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同人)茉莉心事- 我的团长我的团后续(109)

作者:流川 阅读记录

“□□”运动在建设上追求大规模,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全党全民“大办”、“特办”的口号。例如,全党全民大炼钢铁,大办铁路,大办万头猪场,大办万鸡山等。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必然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老百姓的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当时全国形成了全民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的高潮。全国推崇以生产队为单位的人民公社大食堂导致“放开肚皮吃饱饭”,实现不计报酬的劳动,导致劳动效率急剧低下。

我们看到,就在小小的望旗村,全体村民都不下田耕作,而是上山采矿,使当年的粮食产量大减;家家户户的铁器包括烧饭的铁锅都丢到炉火中,却炼成一个个没有用的铁疙瘩。全村老百姓吃饭都是到公社的食堂,一开始有前两年的余粮,大伙儿都敞开吃,吃不完的米饭和馒头被随意地丢弃了。

荷花的舅舅,老魏头,这个久经战乱饥荒的老人,实在是看不过公社食堂的浪费现象,他将被丢弃的米饭和馒头拾起来,晒干,再存到大缸里。在一年的时间里,竟然也存了几大缸的干馒头和干米饭粒儿。

1958年7月份,从农业战线传来喜讯,各媒体先后刊登湖北省长风农业生产合作社,早稻亩产15361斤,放了一个大“卫星”。随即农业部公布夏粮产量同比增长69%,总产量比美国还多出40亿斤。亩产万斤粮的消息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人们都在议论纷纷,有的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是否看错了听错了。

榜样既出,各地纷纷效仿。在某些地方甚至放出“亩产12万斤粮”的大卫星。由于各地都虚报产量,而农村又是实现人民公社制,在这种新的集体经济下,农村的下级官员抢着虚报他们公社的收获产量,从而留给当地农民很少的剩余粮食,这就为今后的□□留下最大的隐患。

……

(四)

1959年7月,华东地区长江发洪水。因为洪水和接下来的歉收所带来的饥荒,导致的直接死亡人数估计达二百万,这场灾害被列为20世纪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的第七名。

在1960年,55%的耕地或多或少地遭受到干旱和其他恶劣天气的影响,有很多耕地整年都没有降雨。所有这些因素导致1959年中国粮食产量较1958年下降15%,而1960年产量在此基础上又下降了15%,中国大陆地区的粮食、棉花产量跌落到相应1951年的水平。直到□□结束之后的1962年,粮食产量才开始回升。

1959年到1962年,就是后来历史上称作的“□□”时期。那个时候,城镇居民根据户口簿上的户籍人数,有定量的粮票,可以在国营的粮店里买到定量的口粮。虽然不一定能吃饱,但起码每个月还都能买到定量的粮食。但是农村的情况就不太靠谱了。如果本来粮食就歉收,而公社又向上级虚报了产量的话,那能够留给村民糊口的粮食就极其有限了。所以,当时在□□时期,由于天灾和人祸,导致直接死亡的人口,绝大部分都是发生在农村地区。

那个三年,正是思龙上高中的三年。也是茉莉日子最艰难的三年,因为她每天都要发愁的是,如何才能准备出足够的食物,好供得上她那个日长夜大,每日又精力旺盛的宝贝儿子。我看到她在院子里养了一群小鸡,可到后来只留下了一只能下蛋的母鸡;她又在本来种花的地方种了一些蔬菜,也好贴补一点平常的伙食。

当每个月定量的粮食快吃完时,她会悄悄地到自由市场去买不用粮票的高价粮,或者用票据去换些食物。但在当时,所有用各种票据交换食物的行为,都是不被政策所允许的,而且不用粮票的高价粮有时候有钱也未必买得到。

有一天,我看到她用攒了很久的一叠布票和粮票正在市场上和一位老乡换鸡蛋,但是不巧被市场管理员给发现了,她带在身上的所有票据都被没收了,那个老乡的一篮子鸡蛋也被充了公。

我看到那位老乡,那个四十多岁的大男人为了一篮子被没收的鸡蛋蹲在地上嚎啕大哭,在那段岁月里,那一篮子鸡蛋是多么珍贵,多么的来之不易。

茉莉也是一脸的沮丧,本来正要离开,但看到那个悲伤的老乡,她实在是不忍心,只见她拿出了一点钱,交到了老乡手上,然后默默地转身离开。

我不敢去看她的脸,只是跟在她的身后,三米以内的地方,看着她的步子走得是那么慢,那么慢……

记得以前,我曾经答应过她,在她需要的时候,要做她的依靠和支撑。但现在看到她孤独的身影,在这茫茫的天地间,只有她一个人,她只能自己做自己的依靠,独自撑起这个家。而我唯一能做的,只是看着她,空手回家的身影,同时心里是那么痛,那么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