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包三]谈情解案(10)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清朗的声音悠长而婉转,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眼神微微恍惚,显然非常沉醉。孩子们虽然不懂是什么意思,却跟着先生摇头晃脑的念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先生正打算接着念呢,孩子的问题打破了兴致。
“先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虎头虎脑的孩子问道。
先生微微一笑,走到孩子身边:“这句话分为两层,前半句话的意思呢……就是说你们学习了新东西之后要经常复习,这样才不会忘记,知道的多了人就会有气质,有才华,到时候大家都会喜欢你们尊敬你们,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对不对?”
“对!”学生们眼巴巴看先生,“像先生一样好对不对?”
先生轻笑,竖起一根手指:“是呀,你们努力学习的话,将来会像先生一样博学哟。”
学生们眼睛发光,像先生一样博学?那就是他们也会无所不知喽?到时候大家一定会佩服死自己……先生继续说:“这后半句嘛,就是说做事但凭心意,无愧于心就好,就算别人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误会了你,也不要生气,这才是君子所为。”
学生们眼巴巴看先生,恨不得把先生每句话都印在脑子里。
“公孙策接旨!”啪嗒啪嗒的马蹄声响起,人未到,声先到。
先生皱眉,整整衣冠,走出门外。一队人马正好停下,前头的太监下马,其他人跟着下马,站在身后。太监看到公孙策,先是一笑,拱手:“公孙先生还是一样潇洒,真让老奴羡慕。”
公孙策微微一笑:“林公公过奖了。”
林公公展开圣旨,看公孙策,公孙策直直的站在那里,一点都没有下跪的意思。林公公咳了一声:“公孙先生,接旨吧。”
公孙策挑眉:“公孙策有心无力。”
林公公皱皱眉,叹气,也不再说什么,念道:“制令——公孙策为五品钦差,行走苏州府调查麒麟一事,钦此!”
公孙策没有接旨,而是淡淡的道:“林公公,公孙策只是个教书先生,没有能力破案。”
林公公叹气,脸色阴郁:“公孙先生,皇上也有他的难处,这事……如果容易,皇上也不会来打扰先生。”
公孙策淡淡一笑:“我不是包拯,我不会破案。”天下只有一个包拯,可包拯已经死了。
林公公叹气:“天下谁不知道,公孙策是天下第二聪明人,如果连你都没有办法调查清楚,还有谁能解决?”
公孙策脸色不变,道:“过奖,公孙策着实无能。”
林公公扫了周围一眼,挥手,身后的人退出十米开外。公孙策转头吩咐:“今天就到这里,大家回去吧。”
学生们好奇的看着公孙策和外人,听了先生的吩咐,大声道:“是。”然后一窝蜂的散开了。
林公公见所有人退开了,上前一步道:“公孙先生,日前苏州知府上奏折,说发现了麒麟瑞兽,将会抓来给皇上,然而,几天后的奏折却是苏州府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死于非命,没有任何线索,唯一的线索就是他们死的时候有人看到了麒麟……而那瑞兽还口吐人言——真龙无道,麒麟代之。”
公孙策冷笑,因为威胁到了地位,所以即使是被废弃的自己也要重新启用吗?
“公孙先生,如果内乱起,于国于民无利。”林公公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理由说服公孙策。这个人,即使对上面失望,也不会放弃公理正义,不会置百姓于危难之中。
公孙策沉默了一会儿,想到了麒麟,想到了真龙天子,想到了很多很多,接过圣旨,道:“公孙策尽力而为。”百姓才安稳了多久?他决不允许任何人将大宋拖入战乱之中。
林公公笑道:“多谢公孙先生。”
公孙策转身回到书院,林公公望着那书生挺拔的背影,叹气,想起了当初太庙上的侍郎大人,那样冷静理智,风华绝代,一瞬间将包拯的光芒压了下去。所有人才明白,原来只要他愿意,公孙策也能光芒万丈,而他,却愿意站在包拯身后,为他出谋划策,和他同生共死。公孙策的确聪明,深谋远虑,却无法适应官场的黑暗,真是可惜。
“公孙先生啊……”林公公叹气,想起大家离开后那位的孤独,心里一紧。每个人都在责备那位,可那位真的好过吗?在那位的位置上,容不得他仁慈善良重情重义。他还年少,却已经生出了白发……

风言青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