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大老爷锦鲤日常[红楼](430)

作者:迷藏君 阅读记录

对于即将参加武举的贾琏,司徒琛也是格外的上心,毕竟他父皇可是发话了,要是贾琏不是武状元就回来打他。

“听说琏儿写文章还很头疼?”

司徒琛说着拿出整理好的《武举模拟》递给贾赦,然而贾赦翻看了两眼就还给了司徒琛。

“还算别让琏儿走这样的捷径了,要不然当初在弄《科举模拟》的时候就顺手把《武举模拟》也弄了,而且你这里是不是夹带了这次武举文试的题目?这不是在帮琏儿……”

贾赦说完司徒琛沉默了一下。直接给贾琏透题确实是对日后不利,帮得了一时却帮不了一世,贾琏最终还是要学会自己写出像样的文章。

那就趁着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下点苦功夫吧。

吃苦对于贾琏来说就像吃饭一样早已经习惯了,几个月的折磨总算没白挨,再写出来的文章已经能让人看得下去了。

文章只是一部分,能够影响最终评判结果的还得是拳脚功夫。

由于种种原因,和参加科举的人数比起来,前来参加武举的人数简直少得可怜。

因为相对于科举来说,培养一个武举人所要耗费的成本就要高得多了。若是家境贫寒读不起书,大可以借书誊抄一份拿回来读,但习武受伤所用的草药吃进肚子里撒泡尿可就没了……

而且习武是让身子不断受伤,将身子的承受能力一点点提高起来,能治好那还不错,有时候需要休养的时间长不说,还需要名贵药材才能有疗效。

受伤导致衣物受损的开销不说,习武之人的饭量也要比寻常人多不少,这笔开销日积月累下来也不小。所以贾赦在三个孙子出生的时候和贾琏开玩笑,说贾琏这个老子日后要被吃穷了。

不过这些都是次要原因,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武举不受重视。

毕竟大齐江山已经安稳多年,别说战事了,连剿匪都几乎没有。就算参加武举取得了功名,又有什么用处?要是靠磨时间熬资历来升职,那点升职空间又能有多大?

寻常百姓培养不起,勋贵人家觉得还不如直接靠蒙荫来的官职高呢……

这样一来在一众参加武举的举子里,贾琏简直就是“鹤立jī群”一般的存在。

论身份,贾琏是国公嫡次子,身上多年前就有太上皇亲封的一等将军爵位。论水平,那可是南安亲王的关门弟子,打小修炼的童子功。

举子们心中都打起了算盘,比是肯定比不过的,要是抽签对上贾琏,还是立马认输比较好。免得一开始就被打成重伤,直接影响后续的比武。

遇到清一色选择弃权的对手,这让贾琏觉得比拳头打到棉花上还难受。

“安喜,是兄弟就别让着我!”

到了状元之争的最后一局,果不其然安喜和贾琏对上了。虽然安喜是十多岁的时候才开始习武,但陪着贾琏刻苦练习多年,身手也未见得比贾琏差太多。

“那就请二爷使出全力吧!”

安喜说着脚下一蹬,紧攥着的拳头直冲贾琏的门面。贾琏双手jiāo叉挡下了安喜这一拳,随即脚下一扫,神色更加认真了几分。

高手之间的对决总是更为jīng彩,原本已经打起了哈气有些困倦的判官,在看到贾琏和安喜认真地打起来以后都是眼前一亮,坐正身子开始认真观战。

眼尖的人已经看出来两个人的武功同属一个流派,心想这可就有意思了。

“诸位可知这赵安喜是什么来路么?怎么从未听说过此人,好似凭空生出来这么个人似的。”

“咱只知道贾小将军是南安亲王的关门弟子,又不知道南安亲王究竟收过多少个徒弟,说不定那赵安喜是贾小将军的哪个师兄呗。”

这可是本朝首个武状元,就算同门师兄弟也免不了争个高低上下。

关于这个问题没讨论几句,几位考官的目光又回到了擂台。

贾琏感受到安喜的体力似乎开始有些不够了,速度稍减的同时手上的力度也减了两分。安喜一直拼尽全力,却发现贾琏开始放起了水,略微想了一下便假装什么都没发现,决定好好利用这个擂台,让贾琏的功夫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看的人慡了,贾琏却觉得要累得半死,甚至开始怀疑起安喜是真的要没力气,还是伪装成力气不足玩起了消耗战。

安喜是真的快要用尽力气,小声儿说了一句:“二爷,歇一会儿吧。”

许久都未曾听到这句话了,贾琏下意识收回了拳头。安喜举手示意判官,他力气将尽直接认输。

尽管安喜选择了认输,但还是得到了围观的举子热烈的鼓掌。这样的认输才是体面,和那些连耍两下都不敢的怂包比起来简直不要太好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