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穿]后宫升职专家(283)

作者:顾四木 阅读记录

虽说于嬷嬷暂时站在姜恒这边,但到底心里没谱。

下一次刘太医来给公主请平安脉的时候,于嬷嬷就扯住他问:“如今公主也半岁了,你瞧公主身体如何呢?”

刘太医诧异道:“嬷嬷怎么忽然这么问?是公主这两日有什么症候不成?”

于嬷嬷摇头:“并没有。”她浅浅透露了一点:“只是娘娘想要将来多带公主出门玩去,你看行吗?”

刘太医放了心:他还以为自己老马失前蹄,没把出什么脉象来呢。

于是笑着道:“到了圆明园景致不同,娘娘自然想带公主各处转转去。依我看很是无妨。与嬷嬷说句实在话,皇上正当壮年,信嫔娘娘身子骨又好,这公主的身体能不好?”

“如今公主也半岁了,小儿常见的发热、受风、吐奶、肠绞痛等都是未见的。刚下生的黄疸也都很快消了,没喝一点儿药。”刘太医细细数来:“原本皇上起驾圆明园时,还特意召我过去问起公主能否经得起一日车行。嬷嬷知道,事关这些小主子的身体,哪里能打包票,但四公主,我还真敢说一个,只要路上照料精心些就无妨。”

“果然呢,公主到了圆明园,既没有换了住处的夜惊,也没有临水的伤风,甚至据我问乳母和保嬷嬷们,连奶都没有少吃一顿。甚至刚加的米糊,公主也用的很香甜,不像许多孩子不爱吃。阿弥陀佛,我也是在宫里诊了大半辈子娘娘和皇子公主的人了,要是各个都像信嫔娘娘和小公主这般康健,那我们太医院可就省了好些事。”

于嬷嬷:……

两人说了片刻话,秋雪才从屋里出来:“刘太医请进。公主正在娘娘这儿呢,娘娘还有事儿要请教刘太医。”

有事请教?刘太医眼睛亮了。

信嫔娘娘很大方的,常有赏赐,有话请教就等于一会儿有红封拿。

于嬷嬷看着背影都透着欢快的刘太医,不由笑骂了一句:“财迷!”

然后心下也定了:真如刘太医所说,那娘娘要这样皮实着养公主也好。只要不是揠苗助长就可以。

说起揠苗助长。

此时有三棵小苗正在九州清晏接受摧残。

皇上看女儿跟看儿子不是一双眼睛。如果说姜恒这种打小培养女儿独立的做法传到皇上耳朵里,皇上知道后有可能心疼甚至拦着,但要是这样养儿子的话,皇上就会百分百同意。

比如现在,他正在板着脸考三个皇子功课。

第80章 关于继承人的犹豫

三位皇子一人一桌一椅,站在自己的考位后头,等待皇上出题。

皇上便命题,令他们三人先默写一遍《尚书》里的《皋陶谟》。

这是三月前弘历和弘昼学过的文章,皇上过了三个月再考,有些突击的味道。

弘历弘昼倒都还记得,因师傅讲这章讲的格外细致。

毕竟《皋陶谟》,是《尚书》中著名的‘两典三谟’之一,里头记录的都是君王治理天下之道。比起旁的仁义礼智信操行文章,皇子们显然更应该学习这些为君的品质德行。

换句话说,《皋陶谟》就相当于课本上的重点,要是上书房每年有期末考试,考一年学过的所有文章,这篇《皋陶谟》也得是必考题。

因此皇上虽是突击考试,却也不算多为难儿子们。

很快三人就都动起笔来。

弘历第一个写完,检查过一遍后,就走到御座前交上自己默写的《皋陶谟》。

而皇上此时正在看着弘时运气。

四书五经乃基础中的基础,五经中《尚书》与《礼记》,又为宫廷皇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两本。

姜恒曾经出于好奇,把上书房教授皇子们的课程及顺序要了来看过。

发现大清皇室的教育理念很像红楼梦里的贾政:“读三十本诗经也不中用,先把四书背熟讲明。”

皇子们六岁上书房,到八岁这两年在经史学问上只讲四书。

其实《四书》里除了孟子和论语字数上万外,其余两本都只有数千字。这样薄薄的课本,要大儒讲师们讲足足两年,正是要将原文和历代先贤注释都讲明,让皇子们吃透其中的道理。

之后又会细讲五经。

十岁时,皇子们才能从上书房基础班毕业,来到高级班,日常课程除了继续温习四书五经外,还加入了骑射、书画、数算、庶务、策问等拔高课程。

闲话扯远,只说这四书五经的原文,都是皇子们功课里基础的基础。皇上的原意是先考默写原文,之后再抽重点片段出来考他们写策论,看他们对文义理解如何的。

谁知弘历和弘昼都在顺利默写原文,倒是弘时当场给皇上表演了一个大汗淋漓甚至抓耳挠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