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万人迷他又在装乖(158)

作者:流浪金丝雀 阅读记录

贾环忙拉住他衣袖,“二哥哥别忙,你就在家中好好的,今日有玄哥哥陪我去呢。”

宝玉一向有些敬畏薛玄,闻言便道,“那也好。”

出了荣国府的大门,一眼便能看到前边听着薛家的马车,芦枝站在车旁正等着贾环。

他身边原跟着不少小厮,现下也被他打发走了,只留下钱槐钱椿两个。

“三爷,请先上车罢。”

贾环踩着车凳进了车内,薛玄给他倒了一盏清茶,“今日起得早,可用过饭了?”

“吃了燕窝粥,又在老祖宗那里用了杏仁茶,现在饱得很。”他半靠在软枕上抻了抻腰,“今儿天倒好,可真是春日了。”

薛玄掀开窗幔往外看了看,淡笑道,“是好兆头。”

芦枝收起车凳,坐在前面驾车,一路出了宁荣街往贡院去。

除了殿试金榜之外,便只有杏榜张贴的时候最热闹,榜下捉婿的趣闻长年在京中流传。

贡院的大门前挤满了来看榜的考生,但也没来全,毕竟多得是自觉得中无望便早早回乡的举子。

“来了! ”

一声高呼,张贴杏榜的榜吏来了,两队禁军将南院墙与众人隔开,留出供榜吏行走的空间。

榜文又长字又小,远远的根本瞧不清,但此时也无人敢叫嚷推挤,只在心中焦急催促盼着榜吏能快些将榜文贴好。

马车停在巷口,薛玄那侧的窗子正对贡院南墙,贾环便趴了过去,掀开帘子入目就是乌泱泱一片人。

“这么多人……挤也挤死了。”

薛玄咳了一声,抬手捏了捏他的脸颊,“还是这么不知道忌讳。”

他瘪瘪嘴,不甚在意,只得朝着车外使了个眼色,钱槐钱椿便挤进人潮中去了。

不一会儿就听到有人欢喜高喊道,“我中了!中了!”

有人喜有人愁,当真是人情百态尽显其中,寒窗数载的艰辛只在这一日,怎能让人不失态。

更甚者,有那年过半百才榜上有名的举子,说一声老泪纵横也不为过。

“若不中,就又是三年了……人生一世能有多少个三年,耽误来耽误去的,就为了博个好前程。”

薛玄看他趴着扭捏,就将人抱在了腿上坐着,用手托着他的后背作倚靠。

他有些奇怪道,“直接把你坐的这地方让给我不就好了。”

“本朝殿试从不黜落贡士,今科贡士也可以说是今科进士了。”

贾环的视线一直放在窗外,闻言便点了点头,“只要能中贡士,朝考算得了甚么。”

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状元、榜眼、探花由皇帝钦点,历来都是直接入翰林院。

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的第一名为传胪,此二人也可入翰林院。

其余进士须在殿试三日后再经过朝考,最优者为庶吉士,按所考成绩分派官职。

钱槐钱椿好容易进了人群,正好遇见贾政身边的三四个小厮往回挤,便忙问,“三爷如何?!可中了?”

那小厮见到他二人过来,立刻摆手示意不必往前,在人声鼎沸中高喊道,“中了!三爷中了贡士第七!快!快去告诉一声!”

芦枝正推着侧生闷头前进,还只在人群最外围,偏他耳朵尖听到了,便什么也不管了立刻转身往回跑,“啊啊啊中了!”

贾环看着他笑意满面的推开人跑过来,便知道来的是好消息。

“三爷,侯爷,第七!中了第七名!”

薛玄立刻拉下窗幔,高兴得将人拥进怀里亲了亲他两边脸颊,“终于……终于能得偿所愿了。”

贾环推了他一把,“青天白日的。”他心里也高兴,虽有些把握,但会试佼佼者众多,能得今日这名次已经很好了。

他笑了笑,便从薛玄怀里下去了,蹲在车门前探头道,“芦枝。”

钱槐钱椿此时也出来了,与芦枝一同站在车旁,“三爷,可是有吩咐。”

“去打听打听,会元是哪一个?是不是唐申舟。”

第一名往往是最瞩目的,并不用硬挤到南墙那里去看,周围那些看热闹的老百姓定然知道。

薛玄一把将他拉了回来,“何必费这功夫,我带你去看贡士名录。”

“去、去哪儿看?”

“启文殿。”

………………………………

薛玄牵着贾环在宫门口下了车,“慢些。”

“怎么不早些跟我说,这也太失礼了。”他不由得埋怨,“连衣裳也不好看。”

薛玄微微弯腰看去,笑着哄道,“还不够好看呢?我怎么觉着环儿今日是好看得过头了。”

到底是高兴事,贾环也压根没有生气的理由,便哼了一声不理他了。

“陛下想着你年纪小,不定想待在翰林院走寻常路子去熬资历,倒白费了许多时光,就让我等到会试出榜带你进宫来。”

“陛下对你一向厚待的,何必拘礼于这些。”薛玄为他正了正衣襟,还是很满意,“明明就是好看的。”

他今日出门穿的是一身浅云青绣合欢花的广袖长衫,腰间扣着细细的玉带钩,只带了两只香囊,倒显得多了几分书生气。

“进士出身的朝臣,大多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我怎么好例外。”他蹙了蹙眉,“到时候该让人议论了。”

贾环原本盘算着也是要在翰林院待上两年,若圣上立了太子就调至詹士府。再走寻常升迁至六部或中书省,等年纪大了若此身功绩能入内阁,便是最好。

自然了,这还是在一切都顺利的情况下,但仕途又是最没有顺利可言的。

薛玄笑了笑,似是不明白他话中的担忧何处而来,“陛下的旨意,谁敢议论。”

“……”他一时有些无言,果然在这个地方,皇帝的话比天还大。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若胆敢质疑反驳,便是以下犯上,再严重些就是有谋逆之心,满门流放抄斩不是说说而已。

“何况你自小便得陛下喜欢,满京里谁不知道,便是与旁人不同些也是应该的。”

这话……也有些道理。

贾环轻轻吐出一口气,他这么多年在人情往来上费的那些功夫,不就是为了如今么。

有些事情不是他一力可以改变的,他也没那个功夫,既如此,又何必自寻烦恼。

只有真正把握在手里的,才是最值得自己在意的,其余的都不重要。

他随即轻笑道,“是我犯傻,以后不会了……”

薛玄看得出来他方才在想些什么,也懂得他的意思,便没有再说话。贾环一向聪明,不是爱自我纠结的人,自然想得明白。

二人一路到了启文殿,门口的小内侍见是他们来了便笑着去通传。

承湛帝正好在看今科贡士名录,闻言便道,“传。”

“德禄上茶。”

贾环虽不是第一次面圣,但却是头次到皇帝处理公务的启文殿来,“参见陛下,万岁安康。”

“都起来 ,坐。”承湛帝凝神在案上,随意挥了挥手让起身。

德禄捧了两盏香茶来,“这是才从雅州送来的蒙顶石花,侯爷和小公子尝尝。”

此茶甜香扑鼻,味甘而清,确实是难得的珍品。

薛玄看他抿了两口,“好喝?”

哪有当着人面问的,贾环瞥了他一眼,矜持道,“香高味鲜,自然好喝。”

“说什么呢?”承湛帝将目光从桌上收回看向二人,笑道,“夙仪又清瘦了,可见读书辛苦。”

贾环便起身道,“劳陛下惦念,只是小病一场,如今已好全了。”

“陛下,不知今科会元是哪一位?”薛玄还记着他好奇的事,见缝插针问了出来。

皇帝坐得久了,便起身走了两步,朝二人招招手,“过来看罢。”

薛玄便拉着他上了御阶,将贡士名录从桌上移至近前,“裴录。”

“这个人……他与我乡试同场,诗赋策问都很出众,出榜便是亚元,在我前一名。”

上一篇:烈火如阳 下一篇:琴酒和波本通感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