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黛玉’(132)

周路家的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赶紧收了心思。

紫鹃问:“若说你们几个也是姑娘身边的老人,今儿怎么没了分寸?”

“这事儿怪我,嘴巴大!”王嬷嬷自扇了个嘴巴,倒没用多大的力气。

周路家的赶紧拦着王嬷嬷,口里叫着她老人家一把年纪了可别伤了自己,要错也是她们这些年纪小的太好事儿。

“宫里头才传了消息过来,大老爷、老太爷今晚恐怕不归了。我寻思着是不是有大爷的事儿,也好提前告知奶奶有个准备,便多嘴去打听了,没曾想还真是出大事儿了。”

“什么事儿?”紫鹃问。

王嬷嬷左右看看,方悄声宣布道:“贤德妃薨了。”

“原是这样。”紫鹃无所谓的点点头,以为不过是宫里头死个妃子,事儿挺大,不过和她这个小丫鬟没什么关系……等等,哪里有些不对,贤德妃?紫鹃瞪圆了眼看向王嬷嬷,见王嬷嬷郑重其事的对她点头,紫鹃才意识到这贤德妃可是贾家的大姑娘。

紫鹃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当年贾母率荣府众人送大姑娘进宫的场景,她依稀记得大姑娘白玉般的脸上挂着一串串的依依不舍的泪珠儿。自那以后,紫鹃再没见过她,她脑子里对贾大姑娘的印象总停留在当年端慧小姑娘的形象。那般端慧灵巧的人儿如今突然香消玉损了,怎叫人不叹息命运的无常。

“荣府里唯一争气的也没了。”

王嬷嬷也跟着叹息:“世事无常,以前瞧着荣府人那般嚣张的模样,我烦,如今见她们连连唯一的一个靠山都没了,倒生了怜悯之心。以前在他们府上受过的气,竟不想去计较了。你们说说,谁还愿意向个垂死挣扎的人去讨要几文钱的债务?”

“可怜,可气,可恨。”周路家的言简意赅。

周路家的没有见识过贾家人,不过她曾从王嬷嬷的言谈中略微了解一二。她晓得这贾家一族里男丁不争气,媳妇们又各自算计;族里头撑门面的没有,败家的倒是第一。荣宁二府的骄奢纨绔的臭名声在京都城里早出了名,名声臭大街,连她这个不懂行的外乡人进京不满一个月,就已经被贾家的臭名气熏到了。偏偏在京都城长久生活的贾家族人不知道自家的情况,一如既往的嚣张得瑟。

多行不义必自毙,荣宁两府的家业早晚会被这些不争气的东西们败光。

紫鹃正欲继续,忽见看门的小丫鬟冲她招手,方知黛玉起了,赶忙吩咐人备好热水毛巾进屋里头伺候着。待黛玉梳洗完毕,周路家的和王嬷嬷等人方从外间跟进了里屋。

“今儿你们倒来的全,有大事没有?”黛玉瞧着几人的面色不对,似乎心里头装着事儿。估计能让这几位计较的,想必是件了不起的事儿了。

“也没什么,就是宫里头的贤德妃薨了。老太爷派人回来传话,说是今儿晚不回了。大爷那儿没什么消息,许是照常归的。”周路家的麻利的回答。

不等黛玉回答,外头来了人,正是顾家老太太身边的一等丫鬟梨果。梨果手里端着一盅汤笑嘻嘻的进门,直奔黛玉这边来。

“这姜枣花椒鸡汤是老太太吩咐我去熬得,照得是老太太以前常用的方子。老太太说她以前也跟大奶奶似得,一来月信就肚子疼,疼的死去活来要了命的,后来她母亲给她讨了个这法子,这汤具有温宫止痛的效果,既不用吃药就能调理身子,还养颜滋补。大奶奶尝一尝?老太太可是叫我眼盯着您喝下去呢。”

黛玉笑着请梨果坐下,便开始品鸡汤,鸡肉的鲜中掺着姜枣的香味儿,喝进肚子里真是又香又暖和。

黛玉用帕子擦了嘴,温言感谢:“我这肚子好受多了,难为她老人家惦记我,理应我这个小辈孝敬她才是。”

“大奶奶太客气了,自打您进了门我们都喜欢得紧,老太太和大太太对您更是赞不绝口。她老人家时常和别人念叨您呢,说您是八竿子都找不到的好媳妇,她把您当亲孙女儿看得,必不会让您受什么委屈。对了,老太太还有一句重要的话叫我传给您,万事有她做主,叫大奶奶安心。”

黛玉听此言,知道老太太是怕她担心子嗣的问题,派梨果来送汤安抚她的,叫她安心不要着急。黛玉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日子久了有时候禁不住便有些许的烦躁。毕竟在这古代,子嗣为题是很重要的。得幸是她嫁得好,顾家一家老小都通情达理。

黛玉禁不住热泪盈眶,握着梨果的手亲自送她出门。

等送走了梨果,黛玉琢磨起周路家的之前的话。贤德妃的死是早有预料的,只是恐怕她这一死,不但荣府不能消停了,宫里头也得出事儿。

鱼七彩/七彩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