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435)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他们正说到这里的时候,沈括到了,并且向苏明二人大力推荐,只说是天下难得的奇观。

明远与苏轼便相视一笑。

算算时日,已经快到中秋了。而观潮最好的日子,就是中秋之后的八月十八。据传那一天是潮神的生日,所以海潮的声势特别大。

苏轼心里痒痒的,马上就要一口答应。

只是他虽然人到中年,好奇心依旧不减,便问沈括:“存中兄,弟在京中一直听闻你的才名,竟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请问为何这钱江的海潮,竟有如此声势,天下其它地方都没有呢?”

沈括笑着向苏轼解释:“子瞻兄,是这么回事……”

他以手指蘸了蘸茶水,在桌面上画了一个喇叭的形状。

钱塘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当地的地形特殊。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酷似一个肚大口小的瓶子,令潮水易进难退,涌入江口的潮水无法自然均匀地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叠叠,轰然而至,成为奇观。

明远听沈括解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件事,拍着额头道:“哎呀,存中兄,小弟有一件东西本是要送你的,险些忘了。”

明远拿得出手的“东西”,显然要比沈括的口头解释更为令人好奇。

苏轼一时连声催促,而明远就当真让自己的两名长随赶回凤凰山的居所,将他事先就已准备好的那件东西取来。

在等待的过程中,苏轼听了沈括对钱江海潮的解释,但听得似懂非懂。

而明远则暗中点头,知道沈括所说的,确实是可以用科学原理解释的水文现象。

只可惜还不够直观。

明家长随的脚程很快,望湖楼又与凤凰山不远,大半个时辰之后,明远给沈括的“礼物”就送到了。

东西很大,需要两名长随一起抬上望湖楼的二楼,明远又向望湖楼的酒博士借了一张桌子,用来盛放。

沈括看见两名长随合力,从匣子里取出的那件物品,顿时惊呆了。

只见那是一只通体透明的巨大玻璃匣子。

匣子底部则铺着不少砂子碎石,在这些碎石之上,又用砂土青苔等物,做成了河岸、山丘。甚至在河岸之上,还能看到一点点城市的痕迹——那是用桑皮纸制成的城墙,环绕着,小小的一圈。

“这是……钱塘地形!”

沈括很快就认出了那个迅速收窄的喇叭口,异常惊讶地问出了声。

苏轼马上来了精神,瞪大眼睛观察那透明玻璃匣子中的山川地形,以至于他与沈括一起忽略了这件容器——

这是一枚三尺长,两尺宽,一尺深的透明玻璃匣子,使用的是整片整片的平板玻璃,除了边框之外,再没有其他的框架。

这是宫黎的玻璃作坊如今能生产出的最大幅平板玻璃,就被明远“挪用”,用作送给沈括的礼物,和给苏轼讲解钱塘海潮原理的“教具”。

“确实如此!”

明远笑容可掬地回答。

“我实在是受到存中兄的启发,存中兄能在木板上制出立体的山川地形,我就想,那是不是能将水下的情况也一起做出来呢?正好有这透明玻璃在,将水注入其中,可以同时观察水上与水下的变化……”

他这话一说,沈括与苏轼都呆住了。

这两位之一,首创了“立体舆图”,但即使是沈括,也没有想到可以利用透明的的玻璃器皿,将“水下的”立体舆图也做出来。

“……所以小弟请教了有经验的渔民和水手,又参考了本地的舆图,大致做了一副这样的舆图出来,想要赠给存中兄。但是刚才子瞻公一提,小弟马上又想起,这也正好可以用来演示钱塘大潮的行程。”

他说着,向酒博士讨要了一壶清水,壶嘴紧贴在玻璃匣子的一边,缓缓地将水倒进去。

透过玻璃匣子,可以清楚地看见匣子里的水位迅速上涨。

而苏轼则表情紧张地紧紧盯着玻璃匣子里,标示“杭州城”附近的那一段水面。

随着匣子里水面的匀速上涨,流水不断地涌入钱江南岸赭山附近。那里却像是一个肚大口小的瓶子,使潮水易进而不易出。

于是乎那水面越叠越高,即使是在玻璃匣子里,也能看到有一条细细的水线,正沿着迅速变窄的钱江江面溯游而上,并迅速越过杭州城所在的位置。

苏轼见状,喜得连连拍手呼叫:“潮来了,潮来了!”

仿佛他真的置身于钱江畔而不是西湖边。

苏轼此举,一时竟引来望湖楼上诸多酒客们的围观,令明远不得不将玻璃匣子里面的水用虹吸管抽出,又重新演示了一遍。

沈括则拈须长叹,喟叹道:“远之这等奇思妙想,某真是自愧不如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