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从亨利八世开始[直播](151)

作者:星星之北 阅读记录

别说刚签完合约,只要想打仗, 英格兰什么借口找不到。

查理五世将手都掐肿了才避免露出过于夸张的笑容, 却仍然掩饰不出周身溢出的喜悦之意。

查理五世想得没错, 爱德华三世确实满肚子怒火, 但他没空找法国人的麻烦。

不知道是太过生气还是坐久了, 他感觉自己半边身体隐隐有些发麻。

他已经48岁, 年纪不轻。这样的岁数,身体发麻, 可能是中风。

爱德华三世缓缓握紧有些麻木的手, 过了几息,麻木感退去,知觉恢复,他松了口气。

深呼吸几次后, 爱德华三世决定接下里不管听到什么都不生气。

‘知道未来,就可以改变未来,不需要这么生气。’爱德华三世将这句话默念几遍,恢复平静, 全程都一声不吭。

父亲反常的安静让黑太子兄弟不知所措,但没有人敢开口询问, 谁也不想上赶着触霉头。

【鲁昂失陷对英法两国都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丢失鲁昂后, 多塞特等人退守下诺曼的卡昂。守卫卡昂同样没有成功, 军队只能退到瑟堡,这个几十年前被理查二世卖掉的港口成了诺曼最后的据点。】

【从曼恩撤军到诺曼全面失陷,时间才过去了一年。】

【大陆军队败退的速度令国内瞠目结舌。震惊过后,谁该为此负责?】

“这还用问?当然是亨利六世!”告诫自己不要生气的爱德华三世瞬间破功。

不过心理建设还是有点用的,他虽然还是生气,但却没有暴怒,脱口而出的话比起之前,语气堪称平和。

“也不能全怪亨利六世,议会也有责任。”黑太子道:“为利益站队,逼迫能干忠心的王叔远走,迫害主战派......每一次行动都是在局势的恶化上助推一把。”

说着,还扫了一边的大臣们一眼。

英格兰大臣们:关他们什么事?事情是亨利六世的议会干的,又不是他们干的。

他们难道对王室不忠心吗?

爱德华三世也看了神色各异的大臣们一眼,收回目光。

议会永远不可能对国王忠心,他们总想找机会压制国王。

强势的国王才能得到“忠心”。

所以,说到底,还是亨利六世的问题。

【亨利六世肯定是要负责的,但议会怎么样都不敢跳到亨利六世跟前对他进行□□,最好的替罪羊当然是萨福克了。萨福克被群起而攻之,就跟当年构陷汉弗莱一样,萨福克也被罗列了许多有的没的的叛国罪名——比如被收买,给法国当间谍等。但亨利六世可以轻易签署对汉弗莱的逮捕令,在议会的舆论声潮中却想要保下自己的宠臣。】

【萨福克为自己做了辩护,历数自己的家族从理查二世开始就为王室服务,忠心耿耿,不可能为了一点钱就出卖英格兰。他的辩护并不能打动人心,下议院仍判他有罪,亨利六世迫于压力将萨福克关进伦敦塔。】

【不久后,议会宣判了萨福克的叛国罪行,诸多罪名中有一条是他想让自己的儿子当英王,因为萨福克的儿媳是玛格丽特·博福特。】

【当年萨默塞特公爵抑郁而亡后,亨利六世将表妹的监护权交给萨福克。不管是为了让自己的家族沾上王室血统,还是为了玛格丽特·博福特继承的博福特家族长支的绝大部分财产,萨福克都没有理由拒绝这块大肥肉。】

【玛格丽特·博福特的地位也很特殊,亨利六世和红王后已经结婚7年,还没有生下继承人。作为博福特长支仅存的独女,冈特的约翰的血脉,她本人及其后代理论上拥有王位继承权——如果亨利六世没有后代,且铁了心要违反亨利四世当年定下的博福特家族及后代不可继承王位这条禁令的话。】

嗯?

原来被合法化的博福特没有继承权?

博福特存在感太强,众人还以为他们有继承权呢。

不过想想也是,王室成员不可能让私生子来跟自己争夺财产和继承权,自然要做出限制。

只是,如果有这条禁令的话,玛格丽特·博福特的后代能当上国王,是亨利六世打破禁令,还是他如征服者威廉一样,用了武力?

按照目前亨利六世的表现,很难说是哪个原因。

【作为未来的都铎之母,玛格丽特·博福特第一次结婚时只有7岁,这段婚姻充斥着算计身不由己,她的后代最后也确实坐上了英格兰王位,但这样的好事还轮不到萨福克。萨福克叛国罪名成立后,一惯软弱的亨利六世展现了他不合时宜的强硬,他再次让萨福克替自己申辩,并将本该砍头的刑罚改为五年流放。】

【但这并没有挽救萨福克的命。判决生效后,面对愤怒的伦敦市民,萨福克准备坐船前往加莱流亡海外。不巧,他乘坐的船只被一艘英格兰军舰拦截,舰上的水手认出了他,将其扣押后用一把翻出来的生锈铁剑砍了数次,将他的脑袋砍下来。萨福克还是得到了他的“罪名”应该有的惩罚。】

嘶~

众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有人抬手摸了摸脖子,感觉脖子有点疼。

【萨福克死后,杀他的人后来没有被追究,背后是否有人指使不得而知。但是他死了,民怨平息了吗?那当然是——没有了。对萨福克的处置只是暂时堵住了议会和伦敦的怨愤,其他地区的愤怒可没有平息,尤其是因为战事失利,大量从大陆逃亡回英格兰的士兵们。】

【这些士兵在英格兰又没有去处,在大陆烧杀抢掠习惯了,便将这些恶习带到本土。他们偷盗、抢劫,有一部分借着民众的怨愤,煽动起义。这些人汇聚起来,由一个叫杰克·凯德的人带领,揭竿而起。】

【这是英格兰自理查二世时期瓦特·泰勒起义之后的最大规模起义。】

【起义军势不可挡,政府派人谈判想安抚起义军,但起义军提出的惩处萨福克党羽和召回约克公爵等大王公回伦敦主持政务让红王后为首的宫廷党不能接受。】

【谈判破裂,起义军杀到伦敦,亨利六世和红王后在王军的掩护下从伦敦出逃。】

???

“亨利六世一点都没有反抗吗?就这么跑了?”

不是说国王不能跑,但是作为国王,好歹也该表现出一些勇气。

当年理查二世还敢跟起义军当面对峙,扭转局势,怎么到亨利六世这里就只剩逃跑了。

而且一般来说,面对危险,国王是会退到伦敦塔保证安全。

伦敦塔的堡垒不比瞎跑安全吗?

亨利六世怎么想的?

【国王夫妇逃走后,起义军也没捞到好处。伦敦下层人民很欢迎他们,在市长和市议员开会后,伦敦打开大门让起义军进城。但当起义军想要城中人供养军队物资时,城里富有阶层不干了,他们又商议起来驱逐起义军。在市民的帮助下,留守伦敦塔的士兵们又将起义者赶出去了。】

......

六个点是爱德华三世心里的真实写照。

伦敦市民的强悍是众所周知的,他们敢违抗王令,敢逼迫皇家巡回法官重新选择办公地点,敢剥夺王室任命的治安官......

他们信服国王时,会帮助守卫城市,不信国王时,也能将叛军引入城,一切破坏他们的自由独立的人都是敌人。

但大部分时候,伦敦市长和市民还是站在王室一边的。

所以,亨利六世到底为什么要弃城逃跑?!他只要说服伦敦市长,再加上伦敦塔守卫,就能驱逐叛军,到时候不管是重新谈判还是武力镇压,都比逃跑这样的昏招好!

【起义军被赶出城,政府立刻派人再次进行谈判,在颁发了一系列赦免令之后,多数起义军返回家乡。不过事后追究是英格兰的传统,起义军首领杰克·凯德最后依然被俘获,没有等到审判就因反抗逮捕所受的伤去世。】

【内部动乱刚平息,外部就传来诺曼最后据点瑟堡沦陷的消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