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618)

作者: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现在,他想问问1127,他距离这个目标究竟还有多远。

“您大概完成了5%!”

1127答得干脆,似乎它本来就没有任何拍马屁或者夸大事实的打算。

明远一个趔趄,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

老天爷啊,他已经花出去了那么多钱——甚至他还只剩最后一步布局,就能把剩下一亿贯的大头都花出去……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结果:百分之五!

“啊,亲爱的宿主,1127绝没有否定您的成功。”

“您要知道——改变一个时空前进的方向是非常困难且缓慢的事。”

“扭转国运,首先要靠时间——比如您有些投资是预支出,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慢慢全花出去……”

明远认可这一点说辞:比如说他在金银钞引交易所的准备金千万贯,就不是一次性抵押给开封府,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一点地拿出来的。

“又比如,您启发和引领的某些技术创新……”

明远默然:就以水轮大纺车为例,没有数年之功,这样的机械不可能马上就完成改进,并在民间推广流行。

再比如他豪掷蝴蝶值,使用“争分夺秒”卡,推动生产出的火器,目前的产量尚非常稀少,还远远无法为大宋禁军全军配置……

“因此,按照试验方的测算,在10年以后,您对这个北宋社会的改造将在55%扭转北宋的国运,20年之后,这个指标将达到58%,30年后将达到59%。”

明远一听不对:怎么?无限向六分熟接近?

50年后就是靖康之变了,他却在60%遇到了瓶颈?

“对,您目前给这个社会带来的必然影响,最多只能达到60%。其它都要靠偶然因素。”

“偶然因素?”

明远吃惊不小。

但仔细一想,又觉得坦然了。

“像郑侠那样的因素!”

如果没有郑侠那火上浇油般的《流民图》,王安石或许能够撑过这段艰难的时刻,等到旱情自然而然地缓解。

“对对对,亲爱的宿主,您真是太聪明了。”

1127又恢复了拍马屁的习惯。

“历史是由偶然性和必然性同时创造的。在一些历史事件中,偶然因素所起的作用并不小。因此世人会觉得历史是由一连串‘巧合’造成的。”

“当然,那些偶然因素背后也有必然性所决定的历史方向,偶发的事件很可能只是打加速或者是推迟了变化的发生。”

“但1127可以打包票,您所改变的这5%,都是针对历史必然性的重要影响。”

明远“嗯”了一声,坐在挽马背上,继续出神地思考他在这个时空的行动方略。

*

熙河路,宋军刚刚攻克未久的河州城城头上。

传令兵梁平低头向城墙下望,放眼所见,到处都是一副大战之前的忙碌景象。

大批大批的粮秣被捆扎着装上运粮的两轮车,车辕被套在耐力较好的驴子、骡子身上;

宝贵的战马则被集结于一处,正美美地饱餐着掺杂豆粉的草料。擅长驯马的士卒正在努力为它们套上辔头与嚼子。

除了粮秣与牲口,大多数士兵正在保养自己的盔甲与良弓,各帐兵丁正排队将一捆又一捆的箭支令至各营驻地,再分发给众将。

梁平上下左右看了一圈,忽然见到两个熟悉的同袍带着人,将两驾特别设计过的大车赶到自己兄弟们的营帐去。

那两驾大车上表面上铺满了毫不起眼的稻草,但梁平知道,那稻草之下,藏着令人闻风丧胆的……

一只手拍在梁平肩上:“梁兄弟,你们种昭武还没有赶回来?”

梁平回头一看,见是王厚帐下的冯虎,平日里总愿意和梁平他们一起蹴鞠或者耍相扑的那个。

“还没……”

梁平刚要解释,忽听冯虎打断自己,用略带酸意的口吻说:“别是咱们兄弟在拼命的时候,种昭武在汴京城里受官家的赏赐。”

身材瘦小的梁平被冯虎一只手按住肩膀,仿佛凭空又矮了一截。

但是他嗓门儿大,伶牙俐齿,否则也做不了传令兵。

“别跟你们衙内似的眼皮子那么浅,咱们昭武受过多少次官家的赏赐?他会把这点小事放在心上吗?”

冯虎一噎。

“再说了,咱们昭武是在汴京城里也住过好久的人。汴京再繁华,咱们昭武不还是都丢下,到这塞外苦哈哈的地方来吃砂子来了?”

“昭武真的会赶回来?”

冯虎半信半疑地问。

“……你看!”

恰好梁平此刻见到远处一道烟尘,翻过河州城跟前的一座小丘,迅捷无比地朝城门这边过来,便随手一指。

待到再近些,梁平与冯虎都能看清楚那彪悍一骑,坐骑雄健,四蹄如雪;座上的人俊眉星目,神采飞扬。不是种建中又会是哪个?

同类小说推荐: