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宋仁宗皇帝本纪(179)

作者:觉三千里 阅读记录

如果是从前的那个……

襄阳王怎么敢!

有时候公孙策非常痛恨自己敏锐的直觉。

白玉堂从冲霄楼里带出了一卷黄色绢帛,上面都是些鬼画符。别人都觉得没什么,偏偏他就有了这样的预感。

偏偏这预感还是正确的。

他将布帘撤了下来,打开门,对一个路过的衙役道:“劳驾,请包大人过来一趟,就说我有话要跟他说。”

衙役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包拯来了。

见公孙策坐在屋内,面色不好,包拯担忧地道:“先生果然病了,不如还是请一位郎中……”

公孙策摆了摆手:“大人,你还记不记得大中祥符年间的天书封禅?”

包拯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问这个,但还是点头:“记得。先帝得神人赐书,于是广修道场,耗费民力无数。太后娘娘早已将天书陪葬皇陵,先生为何提起此事?”

公孙策指了指被他摊开在桌上的绢帛:“看看那个。”

包拯探头过去,见绢帛上有字,于是读道:“赵受命,兴于宋,付于冲。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

他猛地抬起了头:“这是……”

公孙策道:“这就是最初的那份天书。”

大中祥符元年,先帝忽然从睡梦中惊醒,声称自己得到了天人授书。后果然在承天门南角找到了一卷黄色的绢帛,上面有些歌功颂德之语。就是所谓的天书。

最初这份天书不可辨认,还是做了一番道场之后才显现出文字。

这份天书之后,陆陆续续又有数份天书祥瑞降世。

为了配合这些天书,先帝大行封禅之举,不仅将朝廷搞得乌烟瘴气,还劳民伤财,激起民怨。

是以太后刘娥在先帝驾崩后当即将天书与先帝同葬了。

包拯低声道:“襄阳王……”

公孙策道:“要么是襄阳王伪造了一份天书出来,自称正统;要么是襄阳王……”

他含糊道:“总之……这东西送不送回汴梁?”

第65章 皇帝太能哭了

赵受益在接到包拯的奏章之后,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什么叫天书再现冲霄楼啊?

天书这玩意他知道, 他爹宋真宗搞出来自欺欺人的东西, 被有识之士所不齿来着。

他爹驾崩之后, 刘娥就把天书和他爹一块埋了。

怎么这会儿又出来一个天书?

他又将奏章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大概明白了包拯说的是什么意思。

夏玉奇果然被他钓上了钩, 带着亲传弟子一起破了应天的冲霄楼。冲霄楼二楼放着襄阳王这么些年攒下来的几十万黄金的老本, 顶楼放着一幅和大中祥符元年出现的一模一样的天书。

赵受益转头问刘恩:“当年太后确实是把这东西随着先帝一起埋了,对吧?”

刘恩点头:“货真价实。”

“那这又是怎么回事,”赵受益皱眉:“是襄阳王自己也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出来,还是他把先帝的……”

还是他把先帝的坟给刨了?

襄阳王应该不至于做出把自己皇帝哥哥的陵寝给挖了的事情吧?

赵受益有点不确定的想。

而且,你都挖了皇帝的坟了,挖点什么宝贝出来不好, 非得挖出这么一张没什么用的天书?

还是说他也想效仿先帝,给自己安上一个受命于天的名分?

那你好歹也自己原创一个说法呀, 把你哥的陪葬品刨出来又算怎么回事?

你当自己摸金校尉哪?

大中祥符都是多少年的老黄历了, 这都是天圣年间了,谁还认这东西?

刘恩道:“这可真说不准,死无对证了。”

毕竟襄阳王本身也不太有本事,当年被排挤出京之时又正当天书事件闹得最火热的时候,在应天呆的久了, 可能对朝廷时事也不算太敏锐。

而且掐指一算, 先帝驾崩也还没几年,一个远离政治中心的亲王误以为天书还是个能号令天下的法宝……

也不算太过稀奇。

现在襄阳王已死,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赵受益将奏章放下。

“现在最重要的一点, 是这个天书到底是不是襄阳王从……”

他做了一个手势:“那里拿出来的。”

天书如果是襄阳王伪造的,也不过是给他的谋反之罪锦上添花罢了。

毕竟人家连灾民的人血馒头都吃得喷香,区区伪造一个过时已久的天书,也不算什么大事。

但如果,这天书真的是陪着宋真宗下葬的那一份……

那这事情,可就大了。

掘人坟墓已属丧尽天良,更何况是掘君父、兄长的坟墓。

此事若真要细究,襄阳王判一个凌迟都不为过。

如今银簪穿脑的死法,已经算是喜丧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