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万人迷他又在装乖(166)

作者:流浪金丝雀 阅读记录

倒也不是没有其余人选,但总是差那么一星半点的,找不出个最相宜的,好容易才盼来一个贾环,承湛帝觉得甚为合适。

“等你上任的时候,我手上的事也忙完了,可以帮你看顾着些。”

薛玄将他要穿的衣裳拿过来,“不能太累着你了。”

贾环眯起眼睛,“什么意思?你是觉得我自己不行?”

“……这真是天大的冤枉……”

难得听他说这样夸张语气的话,贾环都没忍住笑了,“我是初入朝堂的人,有些事上别跟我这么亲近,知不知道?”

“遵命。”薛玄取了宽大的软巾给他擦身,一面低声道,“下官保证不会和大人暗通款曲、私相授受、眉目传……”

他呛了一下,“咳、你就不能换个好词儿。”

“方才我过来的时候,见到有官媒从荣国府出来。”

贾环正伸手让穿衣裳,闻言顿了顿道,“官……官媒。”

这应该不是南安王府让来议亲的官媒……毕竟王妃午前才见了他,哪就这么着急了,也显得不尊重。

按理说应该先有官媒递帖子来打听,若不好便罢,若好再安排两家亲长女眷见面,这中间还要隔上些日子才是。

薛玄看他发愣,俯身投去一个探究的眼神,“环儿?”

贾环回过神来,无辜地朝他眨了眨眼睛,笑容中藏有一丝淡淡的心虚,连带着唇角也弯起,显得乖巧极了。

见状,薛玄不禁眯起双眸……

第107章

“所以,早在会试前,南安王府便有意择你为婿……”薛玄语气淡淡的,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已经凉掉的茶,“那环儿的打算呢?”

贾环趴在床边晾头发,无聊地晃着腿,“能有什么打算,不行就直接说我有隐疾算了。”

“咳、咳咳。”他被口中茶呛了个狠的,便从榻上起身走过来在床边坐下,无奈道,“总是这么口无遮拦,这也是能浑说的?”

贾环无所谓地打了个哈欠,他的身子如何,京中那些人不是不知道,早有人私下里这么传了,“那就遂了他们心意好了。”

薛玄伸手拍了拍他的脑袋,“这件事我会为你办好的。”

他翻了个身,玉纱小衣歪着滑下来,露出雪白的肩头,十分晃眼。

卧房内的甜梦香已经熄了,愈发使人困倦。

贾环将脸枕在薛玄手心里,喃喃道,“明日我去找母亲问问,今日那官媒是来做什么的,再做打算……”

薛玄将床内的纱衾展开盖在了他身上,轻声道,“只要你不愿意,一切都好办。”

“嗯?”

贾环一下子清醒了些,便坐起身来看着他,“依你的意思,那我若是愿意呢?难不成你还主张着给我们办婚宴不成?”

他几乎是气笑了,故意反问道,“环儿觉着呢?”

“你这个表情……感觉是想去兵部要两箱火药将那婚宴一炮轰了。”

贾环翻了个白眼,“那你还说那些。”伸手戳了戳他的胸口又冷哼一声,“装大方。”随后复又躺下了,还将纱衾盖在了身上拍拍,“困。”

薛玄无奈又认命地摇了摇头,笑道,“磨人精。”

“你睡不睡啊?不睡就走吧,我若午睡了,你自己坐着也无趣。”他怀里抱着装满了合欢花瓣的夹纱枕头,舒舒坦坦地合上了眼睛。

薛玄看了看外边的天色,想来还未过午时,“你好好睡,中书省那里我还有些事。”

贾环从被子里伸出脚踢了他两下,“总是这么来去匆匆的,何苦来一趟。”

“谁让环儿现下还住在这园子里,不方便,否则就等晚上来看你了,还能一起用饭。”

他语气中满是可惜,伸手捏了捏贾环的鼻尖,“不过好在,下个月就能挪到那府里去了。”

贾环困得神志模糊,只胡乱应了一声,“唔……嗯。”

……………………………………

次日贾环一早就出园子到了荣国府,先往甘棠院去看赵姨娘。

“哎呦,我正说要进园子找你呢。”赵姨娘拉着他坐到榻上,让丫鬟上了些糕点茶水,“昨日有官媒上门递帖子,你知不知道?”

“正是听闻这个才来问母亲的。”

他见赵姨娘的意思,似乎又是与自己有关,于是连眼皮都忍不住跳了跳。

“太太和我说,是锦乡侯府要给他们四姑娘说亲,看中你了。”她叹了口气,“冤孽,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啊,这一波还没去,下一波又来了。”

贾环揉了揉眉心,锦乡侯府严家与宁荣二府是世交。

严家子女众多,近年来喜事也多,从前他也常去赴宴的,“他家四姑娘算起来,今年才十五啊?我都要十九了。”

虽说在这里,女儿家这样的年纪议亲也是常事,但是无论他取向如何,这于他都是无法接受的。

赵姨娘闻言白了他一眼,“你脑子进浆糊了?”

“……那太太还说什么了。”

她想了想道,“倒也没什么,连老太太也没说旁的,只怕还要问老爷的意思。”

贾环直接倒在了榻上,只觉得累得慌,思索道,“二哥哥还未真正议亲呢,想来即便是考虑着我的事儿,老爷也不会让我越过顶头兄长去。”

若说搬住所是不得已,但在这种事上,贾政定然是有打算的。

赵姨娘一想也觉有理,“你珠大哥哥娶亲也算早的,当时老爷就不大同意,后来……总是存了个心结。”

“林姑娘近两年身子养起来了,各人年纪也大了,估摸也是该定下了。”

贾环踢了鞋,躺在榻边闲置的醉翁椅上,“姨妈有意正式认林妹妹做女儿,已经在看吉日子了。”

黛玉自幼丧母,后来到了贾府,虽有老太太疼爱,但在林如海未上京的时候,还是宝玉、宝钗和薛姨妈在这园子里陪着的日子多。

她性子又敏感多思,好在有姨妈和姊妹们时常宽慰,倘若是日日里愁绪满怀,怕是这病也好不了。

“明日我去见见姑父。”

他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赵姨娘反而有些疑惑,“你不忙自个的事儿,找姑老爷做甚?”

贾环坐在太阳窝里晃了晃摇椅,“若是想让家里人把注意力从我身上移开,那就要凭空生出一件更大的事儿才行。”

这样他才能有功夫好好想一想。

赵姨娘不知道他在憋什么坏心眼,只依稀觉得不是什么好事儿。

“母亲,你这是什么眼神啊……”

她忙捂住眼睛,“哈哈哈,好像进沙子了。”

………………………………

次日,林府。

林如海午间从中书省回来,听说贾环来了喜得忙让下人传饭食糕点,“来家里也不早些说,姑父好顺道给你带酥酪回来。”

“姑父府上的冷元子也好吃呢。”他也才来不久,只是坐在堂中略等了等。

贾环跟着进了他的院内,二人坐在了海棠树下的青石桌旁,“姑父这几日可还忙。”

林如海现已从中书省右侍郎升任刑部侍郎,官居三品了,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有雍王殿下在,倒比才任时少了许多章程麻烦。”他点起小炉,给贾环斟上一盏岁蝠茶,“这是你林妹妹在家乡时最喜欢的,尝尝。”

贾环接过玲珑杯,“好香的茶,这是姑苏才有的?”

“哈哈是啊,前几日才让人带了来的。”

林如海对贾环一向疼爱,也更看重些,因着自己也是探花郎出身的缘故,便更觉亲近,“往后若是有什么不好,尽管来找我说话。”

他笑着点了点头,“那是自然,今科状元是姑父的学生,陛下都夸赞过的。”

“裴录那孩子……确实稳重。我去翰林院看过一甲的试卷,于立国之本上你不如他,但是于治国之策上,他不如你。”林如海现下回想起那两份卷子,心内仍感欣慰,果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上一篇:烈火如阳 下一篇:琴酒和波本通感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