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从亨利八世开始[直播](25)

作者:星星之北 阅读记录

【1536年5月1日,亨利八世和安妮·博林在参加一次比武活动中收到密报匆匆离席,彼时的安妮·博林还不知道前方等待她的是何种命运。隔天,她就在格林威治被逮捕送往伦敦塔——罪名当然是通奸,还有乱//伦。】

【安妮·博林在一月底流产的畸形男婴被当成乱//伦的证据,乔治·博林被扣上孩子生父的帽子。】

【5月12日,被逮捕的四名男性在西敏寺接受审判,但他们都声称自己无罪。】

【5月14日,托马斯·克兰默在伦敦的兰贝斯开庭,宣布安妮·博林和亨利八世的婚姻无效。】(注1)

【5月15日,安妮·博林在伦敦塔中被指控通奸,乱//伦,叛国,试图谋害国王。仅仅过去十来天,她的罪名又增加了。在受审过程中,安妮·博林曾多次有力反驳对她的指控,但亨利八世铁了心要她死,任何辩驳都改变不了她的命运。】

【亨利八是大概是非常急切想要摆脱安妮·博林,以至于宣判婚姻无效的时间比审判时间还要早。不知道他有没有考虑过,如果他和安妮·博林的婚姻无效,那通奸的罪名应该不成立才对,毕竟没有结婚,哪里来的通奸。】

【但这一点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叛国罪足够让安妮·博林走上断头台。】

【15日前后,安妮·博林给亨利八世写下一封绝笔信,信中再次申明自己无罪。】(注2)

【5月17日,由27名贵族陪审团组成的临时法庭再次于伦敦塔中审问安妮·博林。其中,主持陪审团的是安妮·博林的舅舅托马斯·霍华德,安妮的旧情人亨利·珀西同样在列。】

诺森伯兰伯爵:为什么哪里都有他?!

贵族们已经被一连串的日期弄得头昏脑涨,太快了,定罪的过程实在太快了。

【安妮·博林仍然称自己无罪。或许是已经预感到死亡,她请求能够饶恕那些被她无辜牵连的人。】

【陪审团没有理会安妮·博林的请求,她的舅舅,托马斯·霍华德冷酷宣布她的罪名成立。定罪之后,据说亨利·珀西当场晕倒,8个月后,亨利·珀西无子而终,珀西家的爵位由他的侄子继承。】

诺森伯兰伯爵:他现在也想表演一个当场晕倒,败家儿子就是欠抽!

他不仅要承受国王如利刃般的目光,还要承受在场贵族八卦的眼神,不如当场去世。

托马斯·霍华德悄然松了口气,幸好还有人替他分担,要不然,现在被这些目光淹没的就是他了。

【同日,被指控通奸的几名男子被处决。】

托马斯·博林捂着自己的心口,整个人都在打摆子。

被指控的几人也不遑多让。

【5月19日,安妮·博林迎来了她生命的终点。尽管证据不足,安妮还是因为通奸,乱//伦,叛国,制造□□,精神疾病,企图毒死凯瑟琳王后和玛丽公主等18项罪名,被判决斩首。】(注3)

【她本该被烧死,但亨利八世似乎“良心发现”,将刑罚改为斩首,并出钱从法国请来一位职业刽子手为她行刑,让她免受最后的折磨。】

【安妮·博林成为英格兰史上第一个被斩首的王后,她死后,她的女儿,不到三岁的伊丽莎白步上玛丽的后尘,同样被贬为私生女赶出王宫。】

没有任何词语能形容所有人现在的心情,硬要说的话,大概是槽多无口吧。

【作者有话说】

1、出自《亨利八世与都铎王朝》

3、出自百科

2、安妮·博林的绝笔信:

陛下,如您所说,如果我坦白事实也许可以免我一死,我将会竭我所愿、尽我所责遵照您的命令行事。但是,请陛下不要设想您可怜的妻子会被迫承认虚假之事,因为我从未想过要犯那样的过错。事实上,安妮?博林对国王忠贞不渝、全心全意、一往情深,再无人能及。从未忘记自成为王后以来时刻伴君左右,但从未停止窥探陛下对我之心是否有变,此刻终知君心已变。陛下之爱乃我之根本、我行事之优先;陛下心意的丝毫改变,我明白,无不当之处,但足以使您的爱转向她人。

陛下,审判我吧,但务必公正地审判,不要让我不共戴天的仇敌成为我的控告者和审判者。是的,当众审判我吧,因为我的忠贞不畏公开的羞耻;这样您就会看到,要么我沉冤得雪,您不再猜疑、心中释怀,世人对我的羞辱和诽谤尽数停止,要么我的罪行昭告天下。那样,无论上帝或者陛下您怎样处罚我,您都不会因为追求自己的爱情而受到任何公开的责难。您的爱情已经给了那个人,拜她所赐,我才沦落于此。

但是如果陛下心意已决,那么我的死以及那些诽谤定会给您带来您所希望的欣喜。希望上帝能够宽恕您的罪过;同样我也能宽恕我的敌人和他们所用的卑劣手段;希望上帝不会召您去他的大审判席之下,命您一五一十地讲出对待我低劣而残酷的手段。用不了多久,您和我都将会面临上帝的审判,而我坚信(无论世人怎样看待我)我的清白将公诸于众,大白于天下。

总结就是:我没罪,你这么对我是因为你变心了,但我也不会指责你什么,上帝会审判你,时间会证明我的清白。

亨利八世处置安妮·博林的手段真的很迷,无论在哪个时代来说,安妮·博林的罪名都是王室的惊天丑闻。如果是真的,按道理他应该把这件事压下,以免英格兰王室变成一个笑话。如果是假的,他明明有很多方法摆脱安妮·博林,却偏偏选择给自己给自己戴绿帽子这种。让人搞不清他到底在想什么,大概只能归结于亨利八世就是一个不管不顾,容易上头的人。

另外,蠢作者发现文里有个bug,亨利·珀西的老父亲在1527就去世了,当时可能看花眼了,因为亨利·珀西自己是37年去世的。老伯爵的戏份不好改,在这里给大家说一声抱歉。

感谢在2023-10-07 20:53:09~2023-10-08 22:40: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远方的依琳 10瓶;泡泡 5瓶;乱码 3瓶;心简单 世界就简单^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4章 安妮·博林(完)

大厅里很安静,这种安静并不是摄于国王的威严,而是所有人都还在企图梳理神迹传递的信息。

国王的手段何止激烈,完全超乎想象好吗?

这些扣给王后的罪名,说真的,不管是企图毒害前王后和玛丽公主,还是预备谋害国王,每个都足以让安妮·博林走上断头台,更别说她的罪名有18项之多,随便拎出来几条都足够国王想怎么弄死安妮·博林就怎么弄死她了。

但他们实在无法理解国王为什么要用通奸作为罪名,而且国王还要把这些罪名放在最前面,生怕别人不知道王后出轨吗?

能想出这个罪名的人是不是脑子被驴踢了?!非要炮制一出桃色丑闻,将国王的脸面,将英格兰王室的脸面都扔在地上踩?!

而且这个罪名,但凡放在英格兰以外,它都不算是特别大的事。

贵族有情妇,贵族夫人有情夫,只要履行好继承人的义务,明面上不要闹得太难看,这些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这里点名法国王室,国王大概巴不得王后找个情夫,只要不闹出人命,大家开开心心过日子得了。

法国特使:倒也没必要在这个时候想起法国来。

法国特使有自己的想法。

最令他震惊的不是那些罗列的罪名,而是亨利八世将王后砍头的行为。

亨利八世的做法就是将天主教的教义按在地上摩擦。

当初亨利八世反抗天主教,反抗教皇有多激烈,他处死安妮·博林的行为就有多可笑。

安妮·博林是他叛教行为的一面旗帜,而他在未来亲手砍断了这面旗帜。

所以国王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