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从亨利八世开始[直播](39)

作者:星星之北 阅读记录

【1539年12月,克里维斯的安妮从杜尔塞多夫出发前往英国,当随行的送嫁队伍到达加来时,恶劣的天气阻挡了他们前进的脚步。】

【送嫁队伍不得不在加来逗留了12天才再次动身前往伦敦。而本来期待新娘能在圣诞节之前到来的亨利八世对这漫长的等待表现得非常不耐烦。】

【这剧情是不是很眼熟?阿拉贡的凯瑟琳的送嫁队伍也经历过同样的事。】

亨利八世:......

玛丽咬了下唇,看向查普伊斯。

查普伊斯注意到她的目光,轻轻点头,示意她放松。

他已经为凯瑟琳王后请了医生,而且听说女儿被接回王宫之后,王后的心情好了不少,身体也好些了。

【12月31日,送嫁队伍终于踏上英格兰的土地,到达肯特郡的罗彻斯特并在那里暂作修整时,得知消息的亨利八世迫不及待骑马赶往当地和安妮见面。】

【当时克里维斯的安妮正透过教堂的窗户观看一场斗牛比赛,亨利八世闯入房间时安妮并没有认出他,并且对他失礼的举动感到惊吓。】

【见到真人的亨利八世同样表现得大惊失色,安妮的容貌和他想象中并不相同,众人对她的称赞误导了他,他将其称为“弗莱芒母马”。(注4)】

【事实上,真正见过克里维斯的安妮的人都觉得她并没有亨利八世形容的那样丑陋。】

【法国大使查尔斯·德·马里亚克曾对安妮的外貌有所描述:“身材修长苗条,有着中等的美貌,表情非常自信沉着”。】(注5)

【亨利八世对安妮第一印象的失望可能是因为他之前被拉高了期待,并且安妮来自德国,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她的穿着打扮可能与英法等国完全不同,显得过于怪异和保守。这和德国当时的风气有关,德意志地区比欧陆其他国家要更加守旧,文艺复兴的风潮显然没有吹到德国。】hŀśӳ

【见过真人之后,亨利八世独自返回伦敦,他对促成婚约的克伦威尔以及赞扬过安妮美貌的人大发脾气,希望取消婚约,而且他真的找到了一条取消婚约的依据——克里维斯的安妮曾在童年时与洛林公爵的继承人有过一次婚约。虽然这段婚约已经在之后被解除,但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解除婚约的文件并没有跟随送嫁队伍一起抵达英格兰。】

【但在亨利八世想尽办法推迟婚礼期间,克伦威尔说服了他。英格兰不能在得罪了法国、查理五世和教皇之后再得罪自己的新教盟友。如果不想被全世界孤立的话,亨利八世必须要履行婚约。克伦威尔的劝说很有用,亨利八世不得不勉强同意结婚,这也为之后克伦威尔的下场埋下了祸根。在决定结婚之前,亨利八世要求安妮签署一份声明,证明她不受其他婚约约束,安妮爽快同意。】

【这位可怜的姑娘在母亲的养育下根本没有受到过良好教育,她和简·西摩一样,接受的是传统女性教育,比起读写、才艺,她更擅长刺绣和打理家务,在抵达英格兰之前她都只会说德语。所以,面对亨利八世的要求,她可能都没有感受到他对她的排斥和不喜。】

克伦威尔忍不住再次叹了口气,按照神迹的描述,这位未来的王后从外貌到性情再到文化修养,处处都不符合国王的审美,彼时的他大概真的走投无路了,才会将这样一个人推到国王面前。

【尽管非常不情愿,亨利八世与克里维斯的安妮的婚约仍然在1540年1月6号在格林威治的普拉森夏王宫举行。】(注6)

【婚礼当天,出于对安妮的不满与厌恶,亨利八世并没有与她圆房,并表示经过一晚之后,他对安妮的厌恶又加深了一些。】

【对于亨利八世的不满,安妮比没有表现出其他情绪,而且她表现得很喜欢亨利八世,认为他是一个温和的人,她和身边的人说,国王陛下每天都会给她一个早安吻和晚安吻。】

这......

听到这里,众人都觉得这位王后该不会有点傻吧?

但凡和国王多相处几天都不会说出国王是个温和的人这种话。

国王和这位王后对彼此的印象简直天差地别。

【安妮在结婚后非常努力地履行王后的职责。克伦威尔希望新王后是自己的盟友,但安妮却并没有表现出自己对于路德教或者新教的特别信仰,她完全按照亨利八世的指令行事,遵照亨利八世的指示以他期望的方式做礼拜,同时也尽力照顾爱德华王子。】

【尽管安妮做出了努力,两人的婚姻也注定会走向破灭。两人结婚的契机是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可能产生的联盟,但这个联盟并不牢固,亨利八世和安妮刚结婚没多久,查理五世就和弗朗索瓦一世的停战合约就已经走向破灭。】

【而安妮的弟弟,威廉公爵的做法也让这段本就岌岌可危的婚姻雪上加霜。】

【作者有话说】

1:出自百科

2、3:出自《都铎王朝:1485-1547》

4、这个称呼可能是18世纪的英国文学家霍勒斯杜撰的,为了证明亨利八世取消婚约的合理性

5、6:出自百科

--

感谢在2023-10-21 23:26:08~2023-10-22 20:44: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琅嬛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5章 克里维斯的安妮(2)

【其实, 早在亨利八世和安妮结婚之前,英格兰的危机就已经不那么紧迫了。在克伦威尔和亨利八世四处寻找联姻对象时,西班牙的舰队早已从英格兰附近撤离,战争的危机似乎解除了。但直到1539年圣诞节期间, 查理五世仍然逗留在巴黎, 亨利八世无法确定查理五世和弗朗索瓦是否会结盟,只能选择最稳妥的办法:和安妮结婚。】

【对安妮来说, 幸运又不幸的是, 查理五世和弗朗索瓦之间的友谊并没有维持多久。】

法国特使和西班牙特使对友谊的说法同时表示了嫌弃。

【1540年2月, 查理五世和弗朗索瓦反目, 在征服根特以后查理五世拒绝履行承诺:即允许法国国王的儿子奥尔良公爵入主米兰大公国, 合约破裂。】(注1)

亨利八世脸上浮现出明显的笑意, 纯粹是为弗朗索瓦吃亏感到高兴。不过,他也更深刻地认识到查理五世的反复无常。

他不曾放弃征战法国的梦想, 想要实现梦想, 势必还是要和查理五世结盟,看来以后在结盟中,他需要格外小心。

【法国和西班牙同时派使臣前往英格兰,向亨利八世承诺两国对攻打英格兰不感兴趣。没了外部威胁, 亨利八世重新提起离婚的念头。】

【只是这婚也不能说离就离。首先,安妮才刚抵达英格兰没多久,她并没有什么过错。她不怎么会说英语,在口舌上也不会冒犯亨利八世, 同时她虽然出身信仰路德教的德国宫廷,可本人既没有违反亨利八世指定的礼拜规则, 也没有和路德教或者新教人士勾连, 亨利八世基本找不到她身上的问题。而且她和亨利八世的孩子们相处都不错, 在宫廷中即使没有收获多少好感,但也没有多少人对她感到厌恶,这个王后当得中规中矩。】

【其次,安妮怎么说也是一位德国公主,即便克里维斯公国不大,她的出身也仍然高贵,不是另一个安妮或者简·西摩可以相比的,他不能随便找个理由将她关起来或者砍头,他得考虑到和威廉五世公爵(安妮的弟弟)关系。】

托马斯·博林收获了一波不知道是同情还是嘲讽的目光。同名不同命,出身是原罪,如果他的身份够高,安妮·博林也不会是那样的下场。

托马斯·博林无视众人的目光,他的女儿现在又没有被砍头,他还有一个女王外孙,嘲笑他的人有吗?

众人:......

【但是亨利八世很快找到了机会,安妮的弟弟威廉五世丝毫不顾她的处境,一直拖她的后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