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万人迷他又在装乖(6)

作者:流浪金丝雀 阅读记录

薛蟠不敢说什么,连声答应后又给薛玄磕了两个头,连夜去了祠堂。

屋内便只剩下薛玄和宝钗,时不时的咳嗽声也止住了,一时有些安静。

“方才我所言不必放在心上,你二哥哥混账,索性吓吓他罢了。”宝钗读书识字比薛蟠强上十倍不止,若将来自己有个意外,薛家所有都要交给宝钗,也唯有她能打理。

宝钗明白,哥哥是不想让自己担忧,心中十分沉静,“我省得的。”

薛玄从座上起身,随意道,“莫说庇护纵容之罪,便是有人告我们家谋反,也不算什么。”

“母亲定然没睡,你去看看她,叫她别忧心,蟠儿的事一应有我处理。”

“哎,我这就去。”宝钗取了斗篷来给哥哥系上,“冬夜里凉,哥哥风寒未愈也早些歇息,莫要太过劳神了。”

临走前又说起前些日子江南甄家有人来金陵探亲,“当时到家里来拜过,有一柄黑漆描金花鸟鱼蝶的累丝折骨扇,说是专门呈来孝敬你的,我替你收在书房象牙柜子上。”

“嗯。”薛玄应了一声,继而离开正厅回到了自己院中书房,开始看各处年末总账,一直到天将明。

要熄灯时忽想起宝钗所说,在柜上找了那匣子打开一看,扇面果然精巧华美,靡丽非常。

薛玄细细看过,便将它放进了书房挂画后专门存放此类物件的暗室。

暗室中九架黄花梨多宝柜,其中藏品无一不精无一不美,耀目至极,咋一看令人有些心惊。

薛玄将东西放下亦未久留,回到卧房时已将近卯时,是才缓缓歇下。

第4章

贾雨村这边得了马夫传回的消息,次日一早便遣人到薛府递拜贴,却被门房阻了回去,“我家侯爷今日一早便出门了,说若是有人来找,自回去等消息罢。”

“这又是何意啊……”贾雨村百思不得其解,在应天府等了大半日,便有衙役从前堂来报,说是冯家人将诉状撤了。

贾雨村又派门子出去打听,这才知晓发生了什么事。

传得是永宁侯一早便领着薛蟠上门赔罪去了,且又带着自家常日里最重用的大夫,还有珍品药材无数。

听冯宅旁边做买卖的大娘说,看着十来个人抬了好几箱子进去,亦不知是有多少金银。

“那冯家反正只冯渊一个了,从前倚着他老子死前留下的薄产过日子,遇这一遭倒也不全是霉损。”左右就算真要告薛蟠,也是告不赢的了,这话二人心知肚明,自不必拿到明面上说。

“还有一事……昨日未与大人秉明。”原来那拐子卖出去的丫头香菱,竟然就是从前资助贾雨村上京赶考的甄士隐之女甄英莲,拐子在金陵租住的是门子的屋舍,因为英莲额心有一点胎里带的胭痣,十分好认。

门子之所以昨日未说,是因英莲幼年被拐,惊惧伤心之下对往日之事全然不记得了,问她只说拐子是她亲爹,家里没钱才卖她的。

英莲丢了以后葫芦庙起火殃及甄家,将家里烧了个精光,甄士隐带着妻子去田庄又碰上旱灾鼠患,最后只好回妻子封氏娘家。

封家做主的是封氏的哥哥,他看不上甄士隐的颓丧狼狈,整日对他冷言冷语不算,还将他仅剩的一点薄产都哄骗了去。

“甄家老爷前两年疯丢了,封氏去年也没了,如今她只余一个狠心的舅舅,还不如留在薛家为上,起码富贵不愁。”

贾雨村听闻此事,哀叹了几句世事无常便也放下不提。

这案子果然被永宁侯了结,贾雨村妥了一桩心事,却还想着若是能与薛玄见上一面就好了。

薛家与贾家是实在亲戚,他又与贾政相识,未必不能说上几句话。

“今年怕是见不了,午后薛家便要启程上京去。”

门子又将声音放低了些,“那跑了的拐子,今早死在城门口了。”

…………………………

薛玄还未回金陵之前,府里就早已将上京需携带之物规整齐了,只等主人归家便可启程。

王氏和薛宝钗也已穿戴好,进了一辆朱红顶暖帐的马车。厢内铺着织金地毯,软座上放着厚厚的羊毛垫子,桌上精致的热茶糕点又增添一份暖香。

薛蟠站在青篷马车前听薛玄说话,只暧暧点头,没有二话,“哥哥放心,我自在家听话的。”

“若让我知道你在家称霸王,回来我打断你的腿,让你跟冯渊一样只能躺在床上。”

从车厢内伸出一只修长如玉的手,薛蟠连忙把脑袋伸过去,然后被轻轻拍了两下,“妈和宝儿与我都不在家,有什么事你自己掂量。”

随即海棠帷裳放了下来,几辆马车并几十丫鬟仆从等慢慢离开了薛蟠的视线。

此时将将入冬不久,薛家一行赶了几日路后弃马登船,一路行至京城,不过月余。

京城永宁侯府中的管家早已得了消息,前两日便差人在码头等着,薛家的船刚靠岸就由管家李户带着小厮丫头一列在岸上接应。

“路远劳累,老夫人和小姐请入轿辇罢。”

薛玄接过小厮递来的缰绳,翻身上马,“我先进宫一趟,妈和妹妹家去,明日我们去拜老太君和姨妈。”

王氏坐在轿中应了一声,只叫他骑马当心,便与宝钗先行乘软轿回了永宁侯府归置。

……………………

贾环这一二月过得还算舒心,家中境况如今也大都熟悉了,因着身子才好还需细细养着,贾政也暂不求他读书。

说来他心性中原有一股乖戾之气,时间久了便在熟悉之人面前曝露出来,令人微愕。

赵姨娘却对此十分包容,叫他很是受用,心中对她也更加亲近。

因着上辈子不怎么用腿脚,如今他很是珍惜能重新走路的机会,才能下床便绕着璧琼阁走了一圈。

赵姨娘心疼他大病初愈,身子单薄,不让他在冬日里到处乱窜。

“母亲,我这般何谈单薄?”他简直想笑,若不是年岁大点了,直像个年画娃娃。

其实单看贾环容色,也算是极好,即使圆润也能看出姿态,毕竟幼时他的样貌是东西二府主子下人言语间最夸赞的。

一提起荣国府的环哥儿,便说比宝玉还强,除了颜色好,贾环才智心神亦是灵巧,比只知香粉胭脂的宝玉好了不知多少。

但后来生了痴病,容貌如何出色便被抛到了九天云外,众人私下又换了说辞。

说是贾府前些年挥霍祖荫做了孽,便报在后代身上,这话引得老太太十分不喜。

知道贾环要减重,赵姨娘不大赞同,“我儿玉雪可爱,只是些幼膘,等长大自然好了。”

贾环是铁了心要变的,过了年便十二三岁了,再不改以后更不好改了,“母亲……我身子笨重,走路都累得慌,以后怎么出门。”

“乘轿子坐马车呀。”

“……”

最后还是贾环撒泼卖乖什么都使上,又说太圆润有负担对他现在的身子不好,有太医的话佐证,赵姨娘才答应。

但也不让他费力,只请最初给贾环看病的张友士张太医开了减废的药和一些食补膳方来吃。

贾环本已经做好了每日早起锻炼绕院跑的准备,但一则他的身子做不了这些,二则一个多月的药吃下来,竟真的清瘦不少,他曾多次感叹这古药古方真是奇了。

且因大病一场原就已轻了些,又吃了这月余的药,每日行路走步也不曾停下,现如今底下人谁见了都要说一句,“三爷与从前大不一样了。”

只一点不好,就是这副身子着实孱弱,整日汤药不断。

原本觉着有了一双正常的双腿,便能尝试许多从前无法做到之事,眼下看来老天还是公平的。

用过早饭,贾环照例到老太太房中请安问好,才至门外便听到了里头传来王熙凤的笑声。

“环三爷来了。”有丫鬟打了帘子请贾环进门。

上一篇:烈火如阳 下一篇:琴酒和波本通感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