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同人)太子妃画风不对(117)

杨宜歆时常在宫中住着,在家宴之前,她已经在宫中小住了好几天,这次家宴长广长公主和父母杨师道一同进宫来,顺便也将女儿接回去。

长广长公主对苏妧的印象到底如何,谁也不清楚,因为长公主长了一张喜怒莫辨的脸,对着圣人的时候,都没有笑容的。因此也看不出来她对苏妧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可从长广长公主放任女儿三天两头都粘着苏妧,而且还给苏妧带来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见面礼来看,长公主对太子妃,大概是喜欢的吧?

家宴见太子妃,当然就有与圣人李世民和皇后殿下那一辈的人。身为长辈,初见新人,当然是要带见面礼的。

其余的王妃和长公主都带了见面礼给苏妧,并且个个见面礼都十分精致小巧,唯独长广长公主的见面礼别出心裁。

长广长公主给苏妧带了一个拳头大的夜明珠,据说产自南海,晚上的时候不想点灯,便把那夜明珠放出来,室内定然亮堂得跟白昼一样。

诸位长辈级人物:“……”

见过不给面子的,但没见过长广长公主这样不给面子的。

苏妧看到那拳头大的夜明珠时,也吓了一跳。然而皇后殿下却笑得十分淡定,跟苏妧说道:“这也是长广姑姑的一番好意,你就收下吧。”

苏妧这才让藿香将那夜明珠收下,笑着跟长广长公主说谢谢。

长广长公主听到太子妃的道谢,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也没说什么客气话。

苏妧:“……”

其实苏妧没有其他意思,她对长广长公主,一直都是听说并没有见过,倒是曾经很好奇长广长公主是怎么将杨宜歆养成这么个活宝样的。如今一见,她倒是觉得不稀奇了。

家宴散了之后,原本十分热闹的大殿,变得冷冷清清。李承乾被一群堂兄弟们拉去继续相聚,苏妧见李承乾被堂兄弟们拉走,也暂时不想回东宫,便陪着长孙皇后慢慢走回立政殿。

苏妧和李承乾从定亲到如今大婚,长孙皇后见过苏妧的次数屈指可数。虽然见的次数并不多,但听别人提起苏妧的次数却是太多了。先不说太子李承乾对苏妧的情有独钟,她的嫡长女长乐公主就十分赞赏苏妧的调香之术。

长孙皇后近几年来时常睡眠不好,尚药局的太医说她是思虑过多,让她少些思虑,多静养。

说放松就放松,说静养就静养,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后来长乐公主拿了一包香料给她,说是苏妧所调制的。用了之后虽然依然不能熟睡,但对放松心神颇有效果。后来东方樾也给她配了熏香,香味与长乐公主给的十分相似,一问之下,才子东方樾的熏香其实也是苏妧所调制。

虽然不曾有太多的接触,可身边之人,似乎都与苏妧有着联系。就连李承乾的足疾可以痊愈,跟苏妧也有着千丝万缕关系。

长孙皇后望着身边的这个对她而言十分年幼的女子,心中其实是隐隐有着期待的。

李承乾从小便天性聪慧,加之教导他的皆是大唐顶尖的大师。太子殿下从小便能旁类触通,举一反三,体统在太子殿下目中不值一文。所幸,身为一国太子,他总算也明白体统并不是他想不放在眼里,便能不放在眼里的。

长孙皇后曾在东宫的崇文馆外,听到李承乾与讲台上的老师反驳日食之说。

他说四时节令年复一年,是宇宙之理。如今日有食之,不过是乌云蔽日,为何说是我的父亲不修德行所致?

听得讲台上的老师都愣住了,随即长孙皇后便听到老师呵呵笑问:“太子殿下言之有理,只是若日有食之与圣人无关,为何圣人却要减膳撤乐,召百官相议政事?”

少年太子一时语塞,也不知是他一时心有所悟,还是被老师的问题难住了。

太子从小才思敏捷,与德高望重的老师上课论事都不走寻常路,更别提是其他事情。太子殿下到了知人事的年纪,该要往东宫里放人了,可他偏不。长孙皇后问他为何,他却与长孙皇后说我年幼之时曾看过母亲因为父亲去相思殿而黯然神伤。我日后若有孩儿,定不会让他与我一样看着阿娘难过。

长孙皇后闻言,顿时愣住。

身为一国之母、后宫之主,她极少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情绪。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心中所思所想,早就不再是从前少女时的单纯心思。

当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她转而寻求另一种可能。可她并不知道原来自己曾在年幼的太子面前,流露过那样的情绪。

李承乾正色跟母亲说道:“阿娘为我选的那些人,我一个都不喜欢。”

秋水晴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