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开国风云(116)

“这儿风景不是最好,带你去好地方吃。”谢太妃这个年纪,女人的天性,很喜欢孩子,见林靖一身翠色锦袍,衣袖领口绣着金色的迎春花枝,精致漂亮。连包包头上的锦带都是同一色系花色,可爱的很。遂忍不住摸摸他的头,“林家小四。”

林靖点了点头,“我大名叫林靖。”又指着舒静韵道,“我家先生,舒先生。”

谢太妃见舒静韵目光沉静、不卑不亢,心下便有几分满意,知此人必腹有才学,非草包之辈。再看林靖,年纪小小,个子小小,却是由里而外透出一股子灵动之气,不禁生出喜爱之心,笑,“今儿个碰的巧,带你们看看我桃花林的好景致。”

林靖天生便会跟女人相处,说,“太妃娘娘,你这桃花林中若再建一所桃花庵,可不就是唐寅诗中一样了么?”

谢太妃笑,“你怎么知道没有呢?”

楚妙言跟着说,“当初母亲就是读唐寅的《桃花诗》,觉着景致甚好,方命人在这山坡上种满了桃花。林弟弟有所不知,桃花庵在帝都也小有名气呢。”这年头,有钱人家建座家庙啥的十分寻常,谢太妃当年建此桃花景,想着若无人居住,未免可惜。于是,又在桃花林中建一庵堂,自有尼姑居住。

谢太妃问,“你小小年纪就知道唐伯虎了,会背《桃花诗》么?”

在异性面前,林靖恨不能孔雀开屏一回。尽管谢太妃有些年纪了,不过,林靖雄性天性在此,立刻抬头挺胸巴啦巴啦背起诗来。

谢太妃听林靖言语清楚,背的一字不差,再想一想林靖如今不过七岁,便有这等才学,谢太妃心中的喜欢又加厚三分,竟携着林靖的手,问起一些浅显的功课来。

世家子弟,启蒙的东西都差不多,林靖大半都能答出来。谢太妃笑赞,“很不错。你这个年纪,正当念书的好时光。世家子弟,不必科举,亦不必将光阴浪费在四书五经。平日里多读些杂书,日后各地游历,心胸眼界便都有了。”

林靖乖巧的应了,心说,这位谢太妃跟谢皇后完全不同啊。听人家谢太妃一开口,就知道品阶档次是一等一的。同是谢家女,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呢。

林靖跟谢太妃一问一答的,就到了桃花庵堂所在。

整片桃花林都在山坡之上,桃花庵座落桃花林中,周边的桃花经年有人打理,故此,开的十分绚烂。且庵堂周边溪水环绕,辟出一片菜地,仲春时节,已有小小的秧苗破土而出。

不过,如今桃花庵大门紧闭。

林靖奇怪的瞧桃花庵一眼,问,“太妃娘娘,这庵堂里没有师太么?”便是没有尼姑,如今主人家来了,也该打扫干净,给主人做歇脚之用。而且,外头菜地平整,绝不像没人居住的样子。

谢太妃唇角微露笑意,“里面住着最虚伪师太,嫌我们吃鱼杀生,故此紧闭庵门,怕熏了她的菩萨。”

林靖哧哧直乐,听谢太妃吩咐道,“妙言,我看菜园里的小白菜长的差不多了,拔些来中午用虾仁炒来吃,最是鲜美。”

楚妙言笑应了。

沿庵堂往下走有一处泉眼,形成一处小小湖泊,湖畔也种满桃花,如今三月,湖水映桃花,正当胜景。

湖畔已有人收拾妥当,挡风的围子,桌椅床榻,应有尽有。

林靖问,“这湖里不也有鱼么?”

谢太妃笑,“溪中的小鱼用来烧汤,湖里是大鱼,清蒸、红烧、炖煮,都好吃。”

一时,侍女捧来一盅蛋羹。

蛋羹只有半个巴掌大的一小盅,谢太妃笑,“吃吃看。”

林靖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尴尬地,“太妃娘娘,我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还特意给他做蛋羹,完全是小宝宝的待遇好不好?林靖不乐。

谢太妃给林靖逗笑,说他,“你现在就一把年纪,我岂不要成仙了。”

蛋羹里放了桃花瓣与虾仁,再调以香油、拌以高汤,味道鲜美至极,林靖赞了又赞,直道好吃。谢太妃笑,“你年纪小,禁不得饿,要一会儿才能吃饭,先垫补些。”

林靖的注意力很快被楚妙言吸引了过去,楚妙言站在湖畔青石之上,一身青衫,手里拿着鱼叉,手臂高高扬起、迅疾落下,必有斩获。而且看楚妙言捕上来的鱼,大小都在两斤左右。

林靖佩服至极,说,“楚姐姐真像话本子里的侠女。”

谢太妃直笑。

楚妙言完全不似大家闺秀那般娇贵,她令侍女将鱼开腹刮鳞,两面抹上盐巴香料,里面塞上茵菇葱姜,搁入盆中腌制。另一边已有仆从起灶升火,打来泉水,将溪中抓的小鱼放入大锅中熬汤。再有侍女细心收拾着各种林靖不认得的野菜。

石头与水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