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小王爷能有什么坏心眼呢+番外(118)

作者:微云烟波 阅读记录

李悦直接表示,这轨道虽说非常方便,但是这也是双刃剑,因为轨道一旦被破坏,若是不能及时发现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出现脱轨事故,所以,真要是谁敢通过轨道来图谋不轨,只需要提前拆除部分轨道就可以轻松阻止。

然后,李悦就直接一个个点名了,谁家手里头没点不传之秘,真要算起来,都是关系到朝廷命脉的,要交大家就一起交,谁怕谁呢!顿时这些人就不吭声了,都是老双标了,别人就要大公无私,轮到自己就是朝廷不能与民争利。总之,在封印之前的这半个月,朝堂上简直是热闹得不行,但是,李治那边不开口,下面人就算是跳得再欢,也就是跳了个寂寞,根本不作数。而等到各地的藩王还有各州的刺史都督都陆陆续续进京之后,长安简直变成了一锅沸水,愈发消停不下来了。

而蜀中的几个大豪巨贾,也在这样的气氛中赶到了长安,在新城公主的安排下,在城外的庄子上见到了李悦。

第70章

蜀中那边在许多人看来,最好的商品无过于蜀锦,蜀锦起源很早,因为古蜀国就是养蚕大国,要不然那位古蜀王也不至于叫做蚕丛。像是春秋战国那会儿,蜀锦就有了,等到三国的时候,蜀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那时候的蜀国,财政状况其实很糟糕,又是要平定南蛮,又是要北伐,这些都是要花钱的,就靠着蜀锦撑着呢!

实际上现在也是一样,那边虽说有很大一块的平原,也算得上是比较富饶了,粮食产量很不错,但还是那句话,除了那一小块平原地区外,其他的地方运输不便,因此,那些粮食也只能是内部消化,因为除非是朝廷主持,否则的话运出去其实不划算,没有多少竞争力,尤其是大运河被开辟之后更是如此,江南的粮食运到北方价格最多是原本的四五倍,而蜀地的粮食就算是通过水路运输出去,价格一般都要上涨到七八倍左右。因此,除非是遇到灾荒的年份,否则的话,蜀地的粮食一般就是内部消化。蜀中真正有钱的就是那块平原,其他地方呢,说穷山恶水有些过了,但实际上,那边住着的多半是那些土族,他们许多还保持着非常原始的生活习惯,即便是跟着汉人学会了耕种,但是,山上的环境其实不适合耕种,这边不像是云贵地区,那里其实算是丘陵地带,这边山多半坡度比较陡,并不适合开垦梯田,因此,山里的那些山民还是得靠山吃山。他们用山里的特产更山下换粮食,换盐巴,就算是换到了东西,还是得翻山越岭把东西带回去。

蜀地的商人面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卖给本地人,本地人除了自个周边的那些,其他的根本卖不出什么价钱来,想要卖到外面去,因为交通的缘故,风险却都比较大。蜀地运输货物多半是从长江顺流而下,但是,那边有很长一段水路其实是比较危险的,若是遇上风雨天,船毁人亡的事情是正常的。尤其是瞿塘峡那一段更是如此,滟滪堆那边每年不知道有多少人撞上,因此,他们做生意的,都会选择每年的枯水期从那边经过,饶是如此,依旧不能每次都保证安全。而且因为如今的染色技术不过关,所以,运输蜀锦的路上若是不小心遇上风雨,江水雨水打入船舱,那么,这些沾水的蜀锦价值就要大打折扣。

而且官府也常常会给当地添麻烦,比如说,官府那边觉得当地什么东西好,脑袋一拍,直接定为贡品。这又不是后世,你打个贡品的名号,立马能将白开水卖出石油的价格来,这个时代,大家听到贡品这种事情,那简直跟见鬼了一样。像是那些比较富庶的地方还好,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但是对有的地方来说,一旦被定为贡品,那你麻烦就大了。官府是不会为了贡品花钱的,你得自掏腰包,每年都得将一定数量的贡品送到京城。

像是蜀锦就被定为贡品,好在这个出货量比较大,问题不大,但是其他的就不一样了。蜀中有一种酒被定为贡酒之后,差点就没将当地人逼死。原本大家酿酒是为了卖钱,结果被定为贡酒之后,别说是赚钱了,每年还得赔不少。因为酒跟别的东西不一样,这玩意是易碎品,不管是通过什么运输手段,路上损耗是避免不了的,光是为了保证每年能上交足够的贡品就够呛了,哪有多少多余的。

这些蜀地巨贾大豪能够这么快赶到长安,也是花费了不少力气的,也亏得李悦这一年来一直在大肆购买木料,因此,好几个人为了生意上头的事情,原本就在汉中附近坐镇,因此这才得以第一时间赶到。

唐朝这会儿商人的地位其实还算是可以,对于商人也没太多的压制,商人之子也能入学,也能参加科举,比起寻常百姓,那真的是强出太多。因此,他们是迫切希望蜀地能够发生改变的人。当年高士廉,长孙操都在蜀地做过官,在蜀地大兴教化,但是还没等到有什么成效,朝廷这边就在蜀地征巨木造船征讨辽东,最后逼反了好几州的土人,费了不少力气才平定了叛乱。但是这也让蜀地的商人跟着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有几家当年颇有实力的商人直接就因为当年的事情破家灭门,其他那些蜀商也是因此大为振动,他们想要修建轨道,不仅是为了交通方便,也是希望能够借此勾搭上长安的贵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