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万人迷他又在装乖(147)

作者:流浪金丝雀 阅读记录

赵姨娘又想起贾环幼时曾说过的话,那时他还那么小,身量甚至才到自己的肩膀。

他说‘母亲,以后咱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或许这府中的人都已经忘了,从前她们母子俩是怎么被人在背后议论的,但是她这个做母亲的永远不会忘。

她的儿子才不是傻子!她的环儿明明是顶顶聪明的孩子!是最好的孩子……

赵姨娘掩面趴伏在蒲团上,泪珠子如同断线的珍珠,慢慢洇湿了袖子。

第93章

往年乡试中举的名录是送不到皇帝眼前的,不过因为已连着两科的状元都是顺天府乡试的解元,所以启文殿也会备一份。

德禄捧着卷轴,将举人名录放在桌案上慢慢展开。

承湛帝站在龙椅前,眯起眼睛看了看,“解元唐申舟,亚元裴录,第三名经魁……贾环。”

“哎呦,小公子可真是少年英才,不可估量啊。”

皇帝也大笑两声,“第一眼我就瞧这孩子好,果然不错,有胆识有才学,也难怪……”

“谨意前两日还说,贡院里号舍的布置太差了,在春闱之前要让人好好整修一番。”

德禄躬着身子也笑道,“侯爷有善心。”

承湛帝点了点他的肩膀,“你这话说得不实诚。”话音才落,殿外通报弘亲王与雍亲王请安来了。

“传。”

水钧和水铮下了朝往东宫请安后,便来与皇帝复命。

“父皇,今年各省中除遭受天灾疫病之处格外减免佃租,其余赋税欠款户部已清,鱼鳞图册也已重新绘制完毕。”

“营缮司所估修坛庙、城垣、衙署还在工程中,虞衡司军器案房所研发的火药已暗中运往边域,各处的军费军需也核对过了。”

“还有兵部……”

皇帝点了点头,“别站着回话了,坐下喝口茶。”

水钧说了这几箩筐的话,顿觉口干舌燥,明明活是他们两个一起干的,偏水铮是个沉默寡言的性子,回话复命的可不是都得他来。

好容易将事情交代完了,他猛灌了两大口茶水,“父皇看什么呢?”

“顺天府乡试的举人名录。”

水钧便也凑过去看,“环儿考得怎么样了?”

“喏,第三名经魁,他这样小的年纪,已是极难得的了。”

水铮坐在一旁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听着。

德禄见他的茶都要凉了,便上前换了一盏,“殿下,喝口水润润罢。”

他这才端起茶用了一口。

皇帝和水钧挤在一处,谈论着今年的科举,“等到明年春闱,若是环儿得中贡士,父皇可有意在殿前给他个状元?”

“这孩子,你当状元是你碗里的大米饭?这是说给就给的东西吗?”

水钧笑嘻嘻地,拉着皇帝坐下了,“我就是随口一说,科举是大事,自然是不能儿戏的。”

“做不做状元难说,封官儿总是要的,到时候把他给儿臣吧?”

他抱臂指了指案上那卷轴,神情桀骜,“翰林院有什么好待的,我正愁没有个得力的臂膀,整天跟那些老头子在一处真是待也待够了,满身的酸腐臭气。”

皇帝抬手就往他脑袋上拍了一掌,“什么老头子,传出去多不好听,欠他们在朝上说你是不是。”

“哎呀,不说就不说,给我么!父~皇!”

德禄见惯了他从小到大这劲头,笑着摇了摇头,转头却见水铮微蹙着眉头,“殿下?”

“……无事。”

德禄到底是看着他们长大的,如何能察觉不出,便有意看了座上的皇帝一眼,正好对上视线。

“好了好了,你想要他,还得问问人家愿不愿意呢,犟脾气……夙仪的官职待我问过他以后再做打算。”

水钧不大高兴,但想想也只得如此了,“哼。”

皇帝一看他这德行就想笑,“去,等科举的事了了我就和老圣人好好说说你们的亲事。”

“看你成家了还是不是这么不害臊。”

水钧的脸一下红了,“哪里就到成家的时候了,这不是,还小呢么……”

皇帝当即抬脚踹了过去,“滚滚滚,说你不害臊你还不觉得,蹬鼻子上脸。”

二人走后,德禄便让人将那长长的名录好生收了起来。

承湛帝拿着奏折回了侧殿,“宴川总是默不作声的,该有个活泼些的人陪着。”他又顿了顿道,“元烨够活泼,他兄弟两个一起长到这么大,倒也没将他影响了。”

“想来这脾气禀性是改不了的,罢,这样也好。”

德禄抱着一大摞奏折跟在他身后,笑说,“二位殿下各有长处呢,奴才看都是极好的。”

皇帝想起水钧的话,摇着头笑笑没说话。

…………………………………………

贡院门口多得是来看榜的考生,贾环远远坐在马上,看着荣国府的小厮欢天喜地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青蓬马车停在巷口,芦枝碰了碰侧生的胳膊,“咱们都等了好久了,你说三爷这是做什么呢。”

“许是累了,停下歇歇。”

薛玄透过窗户看去,只觉他身形纤弱得过分,秋日多愁又加之病了一场,就愈发显得清瘦。

自从过了十六岁的生辰,贾环就已不束长生辫了,他的头发长而柔顺,今日只挽了个高高的马尾。

转眼已是九月,天渐渐寒了,一件秋香色寒月折桂的呢羽斗篷将他整个人都拢了起来。

又不知等了多久,榜下热闹的人群已渐渐散了,他才下了马朝着贡院门口走过去。

薛玄放下窗幔,便也下了马车,对着车旁的二人吩咐道,“别跟着了。”

乡试的榜很长,顺天府的中榜者共有一百二十五人,贾环是第三名经魁,基本不用怎么寻找,他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同榜前十中他的年纪最小,第一人的解元今年三十有六,比他大了将近二十岁。

“咳咳……”

贾环忍不住地蹙眉,西北风起来了,果真是觉着天寒了。

未免惹人注意,他只略看了看几个熟人的所得名次,才转身准备离去,一回头就见到薛玄正站在几步外等他。

他捂唇又咳了两声,便走上前去,“你怎么来了。”

“这么重要的日子,我怎么能不来。”薛玄为他拢了拢斗篷,伸手碰了一下他的脸颊,“到车上去罢。”

贾环跟着走了几步,原来自己方才待着的街道旁还有个小巷,“我不该问你怎么来了,而是该问你来了多久了。”

“我也是才来的,谁成想正巧就遇见环儿了。”

这话他压根不信,但刨根问底也没意思,却还是笑了笑,“那还真是巧了。”

二人上了马车,车内有燕窝粥和温在暖盒内的牛乳茶,侧生也去将汤圆牵了回来。

“手这样凉。”薛玄将他的手捂热了,又给倒了一盏牛乳茶,“喝一些暖暖。”

贾环昨夜没睡好,他心里烦得很,所以总是翻来覆去地醒。

今日又起得比晴雯她们还早,连饭也没胃口吃,便牵马出了门。

暖融融的牛乳茶,他捧着喝了一口,微微蹙起眉头,“怎么没有味道?”

“你还咳着,就没有放太多蜜,不甜么?”

贾环将茶碗送到他唇边,“你自己尝尝。”

薛玄看着他皱起的鼻尖,轻笑了声,抿了一口道,“好像是不够甜,不如用些燕窝粥罢。”

“不想吃了。”

贾环到底提不起兴致,马车又晃悠悠的,便半靠在软枕上睡着了。

薛玄眸色深沉,指尖抚过他的眉头眼尾,不免叹了一息。

一路回了永宁侯府,青蓬马车没有停下,从小角门进去直直行进了内院。

“到贾府去传个话,就说我正好在顺天府办事。环儿明日还要去府尹和主考官举办的鹿鸣宴,怕来回劳碌伤身,我留他在身边住一夜。”

芦枝应了一声,带着汤圆下去了。

上一篇:烈火如阳 下一篇:琴酒和波本通感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