斯官方的解释大加嘲讽。】

伊丽莎白脸色扭曲了一瞬间。

各国大使也觉得这个理由非常扯淡。

但他们也知道,只要彼得大公死了,无论是什么理由都不足以取信众人,阴谋论一定会存在并且大行其道。

【自证是最难的事,况且叶卡捷琳娜事后没有处罚任何一个看守者以及卷进彼得死亡事件中的人,让人们更加相信一定是她在背后推动了彼得的死亡。】

【有趣的是,在欧洲各国明嘲暗讽,指责叶卡捷琳娜需要为彼得之死负责的时候,彼得的偶像腓特烈却替叶卡捷琳娜澄清背书,也是很讽刺了。】

【可惜彼得不知道这件事,也不知道他会不会觉得偶像不值得。】

伊丽莎白眯起眼睛。

彼得以前不知道,现在她一定会让他知道。

不过以他的蠢脑袋,伊丽莎白也不确定他会是什么反应,说不定还会觉得是她在撒谎。

【和彼得之死一样被扣在叶卡捷琳娜头上的是两年后废帝伊凡六世之死。】

【他虽然被关着,但对叶卡捷琳娜的威胁性和彼得一样。】

【明面上,伊凡六世是死在一场失败的营救行动中,杀死他的人依据的是伊丽莎白在世时定下的规定——如果有人试图营救他,守卫务必将营救之人和伊凡六世一同处死。】

【但在他死前,他的守卫曾被更换过,做下决定的是帕宁,他还对派去的人重申了伊丽莎白时期的命令。】

【后来的事大家就知道了,一位“野心勃勃”想要扶持伊凡六世当沙皇的军官米罗维奇营救失败,他突破重围赶到监牢时,伊凡六世已经被看守杀死在狱中。】

【尽管米罗维奇最后被叶卡婕琳娜处死,也阻挡不了人们对她的揣测。】

【不管外界对彼得和伊凡六世的死如何揣测,叶卡捷琳娜都无能为力。她是最终的受益者,无可否认。对她皇位威胁最大的两个人都没了,在保罗成年前,她的皇位起码坐稳了,接下来,她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统治俄罗斯了。】

【作者有话说】

彼得的死因肯定不是什么疝气痔疮这样的理由。有中毒和勒死两种说法。

--

感谢在2023-12-18 00:20:13~2023-12-19 00:11: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不吃刀子吃米饭 10瓶;生活要甜做人要飒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2章 叶卡捷琳娜大帝(19)

很难说宴会厅里的人现在是什么感想。

政变, 各国大使们见得多了,哪个国家从古至今没有过政变。况且从几十年前到十几年前,甚至到现在,为了皇位打成一锅粥的事还历历在目。但堪称干脆利落, 果断处死对自己皇位有威胁的皇室后代, 直接掐死叛乱源头的国王就比较少见了。

俄罗斯果然没有辜负一些野蛮、落后的刻板印象。

可别说两位皇帝的死跟女皇没有关系,一次还能是巧合, 连着两次, 上帝都不信有这种巧合。

伊丽莎白不知道各国大使们的想法, 不然她就会要跟他们强调一下, 索菲娅是德意志人不是俄罗斯人, 刻板印象也不应该推到俄罗斯头上。

对于彼得和伊凡的死, 伊丽莎白难以评价索菲娅的做法。

她可以理解索菲娅的想法,毕竟自己作为正统继承人, 都因为政变而时刻警惕伊凡的存在, 以至于睡不安稳。索菲娅比起她还缺少合法性,选择直接将人除掉是最省事的办法。

但理解归理解,这样极端的手段她不喜欢。

想到这里,伊丽莎白不由叹息一声, 说到底还是彼得的错,要不是他自己无能,何至于造成以后的局面,最后连性命一起丢了?

不过这次, 她会亲自指定索菲娅的继承权。免得她日后对彼得下手,好歹能保住他的命。

将这些想法按下后, 伊丽莎白继续听索菲娅的治国之策。

既然能将俄罗斯打造成欧洲第一强国, 治国方面应该有值得她借鉴的地方。

对俄罗斯有好处的, 也不用非要等到索菲娅上位之后再执行,她可以先开始推行这些政策,也免得索菲娅以后走弯路。

【在说到叶卡捷琳娜对俄罗斯的治理上,首先需要强调一点,叶卡捷琳娜被称为大帝,并非全都因为她在为俄罗斯开疆拓土上的巨大贡献,在内政上,她也颇有建树。】

【但相比于对她在武力和外交上的赞誉,她的对内政策所获得的赞扬和批评都很多。】

伊丽莎白包括俄罗斯的贵族们心里同时咯噔一下。

想一想彼得,大家又都放下心来,再差应该也不会比彼得大公差了,看在领土扩张的份上,要是内政方面有做的不好的,贵族们也觉得可以理解。人总不能面面俱到,他们也相信大帝这个称号所具备的分量。

【在统治初期,常年阅读孟德斯鸠、伏尔泰作品,受启蒙思想影响的叶卡捷琳娜是同情底层人民的,这在她早期的一些政策中有所体现。】

【叶卡捷琳娜登基后首先要处理彼得留下来的烂摊子——欧洲战场上不知何去何从的俄罗斯军队、被强制征收财产的教会和对丹麦的战争。】

【最后一项很好处理,两边还没打起来,直接叫停军队就行。】

【前两项就不太好办了。】

【基于彼得和普鲁士的联盟,俄军撤出了对东普鲁士的占领,所有人都以为女皇会继续伊丽莎白时期的扩张,但叶卡捷琳娜并不这样想,她延续了彼得的政策,命令军队撤回,实在是因为政府也没钱了。】

【叶卡捷琳娜接手的俄罗斯国库亏空、背着外债、国内物价飞涨、商业被大贵族私人垄断,根本没钱支撑军队打仗。面对困境,上位后的叶卡捷琳娜还掏出了自己的私房钱先应付政府的开销,随后针对垄断和物价问题做出了一系列调整,暂时稳定了物价。】

伊丽莎白:什么调整,不能详细说说吗?

【不过这些措施治标不治本,想要填补国库亏空,还需要想办法开源,叶卡捷琳娜盯上了教会的财产。】

【相信大家没有忘记彼得是怎么对教会的。教会本来指望叶卡捷琳娜上位后会归还教会的产业,她也确实废除了彼得的法令。但教会的产业实在太诱人了,缺钱用的叶卡捷琳娜不可避免垂涎这笔财富,所以她着手针对教会进行了改革。】

【叶卡捷琳娜的步子不像彼得迈得那么大,她的改革政策和彼得大帝时期对教会的改革相似,就是将教会置于政府体系之下,由政府派人对教会进行监管。】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不明白为什么叶卡捷琳娜的政策会向彼得大帝靠拢。既然彼得大帝已经定下了政策,为什么还需要改革?】

【当然是因为这套政府派人监管教会的政策已经形同消失了。使教会权力抬头的正是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的虔诚令她在赏赐教会财富和特权上非常大方,政府对教会的控制力减弱。】

伊丽莎白抿紧唇,她没法反驳这一点。

但是她并非一味抬高教会的地位,实际上如果她想,同样可以将教会再打压下去,只看她愿不愿意这么做。

教会的钱......

是该派人去查一查了。

教会:......

【回到叶卡捷琳娜的政策,教会中绝大部分人对此保持了沉默,并且同意她的命令,不过也有人激烈反对,但这人势单力薄,最终叶卡捷琳娜将其流放,全面接收了教会的土地和财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