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246)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就是它!”

阎氏心想。

她也不去看那另一枚,反正要找的这一枚已经找到了。她也觉得不用再叫醒儿子了。她当即将那卷轴重新卷起,带回内府之中,送还典籍司。

*

米芾昏天黑地地睡了一觉,悠悠醒来,发现已是日上三竿。

他迷迷瞪瞪地睁眼,竟是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昨晚发生了什么事,自己又是为什么整夜不睡,待在这书房里。

米芾抬头,向他的“成果”望去,突然浑身一个激灵,发现面前书桌上,只剩一个卷轴。

米芾连忙将侍从喊来,问有谁进过他的房间。

当得知是母亲来过,并从他桌上取走了一枚卷轴的时候,米芾一呆,想了片刻,连忙伸手取过桌上剩下的那一枚卷轴,展开一看——

糟糕!

米芾竟然自己也无法分辨,眼前被阎氏夫人留下的这一幅,究竟是原作还是摹本。

救命!

*

明远坐在长庆楼上,心里打着小鼓。

今天就是最后期限了。

他的确设了一个局,想要通过米芾来完成那个特殊的“花钱任务”,但如果今天米芾不来找他,他就算是错过了“死线”,没能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需要接受惩罚。

虽说惩罚只是过一个月“身无分文”的日子,明远猜想他靠各种装逼和朋友接济,估计也能熬过这一个月——但他花钱花惯了,突然之间没钱周转,那种感觉也蛮难受的。

所以成败就在今天了。

他期盼着米芾在午时能够出现的,岂料午市到长庆楼来用餐的食客都走光了,米芾还是没出现。

明远百无聊赖地翻了翻今日的《汴梁日报》,心里暗暗告诫自己:沉住气,还未到最后时刻……

就在这时,1127突然在他耳边“哎呀”了一声。

明远意识到什么,转头透过玻璃窗,向长庆楼外看去。

九月中,汴京的天气已经相当寒冷。各家正店脚店不再像夏日那样敞开着窗户。长庆楼便成为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只有他家安的是玻璃窗。虽然玻璃材质还不算最佳,玻璃也偶有不平整,透过玻璃看出去会觉有些变形,但街道上的人影身形还是能看得一清二楚。

此刻他分明见一个年轻小郎君,带着几个伴当,匆匆朝这边过来。

明远忍不住微抿着嘴笑了起来。

可是待到长庆楼的楼梯上响起匆匆的脚步声,明远却又敛了笑容,手中哗哗地翻动着眼前的《汴梁日报》,一副刚刚吃完了早午餐,正在无所事事的模样。

“酒博士,那位常来这里的明小郎君……”

话都还未问完,米芾已经看见了坐在角落里看报纸的明远,连忙冲上来,却又装作矜持,点头打招呼道:“好巧!”

明远放下报纸,看了看米芾,才仿佛恍然大悟似的认出来人:“原来是米兄。”

他心里同时批判米芾和自己:两个虚伪到不行的家伙!明明心里都是急切无比,却偏偏还都掩饰得很好,装得很镇定。

米芾确实是心急,他连进门要濯手这茬儿都忘了,开门见山地对明远道:“上回听闻明兄曾经提起,对魏晋唐时的名家法帖有些兴趣?”

明远颔首。

“这也是巧了,小弟这里刚刚得了一幅东晋时名家的字,只是不能完全断定是原作还是摹本,所以,想请明兄品评一二。”

明远跟他客气:“哦?是吗?米兄肯信任在下,在下深感荣幸……”

这时米芾已经从伴当处取过卷轴,刷地就递给了明远。

明远自以为猜到了是怎么回事,接过卷轴,慢慢展开,只瞄了第一行,他的脸色刷地变了,整个人再也坐不住,直接从椅上站起,双眼圆睁,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卷轴。

“这是,这是……”

“王大令②……”

米芾站在他对面,无声地点点头。

下一刻,两人同时念道:“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这是……中秋帖?”

明远颤声问。

曾经精研过一段时间的古玩字画,又混迹各大拍卖行,明远不可能不知道这一幅。

王献之的《中秋帖》啊!

米芾点点头:

“对,这是《十二月帖》。”

明远顿时傻眼。

他确实是给米芾做了一个小小的局。

按照他对历史的了解,米芾这个人很喜欢临摹前朝名家的名帖,比如褚遂良的字帖,而且他还很喜欢仿古做旧,能将摹本做得与真品一模一样,以假乱真。

当然,以米芾的家世和人品,绝不至于仿制来骗钱。多半是出于“恶趣味”——想要看看买家到底能不能看出这是真品还是摹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