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126)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明远是个机灵人,马上会意,让史尚雇佣来、专门伺候郊游宴席的侍从迅速将周围的帐幔围起。这样,即使是对面有人目力好,能够看到这里,便也看不见坐在帐幔背后饮宴的究竟是什么人。

微微有些富态的中年人顿时笑道:“小郎君太过周到,这杯酒我若不饮,便心中有愧了。”

他说着,捧着手中的小酒盅,慢慢地小口啜着,一点一点饮尽,同时又细细品味,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明远看着眼前人虽然身穿官服,人到中年,但对待小小一盅美酒却如此认真,美食家风范,展现无遗。

来人将酒盅饮尽,明远赶紧举起酒壶要斟,却被来人拦住了。

“某原本是为公务来此,若是贪杯,便活该要被御史弹劾了。”

明远没听清他的自称,正暗自猜测对方的身份,忽听来人问:“小友可是陕西人?”

明远说话时偶尔会露出一点陕西口音,而他身边坐着的种建中,则完全是一副关西俊杰的英豪之气。

明远与种建中对视一眼,两人同时点了点头。

来人便似陷入遐想:“嗯,几年前我曾在凤翔府任签判……”

明远发呆:凤翔府签判……

种建中已然在旁微笑道:“小远,令外祖家岂不是就在凤翔府。”

明远点点头,急忙转向来人。他心里已经对来人的身份有了一个猜测。

明远刚要请教姓名,他身边的史尚突然跳了起来,惊讶地道:“您……您不就是开封府推官……”

原来就是批准他们在此饮宴的开封府推官啊!感情是有些放心不下,所以赶过来看看,这些踏青冶游之人会不会影响到对面的琼林宴。

“是,正是。”

来人笑着向明远拱手,自报家门:“敝姓苏,单名一个轼字。”

一旦确定,明远反而整个人都呆住了。

——真的是苏轼?

“您……您难不成就是,写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①的苏轼苏子瞻公?”

苏轼应当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在这御苑旁遇见一位自己的“迷弟”,脸微微红了红,应是见到有人如此推崇他的诗句,心里开心,外表却有点羞涩。

“还有……”

明远一想到他所知的好多东坡大作都是熙宁三年以后写出来的,当下都不敢提,倒是去年在长安城中遇见的那名蜀商,送给他的那本《南行集》,里面的诗句都是大苏已经写出来的。

于是明远只得提起:“还有‘风过如呼吸,云生似吐含’、‘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②、还有……还有好多。”

苏轼一张微黑的面孔顿时透出十二分的羞赧,有点扭捏地道:“都是少作……”

明远与种建中连忙一起向他行礼,自报家门。

当听说两人都是横渠弟子,苏轼连声赞好。说起致力于教书育人的张载,苏轼也是十分佩服。

出门郊游踏青,竟然能认得苏轼,如此机缘巧合,令明远难掩兴奋。

苏轼却颇不好意思地伸手挠挠头:“明郎君,那《南行集》里的句子,你是从何处得知的?我记得我……没有刊印过呀。”

明远:“没有刊印过?”

那他从蜀商那里换到的是什么?

明远连忙唤过向华,交代这个小跟班几句。向华马上明白了,飞身上马,急急忙忙赶回城中去。

而明远则将他当初在京兆府里帮助那名舍不得交过税的蜀商,买下大批蜀锦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

苏轼听得饶有兴味,甚至还冲明远一拱手,谢过明远照拂老乡。

可是等到向华带着明远从陕西千里迢迢带来的那本《南行集》,苏轼拿在手里一翻,忍不住苦了脸,只说了两个字:“盗印。”

第53章 百万贯

世界上最尴尬的事, 莫过于在自己最喜欢的作者面前,掏出了一本盗版书请他签名。

明远现在便是如此。

他遣向华回到住地,将自己行囊中一本从京兆府千里迢迢带来的一本刻印书籍取来,递到苏轼手中。

苏轼翻了翻, 摇头道:“这是盗印。”

明远一时间尴尬地不知该说什么好。

种建中凑过来, 也将那本《南行集》看过, 却看不出什么特别的。

“这刻印雕工,这装帧……和寻常的书册一样啊?”

明远叹息着说:“但这却未经苏公应允, 亦未付给润笔之资,因此是盗印。”

苏轼将那《南行集》翻来覆去看了一遍, 叹息道:“刚才听明小友说起, 这盗印也是蜀人自行盗印的, 与你无关。”

刚才明远说得清楚, 他是从一位出售蜀锦的蜀商手中得到这本《南行集》的,因此被“老乡”坑了的苏轼只觉得有苦说不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