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黛玉’(44)

林如海想到这,心里酸楚,这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还是趁早给黛玉找个好人家。这人家关系最好不要太复杂,能宠着黛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不会势力,不会因为黛玉没有后台而怠慢他。

这要求说来简单,但真正去寻,太难寻得到了。

林如海挂着这条心,再给黛玉找亲事,要求就更加苛刻了。这不仅家世人品要过关,这后宅里掌家主母的心思也不能复杂了。前者林如海尚可以亲自考量,这后者他就不行了。便寻挚友扬州知府薛茂春帮忙,薛茂春让夫人宋氏帮忙照应。

宋氏和贾敏曾经很要好,贾敏在世的时候,她见过黛玉几次,对其印象颇好。(异世之无良邪尊)小丫头长得俊俏精灵,性子真,像她娘,模样却是挑着父母好看的地方像。

宋氏本着当年对贾敏的姐妹情谊,也必是要帮这个忙的。丈夫嘱咐她这事儿第二日,她就去林府看望黛玉。这一瞧,光看模样便稀罕上黛玉了。宋氏之前看的黛玉那会儿年纪小,还未开化,只瞧着长得伶俐通透。如今瞧,可了不得了,这丫头长得已经出落得美若天仙。

宋氏拉着黛玉说了几句话,暗暗观察黛玉的性情,心里更喜欢了。这姑娘稳重、懂事,举止十分大方得体。当真是她心目中理想媳妇的最合适人选。只可惜她只有一个儿子,如今二十有余早已大婚。若是有个小的,肯定要和林大人求亲的。

宋氏心里惦记上黛玉,回去之后,网络她贵妇圈里的好友,到处宣扬黛玉的美名,加之她没事儿就拉着黛玉在她的姐妹圈里头转悠。众人观黛玉真如宋氏所言的优秀,也跟着称赞,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这黛玉的闺名也如宋氏女儿薛瑶儿一样有名了。

转眼黛玉回到扬州两月有余。林如海养成每日饭后与黛玉下棋的习惯,他很享受每天和黛玉父女独处的时光。当贾家人来信催黛玉回去时,林如海很舍不得。

黛玉也舍不得,她喜欢林府中人员简单,而且这日子过得各个方面的事情很顺心,比在荣府强百倍。

黛玉回来的时候,就求过林如海,请他留下她,不想再回贾府。林如海当她任性,没有同意。

之后黛玉也没有再提及这件事,她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她成为林如海改变主意。黛玉营造的一种简单快乐,父慈女孝的生活状态成功的感染到林如海,这种生活已经成为林如海的一种习惯。

要想习惯改掉,很难的。

这次黛玉没主动提出留下来,林如海就先着急了,想办法为黛玉找借口,书信一封送回荣府。

贾母见林如海不想送回女儿,着急了。那边宝玉不知道从哪儿听说黛玉不会来,犯了痴症,闹起来。贾母心疼孙子,拍着胸脯向宝玉保证,肯定把黛玉给他弄回来。

于是,贾母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信中点名黛玉在扬州住下的弊端,以及她住在贾府的优势,并以“丧妇长女不娶”的严重条款点林如海:你女儿如果不送她外祖母这,将来是嫁不出去的。

当然,这整封信里不会全都是威胁的话,到后面贾母就开始放软话了。一一保证黛玉在荣府的待遇,非常详细的罗列出她将如何善待黛玉,在衣食住行方面将会进一步提高。比如说揽玉阁,老太太叫人正经修葺了一番,院中布种很多奇花异草,辅以假山顽石,景色十分的精美。

贾母这一招恩威并重,软硬兼施,所向无敌。

所谓姜还是老的辣,林如海读这封信的时候,脑海里只有这一句话。信中贾母所言确实是句句在理,他如果强硬的回绝,倒是他这个晚辈对长辈不讲理了。虽说贾母只是他的岳母,但作为晚辈对长辈应有的敬重还是要得。

况且这些日子,林如海心里早有了打算,凭他这些年在扬州城为官的功绩,托人引荐他去京都城做官,并非什么难事。

如此,他既能让黛玉有了主母管教,又能与黛玉长久相处,权作两全之计。只是这官员调动的事儿,并非一两日便能定下的,可能会等些时日。

林如海只好暂且先送黛玉回去。他正思忖着如何开口劝说黛玉。岂料他还没说呢,黛玉先笑眯眯的拉着她说话了。

“父亲,我何时动身?”

林如海鼻子一酸,眼泪查点掉出来。女儿越是这样懂事,他越心疼。

“不急,我已经给你祖母回信了。强留你在此过年再走,等明年开春的。你祖母信中所说也有几分道理,你在此住久了,背上五不娶的罪名之一,便是为父自私的过错。荣府那边,我知道你不愿意回去,暂且忍几日,为父答应你,会尽快想办法和你团聚。”

鱼七彩/七彩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