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239)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不就是想要赚钱吗?

明远并不介意引入更多的资本,但前提是大家都能遵守同一规则,游戏才玩得起来。就怕玩到一半,对方来个巧取豪夺,把自己这个原主挤出去,这游戏就不好玩了。

两天之后,明远和宫黎惊觉,玻璃作坊突然变得无人问津,也无人想要强行入股了。

相反,更大规模的订单铺天盖地地涌来,除了将作监以外,民间对玻璃的兴趣大增。宫黎回复说让他们“等”,对方也认,只说等到明年三月、四月……哪怕是后年,都无妨,只要宫黎肯收定金就行。

宫黎刚开始还以为是明远的手段,而明远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有一次见到姚小乙,从姚小乙口中听说了此事,才渐渐明白过来。

他这玻璃作坊一度已经成为案板上的肉了。

是曹太皇一句话,才打消了那些人的算盘。

明远顿时对曹太皇多了几分好感,也对北宋的商业环境更增添了几分认识。

*

当然,明远并不担忧玻璃作坊的经营,他是个管花不管赚,管建不管保的人。

如今他的注意力,都放在那个特殊“花钱任务”上。

“什么叫‘用小于千分之一实际价值的金额买下物品同时还要让卖主无比满足’?”

明远问1127。

这是要他以一文钱的价格,买下他人手中价值一贯钱以上的物品,还要对方心悦诚服,无比感恩吗?

这叫什么任务?

可是这号称是“金牌系统”的1127此刻却只会说“啊对对对,亲爱的宿主,您举例子举得精确极了!”

明远心知这是1127碍于规则,不能再给他更多提示了。

这个任务有个期限——五天,六十个时辰。

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如果他还像现在这样没有任何思路,明远就将光荣地过上一个月“穷得响叮当”的美好生活。

但是规则描述越简单,通常意味着可操作空间越大,或许他最终能以出人意表的方式完成任务。

接受任务之后,明远在汴京城中随意闲逛,接连两天,都还没有任何头绪。第三天,因算着又到了大相国寺“万姓交易”的日子,明远便带着向华,往大相国寺逛过去。

在那里他遇到了李格非。

李格非最是喜爱金石古器,因此每月五次的“万姓交易”,就一定会到大相国寺的资圣门一带来看看。

如今他那副“近视眼镜”已经由水晶匠宫六再三调整,百般贴合。李格非赫然摇身一变,成为鉴宝专家,辨认金石铭文是轻而易举,赝品仿品也绝难逃得过他的眼睛。

明远与李格非站在资圣门前说话。不知不觉,明远的眼神被资圣门前一名带着仆从走进来的少年吸引了。

那名少年看起来也就十八九岁的模样,相貌周正,五官英俊,头上戴着束发冠,身着道袍,外面松松地罩了一件半袖褙子。

李格非见明远的视线转向那边,自己也扶着眼镜的铜制边框,慢慢将视线移过去,见到那名少年,便道:“近两个月里,时常能遇见这名少年,依稀听说他姓米……”

李格非脸上流露的羡慕表情分明在说:对方好像很懂的样子。

明远的着眼点却与李格非不同。

明远发现这名米姓少年从袖中伸出的双手,此刻正将原本宽大的袖子紧紧攥着。

原本大袖飘飘不是挺好,为啥还特别要将之攥住呢?

明远在旁默默观察,突然发现了端倪——这个少年,走路时都要避开他人,免得与他人有身体接触。此刻大相国寺人头攒动,少年避让起来自然很辛苦,他双手也自然将袖子攥得更紧。

明远皱起眉,凭空想象:这是为了什么?难道竟是怕脏吗?

谁知这少年身形灵活,左躲右闪,还真的没让他沾到他人半片衣角。

不久,这少年找到了资圣门畔一个行人不至的空位,站在那里,稍事休息。直到此刻,他才将手中攥着的袖子放开,稍许休息一会儿。

似乎是感受到了明远的视线,那少年转过脸,正好与明远对视。明远冲他微笑打招呼,那少年却似没什么反应,慢慢将头回过去,不再看明远。

就在这时,李格非提醒明远:“远之,你看那边,一方好砚!”

明远循着李格非指的方向去看,果然见到一方石砚,看材质是澄泥砚,石质温润,造型古朴,看起来是有些年头的一方古董砚台。

“文叔兄对古砚也有研究?”

明远好奇地问。

他好几个朋友,如苏轼、蔡京蔡卞兄弟,都喜欢收藏古砚与名砚。苏轼尤其如此,藏了近百枚名砚,几乎可以算是个“砚痴”。

“研究说不上,只是喜欢看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