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同人)太子妃画风不对(53)

应国公是开国功臣,他的夫人在这种风头火势的时候送来请柬,孙氏不免受宠若惊。因为自从苏祸的谣言出来只有,不仅是苏亶在朝中受挫,她在贵夫人圈里虽有陈王妃帮衬,但也依旧被疏远。此时杨氏送来请柬,明摆着是要与她交好。

孙氏有些激动,跟苏妧说道:“这世上之人,大多数喜欢锦上添花,只有少部分人愿意雪中送炭。此时应国公夫人送来请柬,无疑是雪中送炭。”

苏妧笑着帮母亲捏着肩膀,“这都是阿娘前几日与姨母在漏光寺吃斋念经的功劳,人在做,天在看呢。”

孙氏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既然是人在做天在看,我的瑶奴这辈子也没做过什么对不起旁人的事情,为何会被人如此中伤?”

苏妧微笑着,“说不定,是福不是祸呢?我若是因此不用进宫去,阿娘也不用再为我日后在宫中的生活担心。”

孙氏闻言,气得打了一下苏妧的手,“你这孩子,说的都是什么话?若是从前,能不进宫当然是最好的。但事已至此,你若不能进宫——”话语一顿,孙氏的话就没有再说下去。

事已至此,苏妧如果不能进宫,那么这辈子也算是毁得差不多了。

苏祸啊,若此时不能彻底查清,日后民间就会有许多人会说她的女儿是祸水。皇家不要,寻常人家也不会要的。

孙氏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都直发愁,苏亶也是,记得嘴上都冒泡了,依然没有结果。

谣言这种事情,十分微妙。如果圣人李世民听说了,笑了笑,说那不过是有人趁机作乱,没有的事,那么早就皆大欢喜了。可这谣言传到而来圣人耳里,也没见圣人说什么话,既不说可信,也没说不可信,那到底什么意思呢?

谁也不知道,因此谁也不敢表态。

苏亶和孙氏着急,可他们着急也没用。嘴都长在别人身上,苏亶不可能在路上听到有人在谈论这事,就要将人逮起来,一则苏亶没有那个权力,二则会被人认为是心虚害怕。

孙氏看着眼前依旧心大如斗的女儿,快愁死了。

这孩子性格温温吞吞又心大,到底像谁?

苏妧也不是不知道孙氏为她发愁,可她除了晚上的时候多给母亲送几个好梦,让母亲在梦里多高兴一会儿之外,也没有其他办法。而且这几天她不止忙着给母亲送好梦,还得去给颍川县主送噩梦,可把她忙坏了。

苏妧觉得苏祸这事情,跟颍川县主是脱不了干系的,李诱都说了,柴令武是个妹控,李晶在梦境中说了是柴令武将那块石头放进西华观的。可是为什么要选在西华观呢?不能是随便一个山里冒出一块石头吗?

当初李渊在太原起兵,自诩是老子后人,称帝后更是将道教尊为国教。如果那块石头是在道观中出现,那足以说明是祖宗显灵,能引起李世民的注意。而西华观在长安郊外,与漏光寺相隔不远,最关键的是西华观的观主在长安城中颇有影响力,那观主是当今国师李淳风的师妹,长安城中许多大臣家中女儿犯了事,也会将女儿送来西华观。除此之外,家中若是有长辈去世,有的人为了博得孝顺之名,也会出家修道一两年,为死去的亲人修福积德,而那些人,也喜欢在西华观挂名清修。

所以柴令武选择了西华观,而刚被送去西华观的李晶愿意与柴令武合作并不奇怪,苏妧觉得如果她是李晶,身陷囹圄之中,前途无望,情郎又毫无音讯,自己又是庶出,这辈子还能有什么指望?不如搏一把,赢了便是从此好阔天空,输了也不会比在西华观终老一生更坏。

苏妧将事情理清楚了,就要考虑下一步的事情,到底要怎样才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解决这件事情呢?

苏妧年纪轻,对自己的实力有时候难免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觉得自己能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可真正要做的时候,会发现即使是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做起来也比不简单。

幸好有上一辈子打底,苏妧能沉得住气。

因此这时候的苏妧,也还有心情陪着母亲参加杨氏在应国公府举行的募捐宴会。

第22章 .022章

杨氏已经年过半百, 说起这位应国公夫人, 苏妧十分佩服,因为她是年过四十之后嫁给了应国公,如今五十有余, 不管是精神状态还是容貌,都比她实际的年龄要年轻得多。

苏妧照例带了一些自己做的调香送给杨氏, 还带来了一箱子的旧衣物和一些书籍前来,是要捐给灾民的。

杨氏见到孙氏母女,眉开眼笑,亲自上前来迎接。

杨氏十分亲热地握着孙氏的手,笑着说道:“人来了就好, 怎么还给我带礼物了?”

秋水晴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