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瞻彼日月(12)

作者:亮家川儿爷 阅读记录

我停住脚步,定定看向他。

良久之后,我低下头,带着歉意说:“但我还是骗了你。”

他捏捏我的鼻头:“你欺瞒我本是无心,亮可是君子,断不会如此记仇的。”

我抬头看他,轻声问他道:“那你何时来娶我?”

他拉起我的手,和我一起走着,说道:“等二姐嫁人之后吧。亮亲自上门求亲。”

我灵机一动,偏头看向他,说道:“既然如此,我便给你一个道歉吧!”我说,诸葛亮好奇地看向我。

我冲他眨眨眼,并未告诉他要送他怎样的道歉。他也不问我,只是拉着我,将我送到庄子门口。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算是二者互相明白彼此的心意,诸葛亮纠结在,为什么夫人不告诉他自己就是黄家姑娘,可月英也说了,自己并非有意,只是知道婚约晚了,而且也没有存心试探。最后的原谅,和解和倾诉真心,也是诸葛亮在二人遇险下意识相救后才知道自己的爱有多深。

下一章要大婚了~

第7章 为君妇

回到家中,母亲照旧张罗了几门亲事给我,父亲正要找个借口帮我推拒,我坐下认真地对二人说道:“父亲,您可还记得和诸葛家的婚约?”父亲点点头。

母亲倒是很少听我提起哪家的男子,这次倒是新奇,于是便让我继续说下去。

我便将自己和诸葛亮一起外出游历的经过告诉了父亲和母亲,从初次相见时的隐瞒身份,到日后渐渐地熟悉,到诸葛亮不知我身份时对婚约的处理考量,再到他知晓我身份后相救,承诺与我携手此生。父亲听罢点点头,眸中神色赞许,母亲也点点头,欣慰地看着我。

“这诸葛亮既然能得到夫君的赏识,家世人品自然是绝好,现下虽说穷了些,但日后必有过人之处。我只是怕英儿嫁过去受苦”母亲对父亲说道。

父亲便安慰母亲,说只我这一个女儿,大不了多给些嫁妆。况且,孔明没了父母,我也免于婆媳矛盾云云。母亲这才松口。

“只是不知道,这位诸葛公子何时上门求娶呢?”母亲接着问。

“这也是女儿想求父亲的一件事,也算是我对之前隐瞒身份的道歉。”我望向父亲,“我希望父亲去隆中,将女儿嫁给他。”

母亲听罢便反对道:“这成何体统?我们英儿哪点配不上他,为什么要我们上门求嫁?是不是那个诸葛亮让你这样做的?”

父亲打断了母亲的话,说道:“我知道诸葛家小子不是这样的人,既然说了要娶你,就一定上门。是你自己要还他欺瞒的赔礼吧?”

我点点头。

“上次随着父亲去诸葛家,见了诸葛亮的二姐,她说乡里一直传言说诸葛家是攀附权贵世家,将大姐嫁给了蒯家,又想把二姐嫁给庞家。但其实不是这样的,诸葛家二姐真的很喜欢庞家哥哥,可是因为这些传言,她把婚事一拖再拖。我想着我们黄家也是沔南的大户,若是再让他上门求娶,岂不是坐实了诸葛家攀附权贵的污名?不如父亲去求嫁,这不仅可以推动诸葛家和庞家的婚事,也保全了诸葛家的名声,算是最好的道歉了。”我将自己所想如实相告。

父亲赞许地点点头,说道“该当如此。当年在泰山郡,诸葛家也是名门望族,只是诸葛兄弟薄命,在乱世被害,而今小英求嫁,也合我的意思。”

母亲听完刮刮我的鼻头,笑着叹息道:“这女儿还没嫁出去呢,就已经开始事事为夫家考虑了,若是嫁出去了,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想念呢!唉,就这样吧!爹和娘能为你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我想到自己不日就将离开黄家湾,到隆中,便不能时时见到父母,不禁悲从心来,抱住母亲哽咽道:“母亲。”父亲看到我二人都哭了起来,自己背过身去,过了一会儿才转身来劝住我和母亲。

此后三月,我一直在家中,或是和母亲聊天,或是和庄子里的百姓聊天。七月,襄阳城里传出笑谈:沔南名士黄承彦向诸葛孔明提亲道,“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面,才堪相配。”孔明许焉。时人以为笑乐,鄕里的孩子还编了歌谣:“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七月末,诸葛家的二娘子亦被庞家迎娶,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喜帖递到府上,我作为诸葛家未过门的媳妇便不能去赴宴了。

父亲和母亲出门赴宴,我在家中为自己绣着婚服。

因为诸葛家的长子诸葛瑾和继母在吴中居住,所以婚前的六礼先由庞德公和父亲行了纳采和问名礼,待到九月诸葛瑾回隆中之后,才依次行完了纳吉、纳征、请期三礼,婚期便定在了建安七年的四月,草长莺飞,樱花漫天的时节,也是我和他初见的时节。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