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212)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明远就是这个臭脾气,他平时看上去又慷慨又温文,但凡有人冒犯了他和他的朋友们,明远就既不慷慨,也不温文。

这场会面,当然不欢而散。

“这长庆楼我志在必得。”

见过叶鹏生,明远便下了决心。

这是“天予弗取”,如果平白错过这么好的花钱机会,明远自己都会尊称自己一声“圣父”。

史尚当即响亮地应了一声“是”。

但这位大管家也没忘了提点明远:“明郎君,您事先想想好,接手长庆楼之后,咱们的人要能经营才行。”

明远一撇嘴角。

“要是不能让长庆楼跻身‘七十二家正店’的翘楚,我就不姓明。”

史尚一听,顿时欢欣鼓舞。

可怜他哪里晓得,明远本来就不姓明。

“还有一件事,你帮我思忖思忖。”

明远向史尚提出问题。

“扑买这件事,我该怎么出价。”

如果出价低了,怕争不过叶家三房的叶俊生;如果出价高了,又怕便宜了叶家长房的叶鹏生。

“依我看,您的财力远胜叶家三房。如果为求稳妥,您就尽量往高里出价。”

“至于叶家长房那里,怎么也不会便宜他的。”

“为什么?”

明远看史尚说得自信满满,很好奇地追问。

史尚附耳过来,将扑买的详细规则向明远解说一番。

明远原本不想表现得如此不厚道,可还是笑了。

“既然怎么也便宜不了那叶鹏生,那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自然是加大筹码,朝高里喊价就是。

汴京城中七十二家正店之一,如此位置,又是如此规模,算上地皮楼宇,再算上自酿酒的经营权,这桩交易的成交价得是十万贯起步。

——1127再也不用担心我花不出去钱钞啦!

当然明远名义上得做出一些筹款的动作,他分别写信给远在苏杭的“工具爹”和在京兆府的蜂窝煤厂。

不久,“工具爹”有来信,随信附上一堆茶引,由明远去金银钞引铺子兑换成为现钱。

京兆府的蜂窝煤厂则上交了一部分利润,留下的资金足够他们购买秋冬时候的石炭原料的。

除了这两项外地的“财源”,明远在汴京的产业:朱家桥瓦子和刻印坊也多少有点贡献。

如此一来,明远看起来便像是一个有足够财力支持的少年豪客,能够与汴京城中的豪商们一较高下,“扑买”下一座知名“正店”。

正在这节骨眼儿上,开封府推官任上的苏轼带来了新的消息。

“七十二家正店,已经多年没有转手了。开封府打算借这次机会,重新给自营酿酒权定价,用作以后扑买酿酒权的标杆。所以这次开封府定下章程,长庆楼‘扑买’公开进行。”

明远原本已经从史尚那里听说了的“扑买”的详细流程。

以往“扑买”,都是非公开举行。开封府会事先发布公告,说明“扑买”标的,底价几何。

有意竞买者需事先将竞买的价位写明,用桑皮纸信封封上,连同成交保证金一起交到开封府。一天后,由开封府负责拆封,当日或者次日宣布结果。

在所有提交的竞买申请中,出价最高者竞买成功。

如果有两人以上所出的价位相同,开封府在拆封后会将两人同时召入府中,做最后一轮竞价,同样是价高者得。

但有一样,如果竞买成功者,最后拿不出竞买的钱,无法完成“扑买”的契约,事先上交的保证金会被全部没收。由出价第二高的竞买者完成交易。

这是“非公开”式“扑买”的全部过程。

但是这次开封府为了吸引更多的商户参与扑买,同时也是为了以示公平,决定将这次扑买公开进行。

苏轼坐在明远对面,将手一摊,说:“以往都是开封府大门一关,隔一天就有结果了。如今换做了公开扑买,这是个什么程序,到时人多嘴杂,你喊一个价,我喊一个价,书办一时又记不下来,或者记错……这该怎么办才是!”

明远有点抑制不住嘴角的笑意:这道题对他这来自异时空的穿越者来说太简单了。

苏轼一眼就瞥见了他的笑容,却摇着头说:“不行,远之……你自己也是要去扑买的人。我不能听你的……”

明远保持住矜持的表情,轻轻地摇着手中折扇,就依苏轼的,不说话。

苏轼心里便如一只小猫抓似的,忍了半天,告诉明远:“远之你就说吧,只要是公平的好办法,开封府也不会能你避嫌不是?”

明远依旧卖足了关子,直到苏轼连日常爱吃的茶饭都觉得不香了,他才把建议说出来。

还能有什么建议?不过是寻一名主持者,在底价的基础上依次往高里喊价。愿意出价者举起写有编号的牌子。待到场中只有一人愿意出价时,主持者便连喊三声确认。待再无其他出价者了,便确认价格卖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