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同人)茉莉心事- 我的团长我的团后续(13)

作者:流川 阅读记录

(二)

在我幼年的记忆里,父亲的影像就很模糊,从我懂事时起,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我一直都是由母亲带大的。

从四岁起,母亲就开始教我读书、识字,从《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二十四孝》到《四书》、《五经》和《古文观止》。在庭审时,糊弄老虞的大段《楚辞》,还多亏了小时候打下的古文功底。

如果要用一个四个字的词来形容母亲,我想应该是:大家闺秀。是的,当小时候,第一次在书中读到这个词的时候,我就感到,这形容的就是我的母亲。我所理解的大家闺秀,不一定要出身豪门,但肯定是世代书香,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那种人。

母亲不仅读过很多书,甚至她的心中就装着很多书。记得小时候,我们买不到或借不到某本母亲想让我看的书时,她就会凭记忆,把一本书完整的默写下来,再拿给我看,我就是这样凭着母亲的记忆,也完整地背诵出了《孙子兵法十三章》。

这样的母亲,为什么会带着我过颠沛的生活,我一直都不敢询问。心中只是隐隐地感到,让母亲离开她的那个“大家”的原因,也许是她心底连我也不愿言明的一种痛。

母亲虽然酷爱书籍,但她却并不是唯书是举。她一直跟我说的都是,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人不能尽信书,也不能不读书。而且,读书之余,更应该立志于“行万里路”。母亲始终认为,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更重要,这也是她一直带着我四处游历的原因之一。

我对我们民族历史的了解,来源于母亲的讲述,和她为我千方百计借来的书。对啊,母亲很少买书,因为我们经常搬家。她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借来的书,才会给你动力和压力去珍惜。

跟着母亲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那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那些名山大川,那些阡陌小镇,既让我活生生地了解了什么是地理,也让我从另一个感性的层面感受到民生,和在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历史。母亲一直都认为,人只有经历了事,才会成长;越多的挫折,就是越多的磨砺,是上天给予的成长机会,而不要当作是苦难。

母亲只是教了我做人的基本道理,然后就不再给我设定太多的限制和禁忌,她鼓励我自由发展,她告诉我做人要开阔和包容。认准自己的理想,专注于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而不必太计较旁枝末节。

我不懂为什么母亲不愿意和我提起我的父亲,她也不愿意谈及她曾经的家庭,虽然我一直都带着疑问,但我不忍让母亲伤心,只把这问题藏在心里。我们家当然不会是招魂之家,庭审时的鬼话,到有一大半是骗骗老虞,哄得他半信半疑,我才能有脱身之机。

可是当我刚到成年之际,母亲就已病故,我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我再也没有一个家。我一直四处游历,可以说是浪迹江湖,也可以说是处处无家处处家,直到二十六岁那年从了军,就开始把军营当了家。

(三)

我也曾有过很多的女人,我知道,在她们眼里,我还算是讨人欢喜;但那些都是些没有什么深度,我也没兴趣深入的过眼烟云,我和她们在一起时,只不过是在逢场作戏。

在我心里唯一想念的一个女人,就是我的母亲。母亲的身世是个谜,所以我的身世也是个谜。

那次在南天门遇到上官,我承认曾有一点被她吸引,因为她身上有着某种东西,像我的母亲。可是,随后她说出来的那一番长篇大论,直接挫伤了我的壮志雄心。我那些保家卫国、抗击日寇的理想,竟成了她口中的草菅人命。而我也从来没有为了理想而想凌驾众生,更不会为了凌驾众生而把理想当作肥料,我只是希望事情能回复它本来的样子。所以,像上官这样深刻的女人,我只能是敬而远之,避之唯恐不及,也许,她也是我命里另一个克星。

女人心,海底针。我从来不愿意去多想,我也不愿意用本来可以用来做事的时间去猜想女人的心思。我心里要装的事儿,实在是太多了。

可是茉莉呢?以前,我总能很轻易地把她抛在脑后,我不想让她占据我的心,我的心中没有为女人保留的位置,可是,又为什么,我会再一次去见她??想不明白的糊涂心思,我想起了那一天,最后去见茉莉的那一天。

第12章

(一)

当美国盟友的天气情报告诉我们,两天后有大雾时,我们突袭南天门的日子就给定下了。突击队和第一梯队的两百多人,早已经过一段时间汽油桶的磨练,已可以把汽油桶当家,所以,两天后的大雾天,就是老天爷给定的总攻时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